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帶著「鞋王」百麗重出江湖,也在超巴菲特之路上再進一步

他帶著「鞋王」百麗重出江湖,也在超巴菲特之路上再進一步

從收購百麗,到謀求滔搏運動上市,張磊的動作之快出人意料。

文 / 華商韜略賈澎

1】

6月27日晚間,滔搏運動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申請在香港主板上市。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零售額算,2018年滔搏運動在國內佔有15.9%份額,是國內最大的運動鞋服零售商,國內共有8343家直營門店,產品組合囊括了耐克、阿迪達斯等幾乎所有一線運動品牌。

滔搏運動是百麗國際旗下的運動業務板塊。百麗國際於2017年7月25日宣布私有化並退市,同時並創造了港交所史上規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短短兩年後,百麗就拆分後再度謀求上市,這讓很多投資者始料未及。

百麗的私有化由高瓴資本牽頭,鼎暉投資以及原百麗國際高管組成的財團參與。私有化交易完成後,百麗總價值為531.35億港元。高瓴佔有其中57.6%的股份,成了百麗新東家。算下來,高瓴資本大概花了306億港元,折人民幣約270億。

私有化前,在電商擠壓下,昔日鞋王被各方唱衰,但為什麼高瓴資本卻敢下重注呢?

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曾談到:「百麗女鞋有13000多家門店,(滔博)運動7000多家門店。而百麗對這麼大的零售網路,實現了全面自營、管理、掌控,整體運營效率和庫存管理能力在業界都是響噹噹的領先者。」

百麗旗下業務主要以鞋類以及運動服飾為主。私有化之前,百麗的運動服飾業務表現頗佳,2017年該業務板塊銷售增長15.4%,收入已佔百麗總收入過半。但鞋類銷售持續下降,也拖累了百麗的整體業績。

如今,這部分被拆出去的運動服飾業務、也就是滔博運動,值多少錢呢?

截至2017年、2018年和2019年2月28日,滔搏運動的總收入分別為216.9億、265.5億、325.6億元人民幣,毛利分別為93.8億、110.4億、136.1億元人民幣,經調整年利潤則分別為153.8億、181.0億、223.7億元人民幣。

對其估值,可以參照同樣在香港上市的體育用品製造銷售龍頭安踏體育。安踏在2018年營收241億元、毛利為127億,當前TTM市盈率為30倍左右,市值為1441億元。

滔搏運動營收、毛利都高於安踏。如果上市成功,估計百麗這半壁江山的估值,就將穩超私有化時531億港幣的總價了。私有化的參與方都將賺得盆滿缽滿,高瓴資本更將成為財務上大贏家。

2】

那麼,把優質資產分拆上市後,是否意味鞋業將成棄兒?

百麗老東家、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鄧耀曾指出,百麗的問題在於「除了渠道戰略調整不夠到位,新型營銷方式有所缺失之外,在核心鞋類業務中,也出現了品牌形象老化、產品更新周期過長、設計感不足、性價比降低等諸多問題」。

但新東家張磊卻另有打算,他說:「百麗是最有機會打造C2M模式的企業。唯一最有機會實現並創造出新模式的公司實際是百麗,而且只有百麗。」

入主百麗一年時,張磊曾表示:一年多以前我們收購了百麗,我現在控股這家傳統企業,是兼職董事長。我們就解決一個問題,庫存。

解決方式只是「一個簡單的信息化」。把進店以後消費者實時試穿的信息直接反饋到工廠里,而不是等到季度結束以後去打折來實現這件事情。

2018年,百麗全渠道投入天貓雙11,12000家門店參與作戰。在時尚化板塊,百麗先在去年4月入股了時裝品牌initial,又在8月控股了輕奢女鞋設計師品牌73Hours。

在張磊的帶領下,百麗正在鞋業板塊全力擁抱新零售。

張磊被稱作隱秘投資大鱷,以眼光獨到,出手果決著稱。其代表性案例,是在2005年剛出道時就All In了騰訊。而從百麗私有化中,也可看到這種風格。

高瓴資本的成功案例中不僅有京東、美團、滴滴等互聯網龍頭,也不乏美的、格力、福耀玻璃和江小白等傳統行業公司。張磊40%的年化收益,在可比期內甚至超過巴菲特。

但張磊絕不是一個財務投資者。他曾說,做企業的超長期合伙人是我的信念和信仰。我們希望所投公司從早期、中期、晚期、上市乃至上市後一直持有,而非投一個IPO,上市賣掉,再不停地找。

而他對出資人的要求很高。

「我們選擇的LP都是超長線資本,像大學捐贈基金、家族基金、養老金、主權基金等,這些錢都是要傳子傳孫的。」他說:「只有你的資本是長期的,才有條件花時間和精力去思考什麼才是具有長期前景的生意模式,什麼樣的企業值得持有30年以上。」

滔搏運動如上市成功,無疑將為高瓴資本的財富傳奇再添一筆。但參考張磊的投資風格,那部分沒上市的,才更具想像空間。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37年他死磕一件事,把皮革廠干成世界化工龍頭,每天凈賺三千萬
「葯中茅台」遭遇股價業績雙殺,喝酒吃藥邏輯還成立嗎?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