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Game G-ONE電競一體機評測:極致的交互體驗和極簡生活哲學

iGame G-ONE電競一體機評測:極致的交互體驗和極簡生活哲學

隨著近些年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見證到了遊戲市場的蓬勃發展,這其中又以PC平台上的電競遊戲這股勢力最為強盛。電子競技遊戲離不開硬體的支持,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各種PC硬體性能的增強,PC遊戲不再是台式機專屬,即使是系統化的產品——筆記本電腦——現在也深受玩家喜愛,甚至遊戲筆記本現在已經佔了整個筆記本電腦市場的大頭。

然而PC的形態,並不止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兩種,介於它們之間還有一體機電腦這種形態。雖然一體機電腦其實並不小眾,很多公司都會採購一體機電腦作辦公用,但是對於遊戲玩家來說確實接觸的比較少,究其原因,是因為之前一體機這種集成度比較高的產品形態難以在性能上達到遊戲玩家的要求。

不過隨著現在CPU和GPU在性能和功耗上的雙重進步,我們已經看到英特爾酷睿i9 9980HK這樣具有8核16線程規格、睿頻可達5GHz,而TDP僅僅維持在45W的產品,GPU方面,英偉達的移動版系列顯卡,在保證高性能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熱設計功耗,於是高集成度的PC也能有高性能,如今大火的遊戲筆記本電腦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

而同樣屬於高集成度形態的一體機電腦方面,正當我驚訝於它們怎麼沒有順勢而為的時候(此前一體機少有顯卡配置高於RTX 2060的機型),一封發布會邀請函遞到我的面前,原來,七彩虹旗下的高端電競品牌iGame早就注意到了發燒級遊戲一體機產品在市場上的空白,並且早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經在立項,要開發全球首款電競一體機。

這款產品就是——iGame G-ONE,在發布會現場由於時間關係等原因,我只做了簡單的體驗,不過好在隨後我們拿到了這款產品,在經過一個多星期的體驗和多方面的詳細評測之後,個人感覺已經可以向讀者傳達這款產品的準確使用感受。我們拿到的是i7 8750H處理器搭配移動版RTX 2080顯卡的版本(這還並不是最高配的,頂配配置是i9 8950HK處理器搭配移動版RTX 2080顯卡)。

開機前

我覺得有必要從開箱後拿出iGame G-ONE開始說。

從箱子里拿出iGame G-ONE這個動作,你首先會感受到的是它的重量。對於之前沒用過一體機的用戶,由於一體機外形的關係,大體上對iGame G-ONE的重量會以同尺寸顯示器的經驗來判斷,那樣的話你會感覺到iGame G-ONE的分量還是很重的,因為畢竟與顯示器相比,還多了那麼多PC硬體,當然,巨大的全鋁合金升降支架也是其重量的一大部分,保證了iGame G-ONE的穩固性。

再就是體積。同樣由於外形的極具相似,不自覺的會將iGame G-ONE與同尺寸的顯示器相比。當然27英寸的顯示器也有不少身材很纖細的,但是如果你注意到144Hz這個點的話可能對比會更客觀一點——是的,144Hz刷新率都是電競顯示器,如果你注意到這些電競顯示器的體積——你會發現與這些顯示器對比的話,iGame G-ONE居然能與他們在體積上幾乎沒差別。

三面窄邊框是縮小其體積的重要設計之一,還能增加沉浸感

接下來說說做工和細節等方面,說實話從接觸的第一手感來說,iGame G-ONE並沒有給人帶來驚艷的感覺,因為它逃脫不了塑料的外殼,但是在頂部的出風口和屏幕下方位置的千萬個鏤空小孔顯示了其精緻的做工。

頂部出風口的總面積具有一定規模,所以應該能保證不錯的散熱,屏幕下方位置的千萬個鏤空小孔之下隱藏了兩個外放揚聲器,鏤空的小孔既保證了外放效果,而且還雕琢出了精緻的紋路,給正面增加了美感。至於自帶的攝像頭,也是被安排在屏幕底部這裡,並且具有物理防窺功能。

介面方面,在iGame G-ONE的背部靠下的區域可以看到3個USB 3.0 Type-A介面、1個USB 3.1 Type-C介面、一個HDMI-IN和一個HDMI-OUT介面、一個DP介面、網線介面,當然還有一個電源介面必不可少的。當然防盜鎖孔也有一個,雖然一般家用是用不上的。

除了這些,由於iGame G-ONE還使用了獨立音頻解碼晶元ESS Sabre Hi-Fi DAC(數字模擬轉換器),所以還有3.5mm的耳機和麥克風介面,可以享受到高保真的音樂,這兩個介面被安排在iGame G-ONE主體的底部,另外,顯示器的調節按鈕也在這塊兒區域。頂部出風口的中間看到iGame的logo,還挺顯眼的。

