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喬布斯身邊最重要的男人走了 沒有JJ蘋果雄風安在?

喬布斯身邊最重要的男人走了 沒有JJ蘋果雄風安在?

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喬布斯對於蘋果意義重大,他回到蘋果,不但一手把這個即將滑落深淵的公司拽了回來,並通過幾個改變世界的產品讓它成為了過去十年間消費科技行業里無可爭議的巨無霸。

反觀喬納森·伊弗,或者用某些人更熟悉的英文縮寫叫法Jony Ive,他給人留下的印象則不如喬幫主那麼英明偉岸,很多人對他的認識甚至只有他的大光頭,還有他在蘋果發布新品時宣傳片里那英倫腔濃厚的口音(雖然我很喜歡),有些發音還成了梗,結果大家都很容易把他的功勞忽視,而明明他是喬布斯身邊最重要的男人——沒有他,蘋果那些改變自己命運,改變世界軌跡的經典產品一個也出不來。

然而,蘋果不再擁有JJ了。昨天半夜,Jony Ive宣布他將於今年年底離開這家已供職將近30年的公司,轉身建立自己的設計公司LoveFrom。雖然蘋果表示,兩家公司依然會保持親密的合作關係,不過身已不在蘋果是不爭的事實,一個時代已經落下帷幕。

JoJo友誼的開始

Jony Ive加入蘋果時是1992年,在設計部工作的五年間,他的主要成就也就是協助設計了蘋果Newton,一台很符合當時對隨身電腦認知的PDA。就在他感到在危機重重的蘋果工作已經沒有什麼追求,準備離職的時候,剛剛回歸的喬布斯卻點名讓他來當蘋果的工業設計SVP。

Jony Ive可沒有謙虛到對喬布斯說讓他另請高明,也沒有吟詩——他清楚得很,個人奮鬥固然重要,更重要的還是歷史的進程。他從喬布斯的身上看到了蘋果的未來,看到了趕上一個接一個浪潮的可能。於是兩人首次見面便一拍即合,啟動兩對以i為開頭的歷史車輪,開始了無情碾壓路上所有競爭對手的傳奇之旅。

第一個JJ合作的蘋果產品是iMac,蘋果的一體機電腦憑藉出眾的外形設計和在當時優秀性能的結合,迅速成為了一個消費文化的符號性產品。當時頭髮還很濃密的Jony Ive強調,蘋果的設計理念就是設計讓機器也能變得性感,讓人在看到產品的第一眼就被迷上。

他說的一點也沒錯,隨後蘋果的iPod音樂播放機登場,給當時的隨身聽,CD機行業帶去了一場顛覆,而也正是從這件產品開始,Jony Ive為蘋果而塑造的工業設計成為了蘋果品質獨一無二的標誌,甚至就連iPod隨機附送的白色耳機也具有極高的辨識度。消費文化的符號特點和優秀的工業設計結合,迅速讓這樣一款能為自己代言的產品,打開了來福士戴爾的大門。

由此開始,喬布斯×喬納森的組合形成了蘋果歷史上最重要的左右手力量:喬布斯負責高瞻遠矚,洞察未來計算趨勢的想法;而喬納森負責把這些想法用產品工業設計的形式表達出來,並讓它們在消費者面前展現無法抗拒的誘惑力。如果說喬布斯是蘋果的靈魂,那喬納森就是把靈魂注入產品軀殼的人。

這一強力的喬喬合作隨後連續締造了iPhone、iPad這些新千年之後出生的人都能耳熟能詳的大眾消費品,也促使了手持智能設備的大爆發,結合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你所了解的iPhone——位置恰到好處的觸摸屏、圓滑的Home鍵、上下對稱的元素排布,還有線條優雅的機身,這一切都是Jony Ive的經典之作。而作為放大版iPhone的iPad,自然也把這些元素呈比例地保留了下來。

設計時代的終結

2011年,喬布斯駕鶴西歸,蘋果痛失千里眼,但這個時候蘋果該有的都已擁有——iPod功成身退,iPhone正在它最輝煌的巔峰時期,iPad開啟了一片全新的消費市場,iOS生態閉環也已基本合圍,剩下該做的也就只用保持勢能滾雪球就行了。

不過這段時間iPhone並非沒有挑戰者,安卓軍團當時還不及今天硬體武裝後的強大,但崇尚設計必須「性感」的蘋果忌憚的也正是來自設計方向的挑戰:微軟Windows Phone簡練的扁平化色塊設計風格開始引導行業審美走向,對蘋果延續的擬物風產生衝擊。

