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默克爾為啥總發抖?醫學解析:太累了

默克爾為啥總發抖?醫學解析:太累了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臨床癥狀鑒別診斷學》、《內科癥狀鑒別診斷學》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最近一段時間,德國總理默克爾連續兩次在工作期間,被媒體拍到全身發抖。最近這次是她會見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時,在一旁不住發抖。另一次,是她在柏林歡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時,渾身發抖近一分鐘。

默克爾為什麼會渾身發抖?這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測,紛紛為這名政壇女強人的身體健康擔憂起來。默克爾本人則表示,身體出現異常是因為缺水導致。

真正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這兩次發抖的時機來看,則是有很鮮明的共同特點,這就是她在試圖保持身體姿勢一致的時候發生癥狀。比如第一次顫抖,她站在烏克蘭總統身邊。第二次顫抖,她筆直站在施泰因邁爾身邊。這兩次,都是在嚴肅的公眾場合,為世人所矚目的節骨眼兒上。而到了站立姿勢無需保持的時候,癥狀緩解。比如默克爾第一次的發抖,在隨後檢閱儀仗隊的時候就大為緩解了。

從這些特點可以看出來,德國總統默克爾很可能出現了「姿勢性震顫」。

什麼是「姿勢性震顫」呢?嚴格說,它是「震顫」的一種。而「震顫」,又屬於「不自主運動」的一種。「不自主運動」是現代醫學內科領域中比較常見的癥狀之一,為隨意肌的不自主收縮,體現為患者意識清醒而不能控制的骨骼肌動作。

「不自主運動」患者雖然有相當一部分是病理性的,但是也有一些是精神性和生理性的。見於德國總理理應有嚴格而周密的健康保障,所以默克爾的癥狀應該以精神、生理性為主。

「不自主運動」的類型有很多。有的病人僅僅表述為「肌肉在跳」,這很可能是束肌顫動。有的病人表現為眼皮跳,這很可能是肌纖維抽搐。有的會表現為面部嘴角的抽動,這很可能是抽搐。有的則表現為痙攣。

當然,相對常見的「不自主運動」,就是所謂「震顫」了。「震顫」,可以分為靜止性震顫、姿勢性震顫、動作性震顫、混合型震顫四種。靜止性震顫,出現在身體靜止的時候,上下肢、頭部、下頜震顫明顯。它背後的原因多考慮震顫麻痹、腦炎、中毒、藥物應用等等。姿勢性震顫,主要是身體保持某種姿勢的時候發生,運動和休息時減輕。姿勢性震顫又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其中變異性生理性震顫,是我們要高度關注的。因為它可以發生在甲亢患者身上,也可以發生在人焦慮、精神緊張、疲勞的時候。默克爾身上所發生的震顫,有可能屬於此類。也就是說,在公眾場合,默克爾需要保持身體的直立姿勢,加上精神緊張、疲勞、工作壓力大等因素,以及年齡因素,綜合起來就導致了肢體的顫抖。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完全不必過分擔心她的身體健康狀況。這唯一能說明的,只是她過於操勞,實在太累了,需要好好地休息。

而從中醫角度看,震顫這種癥狀,多考慮病在肝臟。肝,為風木之臟。終年操勞,年歲漸長,逐漸肝血虧虛不足,這就容易導致所謂「內風」。風加於木,則搖擺不定,故而人體有顫抖之象。肝為罷極之本。肝血不足的,也和過度操勞有關係。

當然,所有這些,都是對僅有的、可見癥狀的猜測解析。我們在很多信息無法明確的時候,不能妄下結論。我們只能默默祝福,默克爾這位有著重要影響的政治家,能夠身體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中醫「喜脈」咋摸出來的?原理很簡單
喉通天,咽通地!養生,其實就是養咽喉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