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站在脫歐的十字路口,英倫三島將如何抉擇?

站在脫歐的十字路口,英倫三島將如何抉擇?

從2016年英國公投決定脫歐,至今已三年,但前景依然模糊,局面比三年前還亂。脫歐帶給英國社會的影響極大,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歸屬感等方方面面。2019年6月11日,英國小說家喬納森·科(Jonathan Coe)在美國《時代》周刊刊發封面文章,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

原文 :《:脫歐是怎樣撕裂英國的?》

編譯 |楊勇

圖片 |網路

2012年7月27日晚上,8萬人在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觀看了第30屆奧運會開幕式,英國2700萬人通過電視收看了開幕式,這一晚,全世界人民都在欣賞英國符號:007、憨豆先生以及其他豐富的文化和政治遺產。這一晚,全英人民備受振奮,以作為一個英國子民而自豪。

四年後,2016年6月16日,脫歐公投前一周,獨立黨前領袖奈傑爾·法拉奇意氣風發,力挺脫歐。當晚,支持留歐的工黨議員Jo Cox在大街遭極右分子槍擊身亡。這一晚,全英人民無比震驚、憎惡。

脫歐是一堂生動的課,展示了一個國家是如何很快退化到分裂和無休止的派別之爭,展示了將我們連到一起的國家認同其實多麼脆弱。在留歐和脫歐兩方競爭中,是展示奧運會開幕式之夜的聰慧、向上、包容,還是公投前一周那晚的孤立、仇外、促狹?三年後的今天,答案依然模糊。今天的英國,一如2016年6月一般混亂,甚至更分裂!

2016年前的英國,平靜安寧,人們不操心住房、教育、醫療和社保問題,但脫歐攪亂了這種平靜。雖然堅定的脫歐派僅佔英國總人口2%左右,但是英國是一個贏者通吃的文化,最多票當選的選舉體制以及不理性的媒體,讓留歐與脫歐兩派之間鴻溝日深,漸行漸遠。

雖然有52%的選民支持脫歐,但一旦這種衝動要變成政治現實,沒有人真正說得清脫歐意味著什麼。所以首相特里莎·梅的幾次脫歐方案,都被議會否決,最終只有辭職。現在英國需要暫時將脫歐事宜放在一邊,保守黨需要儘快確定自己的領導,英國需要一位新首相。

特里莎·梅辭職留下的空檔,被原來非主流的獨立黨前領袖法拉奇充分利用。法拉奇剛成立不久的脫歐黨在歐洲議會選舉中獲得最多選票,成為英國在歐洲議會的第一大黨。這位大嘴政客,無疑會讓瘋狂的英國更加火上澆油。公投激起的仇外情緒使犯罪率一個月提升了41%。留歐派也激動起來,三月的人民投票集會雖然沒有引發暴力,但是憤怒的反對者們往法拉奇身上潑奶昔。

當政治派別發布一些無法兌現的諾言後,最終往往讓自己癱瘓。公投後的英國,一直在與自己斗,彼此離心離德。對公投引發的文化、國家認同和歸屬感這些核心但很難回答的問題,目前沒有答案。但是,至少,英國現在開始認真面對它了。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63期第7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探訪「煤都」,陣痛中再出發!
英語專業所謂「危機」?不過是……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