於是2012年時,Jony Ive在喬布斯離去後的第一件獨立行動便是iOS 7整體設計風格的轉變。他先是掌握了蘋果所有人機交互設計的決定權,等於說蘋果軟硬體的設計基本上都可以他一個人說了算。再往後到2015年,他擔任起了蘋果的首席設計官職位,跳脫出設計師的日常工作,「完全專註於當前設計項目,新思路和未來計劃的制訂」,試圖把喬布斯離開後的那部分預知洞察力補上來。

從設計層面上講,自iOS 7走向扁平化,軟硬體設計語言由Jony Ive一人大一統後,到今天7年時間過去都沒有大改過。我們見到的,無非是在喬納森領導下的設計團隊從塑料往金屬過渡,鋁材質一體化機身成為蘋果產品的標配,然後再為整個行業所借鑒。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在Jony Ive的光環之下,蘋果的設計師已經沒有勇氣和決心再去做出什麼顛覆性的改變了。畢竟不破不立,顛覆也是來之不易的。

這和Jony Ive這期間自己身份過渡脫不了干係,Jony Ive身居高位的那些時間,我們見到了蘋果的一些失誤操作,比如垃圾桶Mac Pro的過分注重設計形式,比如第一代Apple Pencil和第二代Magic Mouse醜陋的充電姿勢,比如新MacBook Pro的鍵盤設計隱患。以至於Jony Ive不得不在2017年重新回到設計部看住產品設計,穩住蘋果ID的口碑。

雖然設計仍是蘋果的驕傲,但隨著時勢風雲變幻,雲計算崛起,鮑爾默口中曾經狂吼的設備與服務里,網路服務的比重已經開始不斷加大,Facebook為代表的社交網路、Netflix為代表的流播視頻服務等等,都在宣告一個事實:上一個十年設備把文明世界裡的絕大多數人連結在了一起,而現在構築與設備和網路之上的服務,已經成為科技行業的下一個發掘課題。

到這個時候蘋果肯定也已經發現了,設計也並不是一劑能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金油。

服務未來的揭幕

儘管我們每年都會例行期待新的iPhone、MacBook,或者是iPad,蘋果一年內開發布會的次數也開始越來越多,但設備本身卻已經不是蘋果的倚重點。今年蘋果甚至開了一場只包含有訂閱服務內容的發布會,讓那些就守著希望蘋果發新硬體的人好是失望。

人們開始懷念Jony Ive那光頭,甚至他在蘋果播片環節的旁白都聽起來倍感親切,只因為他為蘋果,為全世界帶來了偉大的產品設計,世人對蘋果的信仰某種程度上講,其實也是對蘋果設計,對Jony Ive實力的崇拜。

但是,近年來Jony Ive越來越少在蘋果的發布場合露面,能聽到他的產品介紹旁白都已經不算容易了,再回想2007年iPhone發布會上喬布斯給喬納森打電話的那個畫面,果粉都該感慨萬分。

最終,Jony Ive選擇在這個時間宣告自己的離開,創辦自己的設計公司。同時,這一聲明與蘋果戰略重心逐步往服務轉移的風向恰好吻合。Jony Ive離開後,蘋果的設計工作將交予工業設計VP Evans Hankey和人機交互設計VP Alan Dye負責,他們將直接向Jeff Williams彙報工作。

Jony Ive在宣布自己離職決定的時候稱,「現在的蘋果是史上最強、最具活力,最為人才濟濟的蘋果」,他相信上述三人組能服務蘋果帶它走得更遠。不過還是要說,哪怕Jony Ive相信他們具備未來蘋果的靈魂,他們未必在面對一個更難直接觸碰到的產品時,能把讓蘋果在這20多年來騰飛的那個靈魂給注入進去。作為產品,服務要體現設計的優秀,比硬體可難多了。

Jony Ive的離開,是蘋果硬體時代謝幕和服務時代揭幕的象徵性分界點,對蘋果來講,在這一時代它無法再在戰鬥開始之前就勝利了,更不用提它的5G硬體還要慢競爭對手近一年時間。環顧四周,強者林立,沒有了JoJo的蘋果只剩下庫克船長盤著舵,在一片驚濤駭浪中尋找那一條不會觸礁的航路,而這卻是要看打架的神仙臉色才能確保的生存條件。

所以就算翻船了,其實也沒什麼好意外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活網 的精彩文章:

前方高能!這不是紅酒瓶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吸塵器
換鍵帽太簡單 賽睿Apex Pro鍵盤能調鍵程

TAG:愛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