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檢測針刺效應物質多巴胺研究取得新進展

檢測針刺效應物質多巴胺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生物電子技術研究室研究員楊良保課題組利用四氧化三鐵以及貴金屬的複合物作為SERS活性基底,實現了血清及組織液中多巴胺的快速靈敏檢測。相關成果以High-affinityFe3O4/Au probe with synergetic effect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and charge transfer enabling improved SERS sensing of dopamine in biofluids為題發表在RSC期刊Analyst上。

近年來,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因具備高靈敏度、檢測條件溫和、可實現原位現場檢測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於包括分析化學和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利用SERS技術檢測目標物的前提條件是待測分子的散射截面大且能夠有效吸附或靠近SERS活性基底。多巴胺散射截面小,拉曼活性低,且在生物體內含量低,干擾成分多,很難直接實現其高靈敏選擇性檢測。針對低拉曼活性物質的檢測,目前普遍採用的檢測策略是引入探針或者合成高活性SERS基底。

針對複雜體系中多巴胺信號放大檢測難題,楊良保課題組合成了Fe3O4/Au活性基底。通過多巴胺與鐵原子的配位,形成拉曼活性物質,通過電荷轉移和電磁場的協同增強機制,實現了多巴胺的靈敏檢測。其次,發展了血清及組織液中多巴胺的前處理技術,利用Fe3O4的磁性回收以及富集功能,實現了複雜樣本中多巴胺的靈敏檢測分析。該研究為SERS用於複雜體系中小分子的高靈敏檢測提供了一個新策略,也為探索或驗證針刺效應物質作出前期探索。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基於適配體的高密度熱點SERS探針晶元構築」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選擇性SERS動態探測腺苷類針刺效應物質」的資助。

來源: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淡水魚類多樣性及群落組成影響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二維量子片普適和規模製備研究取得進展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