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蘇寧「買買買」停不下來,公益化是順風車的正確打開方式嗎?

蘇寧「買買買」停不下來,公益化是順風車的正確打開方式嗎?

文 | 秘叢叢

採訪 | 龍真梓 萬陽

歡迎各位打開《觀察 》周刊。

這周,大公司們在「接盤」的路上有了新動作。

首先是蘇寧繼續「買買買」,將80%的家樂福中國的股份收入囊中。而就在年初,它剛剛收購了萬達百貨。頻頻布局線下零售的蘇寧也印證了線下零售整體回暖的趨勢。

在出行領域,被滴滴暫時關進籠子的順風車,最近又被高德放出來了,並以公益的方式呈現。這會是順風車的正確打開方式嗎?

另外,蘋果在自動駕駛上邁出了新一步,收購了Drive.ai。擁抱大公司,或許是目前自動駕駛公司面臨資本困境時的最佳解決方案。

和這三家忙著「接盤」不同,線下零售小巨頭名創優品準備IPO,正野心勃勃地迎接自己的發展爆發期。

這周的觀察 周刊,我們就從名創優品開始聊起。

IPO新晉選手:名創優品

近日據彭博社報道,名創優品正在策劃IPO,憑藉「代理 加盟」模式迅速擴張了3500多家門店的名創優品,以及網易嚴選、小米優品等電商,能複製無印良品的成功嗎?觀察員胡涵說:

無印良品作為外企,在中國一直都有一個很尷尬的地方,就是定價體系不科學,比如以日本的價格加上稅,拿到中國來銷售,價格肯定遠遠超出商品的正常定位。如果無印良品有自主權去定價,去設計產品,我相信無印良品做得會更好。

綜合來講,並不是這些企業做得有多好,或者模式上有多麼大的創新,而是在於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在中國市場上,很難有一家像無印良品這樣的外來企業,能在中國市場上做大。不管是網易嚴選還是名創優品,它們本質上都是吃了這個紅利。

過去幾年,中國的品牌製造行業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斷層,很多人被帶著去做消費升級,這時,如果有人能稍微把商品價格往下拉一拉,讓中國社會新崛起的這些消費者能夠消費得起,他們就能很快獲得一個很強的初期增長勢能。但是再往後走,能走到多遠就不一定了。比如像網易嚴選,最近也陷入了一些瓶頸,這就證明初期市場的紅利吃完之後,再往後面走,需要更複雜的策略。目前來講,我沒看到有哪家的經營模式或產品是值得被廣泛學習的。

不停剁手的零售巨頭:蘇寧

6月22號,蘇寧國際以現金48億元人民幣的等值歐元收購了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成為家樂福中國的控股股東。作為傳統零售商,頻頻收購的蘇寧易購打的是什麼算盤?觀察員羅超的看法是:

蘇寧易購正在進行全品類擴張和全場景布局,收購家樂福中國,一方面是看中後者在快消品領域的品類優勢,強化蘇寧在超市的業務,另一方面就是看中家樂福中國比較領先的供應鏈能力。

現在很多人對中國電商的判斷有一個誤解,覺得最大的是阿里和京東,可能還有拼多多。其實,蘇寧也已經完成了從線下的3C家電零售巨頭,向線上線下結合的綜合零售巨頭的轉變,成為了中國電商行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量級玩家。尤其在2015年跟阿里達成了交叉持股的協議以後,蘇寧在線上的優勢就變得更加明顯,現在線上線下發展也比較均衡,所以我覺得這個是家樂福看中蘇寧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蘇寧易購之前的超市業務比較弱。這意味著它跟家樂福的協助效應非常強。蘇寧易購在之前已經收購了萬達百貨,現在再布局超市也是比較合理的。

第三個原因就是蘇寧給出了家樂福中國無法拒絕的價格。因為蘇寧易購之前投資阿里,去年底清倉了阿里的股票,一共賺了141億,所以它並不差錢。出於戰略考量,蘇寧現在對超市進行布局,也捨得花錢大手筆收購家樂福中國,所以它的價碼肯定也比其他對手更有吸引力。

順風車的重啟者:高德、嘀嗒

有媒體報道稱,最近高德順風車已經在廣東、武漢兩地開啟小規模測試和車主招募,想要通過公益的方式參與順風車業務。嘀嗒順風車也於今年3月份接入阿里釘釘,在一些科技產業園內推出職場順風車業務。職場或公益順風車會是順風車未來的發展路徑嗎?觀察員魏武揮認為:

滴滴想重新上線順風車業務。前一陣子我們也看到一些動向,比如滴滴順風車的公號也推出了負責人的一篇反思文章。這個市場的利潤其實很高,它當然不願意放棄。現在要不要去做公益或者職場,牽扯到整個市場對於新生產品的新業務模式的接受度。所以如果要做的話,肯定是一點一點來樹立人們的接受度,或者是安全方面的信心。滴滴有可能會用職場的方式來做,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嘀嗒的方式。

用公益的方式,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因為滴滴現在需要利潤,專車不掙錢,公司也做了很多融資,如果再虧損下去就不好交代了。所以我覺得滴滴會從垂直方向去做,像嘀嗒這種方式可能會給它一個很好的啟示,比如在一些大城市中高端的場地園區,為這些上班人解決一些問題。原來順風車有很大一塊業務是異地業務,尤其春節的時候這塊業務需求量很大,這方面我覺得它可能還會停一停,有待觀察。

自動駕駛背後的「大樹」:蘋果

矽谷的自動駕駛明星公司Drive AI,被媒體證實已被蘋果收購。這家被外界認為擁有全球最好的深度學習團隊的公司,如今傳出被收購的消息,令業內感慨。站在蘋果角度,蘋果收購這家公司會給自身帶來怎樣的影響?觀察員劉曠的看法是:

過去蘋果的發展,不管是iPhone手機還是平板電腦,它自己本身一直都沒有主動介入到生產環節當中,蘋果主要還是負責設計和一些核心技術的研發,生產基本上都是交給富士康等一些生產廠商來代工完成。

相比手機和電腦而言,自動駕駛和新的汽車技術,整個汽車生產製造的供應鏈更多還是掌握在傳統汽車廠商手裡。對蘋果來說,要把造車的整個生態供應鏈打造完成還是比較難的。泰坦計劃2014年就已經推出來了,五年時間,很多網友猜測今年蘋果可能會出一款自動駕駛的汽車,但目前好像看不到蘋果自動駕駛計劃有新動作或實際成果。對於蘋果來說,可能未來還是會專註於系統開發、軟體技術領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創始人 17 年留學經驗,「遊學醬」把「研學+遊學」想明白了
網紅烘焙「軒媽食品」獲 1000 萬元 A 輪融資,要做蛋黃酥品類的國民品牌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