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七擒孟獲後,南人真像《三國演義》里寫的不反叛了嗎?

諸葛亮七擒孟獲後,南人真像《三國演義》里寫的不反叛了嗎?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南中,諸葛亮大帳。

堂上諸葛亮輕搖著羽扇穩坐中軍帳里,堂下五花大綁著一個高大的漢子,那漢子身後,站著滿面怒氣的刀斧手,襯著中軍帳莊嚴而肅穆。

諸葛亮緩緩問道:「孟獲,你已多次被我所擒,這回還有什麼話說!」

那高大漢子正是孟獲,只聽他長嘆一聲,答道:「公,天威也。這次我孟獲徹底心服口服了,南人以後再也不會反叛」。

這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誠然小說中的故事很精彩,但南中地區的人不服王化多年,真的因為諸葛亮打了勝仗就歸順了嗎?

一,南人的承諾

《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平南中時,馬謖建言「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這直接促使諸葛亮對孟獲七擒七縱,最終令孟獲幡然悔悟,永不復叛。

然而,翻開厚重的史書,我們驚訝的發現,所謂的孟獲答應永不反叛,僅僅存在於《三國演義》的小說家戲言中。

正史《三國志》對此的記載是「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這就是說公元225年諸葛亮率軍南征,平定了南人的叛亂,但這裡壓根沒提到孟獲答應以後不造反了。

事實上,諸葛亮自己在《出師表》里提到這次南征時,也只是說「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因此,諸葛亮南征打了勝仗是毋庸置疑的,但南人是否答應不造反卻史無記載。

這不禁讓人疑惑,既然無法確定南人是否被諸葛亮感動,那麼,流傳甚廣的諸葛亮對孟獲使用的攻心之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二,諸葛亮的策略

所謂攻心之策,出自《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南征策略的描寫。

但小說終歸是小說,歷史上諸葛亮南征時採用的策略,從諸葛亮的平定南方叛亂後的安排似可略窺一二。

南中的叛亂平定後,諸葛亮把南中拆分為七個郡,分別是牂柯、越嶲、朱提、建寧、永昌、雲南、興古,這便是史書中常常提及的南中七郡。

拆分完南中還不算,蜀漢王朝還在南中地區設置了一位庲降都督,專門負責鎮守南中地區,維護蜀漢後方的和平安寧。

除此之後,諸葛亮還帶走了南中地區大量的財產和青壯年人口。這些被帶走的青壯年,後來組成了蜀漢最精銳的部隊。

而那些從南中地區帶走的財產,則成為了蜀漢重要的軍資來源,不僅養育了蜀漢的軍隊,還成為諸葛亮後來北伐的重要助力。

諸葛亮這麼做的目的,一方面為了強盛蜀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南中地區再也沒有造反的資本。

由此可見,諸葛亮對付南中叛亂,主要依靠的正是這些制約手段。至於小說中提到的攻心之策,只怕連諸葛亮自己也懷疑它的療效呢。

三,南中的情況

南中的叛亂平定後,諸葛亮便即班師回朝。那麼,在諸葛亮走後,南中地區是否真如《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樣永不復叛呢?

對此,《三國志》中有明確的記載,「後軍還,南夷復反,殺害守將,恢身往討,鉏盡惡類」也就是說諸葛亮大軍前腳剛走,南中地區立刻又反叛了。

這時候,七擒七縱的美好畫面沒有出現,攻心為上的懷柔政策也沒有出現,出現的只有安漢將軍李恢的一支人馬,如疾風驟雨一般殺入敵陣,用精湛的武藝和帶血的刺刀,平定了南人的這次叛亂。

叛亂雖然平定,但南人依舊不服王化。南中地區表面的和平下,是無數股勢力的暗流涌動。

公元233年,南中地區的越嶲郡發生叛亂。叛軍殺死前後兩任郡守,一時間震驚天下。

蜀漢的官員們嚇得不敢去越嶲郡赴任,整個越嶲郡完全處於南人的統治下。

諸葛亮急忙遷庲降都督張嶷為越嶲太守,並派張嶷與新任的庲降都督馬忠一起率軍前往越嶲郡平定叛亂。

在兩人多番努力下,總算蕩平了這場叛亂。

可惜,好景不長。公元240年,越嶲郡又叛亂了。這次越嶲太守張嶷立刻出兵,分分鐘又將這場叛亂消滅於無形之中。

或許是這次的平叛太過精彩,就連《三國志》中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越嶲郡叛亂平定後,南中地區進入暫時的和平期,但南人的反叛卻遠未結束。

自諸葛亮南征後,南中地區雖時常出現小叛亂,卻再也沒有出現過足以危害蜀漢江山的大規模暴亂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出師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神秘消失的三國四大名將,輝煌過後均不知所終
還原《權力的遊戲》中真實的「比武大會」:冒死廝殺是為了什麼?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