開機後

先通上電源,接上外設,準備開機iGame G-ONE。

這個過程我有些不太好的體驗,首先,電源介面被安排在正中間,比較難插,不過想到實際使用一般也就剛買回的時候插上,平常也不會經常移動,所以這點到不是問題。但是USB口的個數是實打實的讓人著急,作為一個極致的遊戲玩家,我們一般會採用有線的鍵盤加滑鼠,如果你再用上一個USB口的電競耳機,那麼三個USB口就佔用滿了。如果日常應用有時還會插拔個優盤什麼的,我想另購一個Type-C介面擴展塢或許會方便一點。

另外還有用於體驗Hi-Fi的耳機介面位置也是讓人難受,由於它在屏幕的底端,你幾乎不得不把臉貼在桌子上才能看見這個介面然後將耳機線插入進去。至於旁邊的顯示器調節按鈕,我個人是偏向於更喜歡現在的搖桿那樣的,但是也有用戶習慣了這種多按鍵式的,所以不做過多評價。

當然,iGame G-ONE的介面也有值得稱讚的地方,比如USB 3.1 Type-C介面的存在,比較符合現在的介面趨勢。還有HDMI-IN和一個HDMI-OUT介面的存在,也給iGame G-ONE帶來更多的用處。

先說HDMI-IN,這就是把iGame G-ONE當做一台顯示器使用,由於iGame G-ONE的屏幕是一款2K屏,支持HDR400、具有144Hz刷新率、還有非常不錯的色域覆蓋,作為一台純顯示器,也是一款價值4000元的高端顯示器了。所以如果你有時想玩主機上的獨佔遊戲,也可以接上iGame G-ONE來玩。

而HDMI-OUT功能,則比較適合利用iGame G-ONE強大的性能,把其當做一台高性能主機,外接家裡的大尺寸平板電視,來玩一些用手柄操作的單機大作,比如我玩《極品飛車》系列就喜歡接上65英寸的電視玩,這樣我看到的後視鏡和現實中後視鏡的大小能幾乎差不多。

吐槽和讚揚完這些後,我們來開機iGame G-ONE。

注意到,開機按鈕在iGame G-ONE的右側靠下的位置,對於大部分人還是非常順手的。開機按鈕是iGame logo的那種紅色,按下後有淡淡的光來提醒狀態,這個細節非常完美。

開機後看到iGame G-ONE屏幕的第一感覺就覺得非常的細膩,而且色彩鮮艷。通過愛色麗i1 Dispaly Pro使用DisplayCLA軟體測試其屏幕色域,結果證明我的觀感並沒有錯,sRGB色域覆蓋為99.9%,即使DCI-P3色域覆蓋也達到了93.3%。

而且這是一個IPS的屏幕,它的可視角度也相當的不錯。支架支持升降和俯仰調節,可以按需調節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iGame G-ONE還設計了一點RGB燈效來打造電競感,其支架底部在開機後會向桌子投影一個會變換顏色的iGame logo投影,非常炫酷。

遊戲及影音應用中

作為一款主要定位於電競方向的產品,遊戲應用必然我們重點關注的。所測遊戲以2K解析度運行,畫質調為預設最高畫質,所得幀數如下。

這款搭載了移動版RTX 2080顯卡的iGame G-ONE在遊戲中的體驗非常好,畫面流暢,很多遊戲在最高畫質的2K解析度下都有超過60幀的體驗,並且畫面色彩艷麗,很容易讓人沉浸其中。當然摘下耳機的瞬間,會覺得其噪音有點大,不過由於遊戲的時候都帶著耳機,所以並沒有影響。

並且,說噪音必須要和散熱一起說才有意義,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噪音更低勢必帶來散熱更差,噪音和散熱是一對矛盾體,需要權衡。而對於玩家來說,肯定良好的散熱更重要,畢竟一般遊戲時都是帶上耳機的,而不良的散熱引起的降頻導致掉幀是不能忍受的。

說到散熱,我們同時運行AIDA64的FPU壓力測試和3DMark的FireStrike壓力測試,來最大負載探索iGame G-ONE的散熱能力。

可以看到,iGame G-ONE的散熱表現是沒問題的,在極限烤機的情況下,顯卡核心穩定在60攝氏度左右,CPU核心穩定在80攝氏度左右,可以滿足高強度負載下工作不至於有性能下降 ,這點對於毫秒必爭的遊戲場景意義重大。

雖然主打的是一款電競方向的產品,但是iGame G-ONE還搭載的HIFI模塊,其用意也很明顯,HIFI配合著其優質的屏幕,在日常的影音應用中也能帶給人非常沉浸的體驗。在帶上飛利浦9500用iGame G-ONE聽過幾首歌之後,可以明顯感覺其能更好的還原歌曲中的細節,再加上其良好的屏幕素質,在隨後觀看藍光視頻的體驗中,更是讓人享受其中。

