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帶寬飛躍的背後:DP 2.0標準深度解析

帶寬飛躍的背後:DP 2.0標準深度解析

超高解析度時代已經到來,4k已經普及,8k也在路上了,比如NHK就已經宣布2020年的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會提供8k的視頻實時轉播。超高解析度對於目前的視頻介面標準就是意味著新的挑戰:之前版本的DP標準,每通道帶寬為8.1Gbps,四通道的DP標準最大僅能實現32.4Gbps的帶寬。而8位色深的8k@60fps所需的帶寬已經高達44.49Gbps,老版本的DP已經完全不能滿足高解析度的帶寬需求,即將落後於時代的需求,所以VESA(視頻電子標準組織)昨天正式公布了新一代的DisplayPort標準,簡稱DP 2.0,實現了比前代多達2.47倍的帶寬提升,如此誇張的提升背後究竟是採用了什麼技術?本文就來分析一番DP 2.0背後的技術提升。

物理層變動

採用雷電3的物理層設計

之前的DP標準的物理層一直沒有變動過,使用了超過十年的時間,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在面對高解析度帶來的帶寬挑戰時力不從心。於是VESA組織在制定DP 2.0標準時參考了Intel近期開放出來的雷電3標準,它一共有4個數據傳輸通道,正巧DP也是設計了4個通道。雷電3標準一共能夠提供80Gbps的帶寬,在默認的雙向全雙工工作狀態下,帶寬為40Gbps,而視頻信號傳輸為單向,並不需要全雙工,所以可以利用上雷電3的最大帶寬——80Gbps。

物理層引入新的標準帶來變化首先體現的就是線纜的改變,不過好在雷電3採用的介面就是USB-C介面,而USB-C標準天生就支持DP替代模式來進行視頻信號的輸出,因此USB-C也正式成為了DP官方指定的介面標準之一,另外原來的DP介面繼續保留,不過需要新的線材才能支持DP 2.0。

線材分級

對於原有的DP介面,因為物理層的改變,老版本的線材無法兼容2.0標準,因此VESA一併制定了符合2.0新標準的DP線材標準——UHBR(Ultra High Bit Rate 超高比特率)標準,分為三檔,以每通道帶寬為名,分別命名為UHBR 10、13.5、20。最低一檔的UHBR 10線材擁有40Gbps的理論帶寬,滿足8k的傳輸要求,並且線材要求較低,普通的銅線即可滿足要求。而高檔的UHBR 13.5和UHBR 20就不一樣了,高帶寬頻來的副作用就是傳輸距離的下降,為了解決長距離通信信號衰減的問題,線材中需要加入相應的放大和控制晶元,成本自然也會上升。

編碼效率提升

在物理層上引入了雷電3的設計,那麼編碼方式也需要做出對應的改進才能達到相應的帶寬。之前版本的DP標準採用的是8b/10b的編碼方式,這種編碼方式的效率僅為80%,所以DP 2.0如同USB 3.1 Gen 2標準改變了USB原來的8b/10b編碼標準那樣,引入了同樣的128b/132b編碼方式,在編碼效率上從原來的8b/10b的80%提高到了97%,幾乎榨取乾淨了編碼方式的效率提升可能性。

同樣做出改變的還有在DP 1.4時引入的DSC(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 顯示流壓縮技術)採用的前向糾錯技術。現在前向糾錯將默認對所有數據流開啟,包括未壓縮的和經過DSC壓縮的都會有前向糾錯技術加持。

其他改進

數據壓縮

DP 1.4引入的DSC在新版本中加強成為了核心標準,任何支持DP 2.0標準的設備都必須同時支持對DSC數據流的編解碼與傳輸,不過並不會強制使用DSC技術進行視頻流的傳輸。

電源效率改進

而在節能方面,DP 2.0同樣支持VESA新的「面板重放(Panel Replay)」技術,這項技術允許系統只傳輸有圖像更新部分的數據來達到節能的目的。對於小型電子設備,面板重放技術的節能效果可以延長續航時間,並且因為特性內置於DP 2.0標準中,不再需要額外的控制晶元來達成目的,變相達到了更加節能的目的。

多顯示流支持改進

DP 1.X時代的多顯示流特性需要顯示設備同時支持解碼DP數據流,對於一個超高帶寬的數據流來說,要去解碼它並不容易。而DP 2.0改進了這一點,現在只要求顯示設備支持DP數據流的傳遞即可使用多顯示流特性。

總結與展望

以上種種手段,最後帶來的成果便是DP 2.0帶寬的飛躍,最大理論帶寬從32.4Gbps進步了2.47倍達到了80Gbps,而最大有效帶寬從25.92Gbps提升到了77.4Gbps,接近提升了3倍之多。

作為一個無授權費用的開放標準,DP在顯示器端已經基本普及,而在高刷新率顯示器逐漸流行的今天,DP的使用率正在不斷上升。在筆記本領域,DP因為USB-C的普及與以蘋果為代表的一眾筆記本廠商的推動,已經有了非常高的使用率。從技術角度來看,DP標準擁有著目前市場上最先進的技術與最高的帶寬,其主要競爭對手HDMI最新版本的帶寬也僅有48Gbps,剛剛滿足8k@30fps的需求,對於更高解析度,就需要使用DSC來支持了。

未來終有一天採用電信號進行的數據傳輸將走到帶寬提升的盡頭,到那時,目前在網路傳輸上已經普及的光纖通信會走進PC主流市場成為桌面各種連接的物理基礎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能網 的精彩文章:

三星發布自家第一款240Hz顯示器CRG5:搭載曲面屏幕,支持G-Sync
中國移動發布5G評測報告:華為Mate 20 X拔得頭籌

TAG:超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