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零:民國時期是個天下大亂的時期

李零:民國時期是個天下大亂的時期

民國時期是個天下大亂的時期

民國時期是個天下大亂的時期,根本不像現在人吹的,簡直是黃金時代。天下大亂,最倒霉是誰?是老百姓,不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再不舒服,也跟老百姓沒法比。你不能把全部歷史都寫成知識分子的受苦受難史。即使「文革」也不能這麼講。當時誰都知道,首當其衝是老幹部,知識分子頂多是陪綁。更何況,整知識分子的,很多也是知識分子。

這是一段戰爭與革命的歷史,血流成河、淚流成河,中國人受了很多苦。但這也是一個英雄輩出、大師輩出的時代。它既催生了武夫、政治強人和革命家,也催生了現在讓人羨慕不已的「學術大腕」。國家多難,英雄和大師都是倖存者。在中華民族的苦難史當中,知識分子並非神遊物外,而是身在其中。他們或者被政治拋棄,想搞政治而不得,或者寄生於政治的夾縫之中,有如褲襠里的虱子(阮籍的經典比喻),躲避政治還來不及。很多人的學問都是逃避政治逃出來的。

中國傳統,讀書人「以天下為己任」,熱衷政治。天下有道,可以搞政治。但天下無道怎麼辦?孔子說,得保全自己,等待時機,東山再起。但起不來怎麼辦?於是而有隱逸。隱是隱士,逸是逸民。「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註腳是逃避政治。

比如王國維,他對政治本來很上心,革命絕了他的望,他才借學術打發時光,像魯迅說的,「無聊才讀書」(《贈鄔其山》)。他根本看不慣這個時代,覺得革命就是天下大亂,天下大亂有什麼好。他跟羅振玉東渡日本,就是出去躲政治。國民黨也好,共產黨也好,在他看來,都是亂黨。什麼時候不亂?當然是大清朝,特別是早一點兒的大清朝,其父祖之輩的大清朝。陳寅恪也如此,他的感情也在民元以前。此人無黨無派,要說派,是名士派,台灣不去,北京不來,國民黨也好,共產黨也好,他都不買賬。現在有人說,某些文化保守主義者對保存文化有功,這是對的。但說「萬般皆下品,唯有保守高」,就過了。

真正的「民國范兒」是國民黨的范兒

這兩位大師,講范兒也是「前民國范兒」。真正的「民國范兒」是國民黨的范兒。

現在講「新史學」,真是越講越亂。梁啟超講進化史觀,自稱「新史學」。傅斯年尊蘭克學派,台灣叫「新史學」。現在倒好,文化保守主義可以叫「新史學」,國民黨史學可以叫「新史學」,唯獨左翼史學不許叫「新史學」。其實左翼史學才一味求新。誰都知道,它最重考古學和民族學,最強調社會史和比較研究。你就是再不喜歡,也無法把它歸入舊史學。

1949年,蔣介石兵敗如山倒,逃往台灣。國民黨不得民心,連挺蔣的美國人都大失所望,打算換掉他(文換胡適,武換孫立人)。現在倒好,有人說,大陸淪陷,文化斷裂,傳統文化全都去了台灣,不但人去台灣,東西也去了台灣。比如「中研院」,那才叫人才濟濟;台北故宮,好東西全在那兒。這不是胡扯?

民國的遺產

民國有什麼遺產,咱們來看一看。

台灣學者的傳燈錄,杜正勝來北大講過。他們的第一代學者是上述遷台五院士,以及北大、清華和中研院的個把老人,根子在大陸。第二代是留美的余英時(1930-)、許倬雲(1930-)、張光直(1931-2001),也是從大陸走的。第三代是杜正勝(1944-)他們這一代。這一代才是在台灣長大。我記得,1990年「中研院」選院士,呼籲本土化。他們的院士,國籍多是美國。本土化的意思是台灣化。

余英時和許倬雲,家庭背景都是國民黨。因為人在美國,國籍是美國,他們更喜歡的身份是「世界公民」。

張光直

張光直是李濟最得意的門生。他是把新中國的考古發現介紹給世界的第一人,也是促成中美考古合作的第一人。1994年,「中研院」請兩個本省人執掌該院,正院長是李遠哲,副院長是張光直,兩人都是有國際聲譽的學者。當時,張光直已患上帕金森症。

張光直是台灣人,但他說,他也是中國人。他在台灣做過發掘,但更大的願望是回大陸發掘,因為中國考古的基地畢竟在中國。李水城回憶,張先生和夏鼐聯繫過,想回社科院考古所工作,也跟宿白聯繫過,想回北大工作,都未成功。商丘考古是他的圓夢之旅,可惜已經太晚。當他終於站在商丘工地的探方里,已舉步維艱。他比前兩位小一歲,但早早離開了我們。

李零,北京大學教授。個人研究興趣主要在考古、古文字、古文獻、藝術史、軍事史、方術史、思想史、歷史地理八個方面。著有《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喪家狗:我讀〈論語〉》、《蘭台萬卷:讀〈漢書?藝文志〉》、《中國方術正考》《續考》、《入山與出塞》、《我們的經典》、《放虎歸山》、《花間一壺酒》、《何枝可依》、《鳥兒歌唱》等。

轉自 雅理讀書 活字文化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文讀史 的精彩文章:

何為「新清史」
石仲泉:新中國成立與毛澤東四個「非凡」

TAG:談文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