單項測試

CPU性能測試

通過CPU-Z可以看到手裡這款iGame G-ONE搭載的是i7 8750H處理器,並且還內存還是雙通道的方案,i7 8750H是一款6核心12線程的高端處理器,用CINEBench R20測試iGame G-ONE的CPU性能如下:

由於iGame G-ONE良好的散熱表現,i7 8750H表現出了它應有的性能,在CINEBench R20測試中單核分數為410分,多核分數為2180分。有這樣一顆強大的處理器,iGame G-ONE幾乎可以勝任任何日常的應用情景。

GPU性能測試

移動版RTX 2080顯卡相比桌面版的RTX2080肯定是不如的,畢竟桌面版的RTX2080熱設計功耗有200多瓦,要把它塞進集成度如此高的產品中肯定不現實。相比桌面版的RTX2080,iGame G-ONE搭載的移動版RTX 2080同樣具有2944個CUDA單元,和8GB的GDDR6顯存,僅僅是基準頻率和Boost頻率有所下調。

通過GPU-Z可以看到,iGame G-ONE搭載的移動版RTX 2080顯卡基準頻率為1380MHz,Boost頻率為1590MHz。我們仍用老牌的顯卡性能測試軟體3DMark測試其性能,各項目分數如下:

可以看到iGame G-ONE內置的移動版RTX 2080顯卡具有領先桌面版RTX2070多達20%的性能,足以提供強大的遊戲能力。

SSD性能測試

我們這款iGame G-ONE的存儲是採用的512GB的SSD搭配2T的HDD的方案,其512GB的SSD是三星的PM981,支持NVMe協議,走PCIe x4通道。運行AS SSD Benchmark和Crystal Disk Mark的測試結果如下:

總結:

首先我想說說一體機電腦這樣一種產品形態,對於一體機這個產品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個人認為,一體機電腦最終會取代台式機成為家用電腦的主流形態。

所謂術業有專攻,台式機形態的核心競爭力是可以承載硬體最極致的性能,和具有豐富的可擴展性,而除了真正需求工作站級性能或愛好DIY的用戶,大部分用戶是用不上這兩點的;筆記本電腦的核心競爭力則是其便攜性,由於這一點,它一直難以擁有較大的屏幕;那麼一體機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呢?個人覺得可以稱之為「交互體驗」。

與筆記本比就不說了,光是屏幕尺寸,就為一體機贏得了絕對優勢的交互體驗。而與台式機相比,這麼說吧,在使用了iGame G-ONE一個星期後,讓我回到之前工作用的台式機上,我居然有些難以適應。似乎已經習慣iGame G-ONE帶給人簡潔感,雖然與台式機相比,它看起來只是免去了凌亂的線材,但是其實遠不止如此。

由於一體機佔地空間更小、也免去了凌亂的線材,可以讓你使用電腦的環境變得更簡潔,隨之,用戶也會變得更專註。往大了說,這正與時下流行的極簡生活作風不謀而合,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儘可能的減少干擾,才能變得更專註、更有深度。

說起一體機最有代表性的產品當屬蘋果的iMac了,關於5K屏的iMac一直有個梗說它是「買顯示器送電腦」,在我體驗它之前我也非常不解,並且對於我們這種DIY愛好者來說,它這是我們口中典型的「畸形配置」了。但是使用過後你就理解了,因為它追求的是一個電腦整體的交互體驗。

而說回到iGame G-ONE,這也是一個以提供最佳交互體驗為目的的產品。在人機交互的重要窗口——屏幕這方面,它選擇了具有27英寸尺寸、2K解析度、144Hz高刷新率、支持HDR400高動態光照渲染,並且色域和色准都非常優秀的屏幕,帶給人良好的視覺感受,聽覺方面,具有獨立HIFI音頻耳機模塊,聽覺上給人享受,外觀上高品質的工業設計和做工品質,帶給人觸覺上的享受。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高性能CPU和GPU的加持,以及良好的散熱表現。

可以說,雖然iGame G-ONE還有一些介面方面值得商量的小瑕疵,但是整體上不失為一款帶給人良好體驗的優秀產品,雖然其定位於電競一體機,但是在其他應用方面也發揮出了良好的使用體驗。這樣一款產品離不開各部分素質上佳的硬體,所以價格也不便宜,我們評測的這款i7 8750H處理器搭配移動版RTX 2080顯卡的版本京東售價22999元。如果你對交互體驗有較高要求,在尋找一款既有高性能又符合你極簡生活作風的電腦產品,那麼iGame G-ONE會很適合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能網 的精彩文章:

放棄Ouya之後,雷蛇開始向玩家兜售飲料:要來一杯嗎?
蘋果著力發展自動駕駛,現證實已收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Drive.ai

TAG:超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