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真實案例:溺水後中醫急救中醫絕招,轉發救人無數

真實案例:溺水後中醫急救中醫絕招,轉發救人無數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自學」:找不到好中醫?岐黃原創15天中醫零基礎入門

回復「減肥」:10秒減肥操,效果好到爆!

回復「音樂」:聽中醫專屬五臟音樂就能調和養生、懶人必備

視頻中這個孩子落水,已經被發現浮起來了,大人救上岸後先把大部分水排出來,再用背托的方式背著孩子來回跑,幫助快速排出水,沒幾分鐘孩子就活過來了。

夏天來了,特別是孩子們放暑假了,大人都喜歡帶他們去有水有山的地方遊玩放鬆一下,雖然我們都希望平平安安的,可是一些意外落水事件總有發生!

可能有的景區離醫院比較遠,在醫生來之前,我們自己還是知道點溺水者急救的辦法比較好,以防不測!

有的時候就算是醫生護士來了,他們的急救方法有的我也不想去評價了,只能呵呵了!

所謂的心肺復甦術,說是在發生溺水後,若能在一兩分鐘內正確施救,其生存率可以達到100%。搶救生命的黃金時間是4分鐘,8分鐘內開始,生存希望大。

我知道的落水淹死的人,沒有幾個是一兩分鐘之內救上來的,一兩分鐘還用磚家救?那動物死亡之前也要掙扎個幾分鐘吧?別說是人了!

不管是幾分鐘幾小時內的溺水者,還是一天兩天的溺水者,救護車醫生來一看沒有呼吸沒有心跳了,就判斷死亡了,走了不管了,或者是做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電擊體外除顫……一陣折騰下來,還是沒有呼吸心跳,就停止了!

但是我從古文獻中發現古中醫救溺水者,有的一天,甚至是三天都活過來了,不能不說現代醫學溺水救人這方面,到底是落後了還是先進了?

有的時候人身的完美生命的神奇,並不是所謂的現代科學、現代醫學能解釋明白的,今天科學的事情,可能明天就不科學了,以前不科學的事,可能明天又科學了!

岐黃小廣告

三伏貼是根據中醫天人相應、內病外治的傳統理論,在農曆「頭伏、中伏、末伏」人體陽氣全年最旺盛的時期,採用純天然中草藥膏,以氣相應,以味相感,刺激人體穴位、改善經絡臟腑功能,調整增強人體免疫機能內病外治。2019這個夏天,不要再錯過!

不要認為磚家叫獸們頭頂一大堆職稱就是可信的,唬人不唬人自己知道,這個時候親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種事,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這種溺亡事故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巨大的打擊,不要死於愚昧無知,死於一味迷信「磚業權威」!

古中醫有幾種方法,我摘錄如下,有的是重複的,保持原文原貌!

後面有現代中醫案例,文章有點長,希望大家耐心看完,救人救己!

一、《金匱要略.雜療方 》 救溺死方

取灶中灰兩石余,以埋人,從頭至足,水出七孔,即活。

二、《諸病源候論》中惡病諸候(凡十四論)

十一、溺死候

人為水所沒溺,水從孔竅入,灌注腑臟,其氣壅閉,故死。若早拯救得出,即泄瀝其水,令氣血得通,便得活。

又雲∶經半日及一日,猶可活;氣若已絕,心上暖,亦可活。

《諸病源候論》沒有寫藥方,藥方都是另外寫的,只有一個治病方式寫在裡面,用養生方、導引法,使人康復!

三、《備急千金要方》

治落水死方:

以灶中灰布地,令濃五寸,以甑側著灰上,令死者伏於甑上,使頭小垂下,炒鹽二方寸匕,納竹管中,吹下孔中,即當吐水,水下因去甑,下死者著灰中壅身,使退場門鼻即活。

又方 掘地作坑,熬數斛灰納坑中,下死人覆灰,溫徹即易,勿令大熱爆人,灰冷即易,半日即活。

又方 取大甑傾之,死人伏其上,令死人口臨甑中,燃葦火二七把燒甑中,當死人心下,令煙出小入死人鼻口中,鼻口中水出盡則活,火盡復益之。常以手候死人身及甑,勿令甚熱,當令火氣能使死人心下,足得暖。卒無甑者,於岸側削地如甑,空下如灶,燒令暖,以死人著上。亦可用車轂為之,勿令隱其腹,令死人低頭水得出,並炒灰數斛令暖,以粉其身,濕更易。

又方 埋死人暖灰中,頭足俱沒,唯開七孔。

又方 倒懸死人,以好酒灌鼻中,又灌下部。又醋灌鼻亦得。

又方 灶中灰二石埋死人,以頭至足,出七孔即活。

又方 綿裹皂莢納下部中,須臾出水。

又方 裹鍛石納下部中,水出盡即活。

又方 倒懸解去衣,去臍中垢,極吹兩耳起乃止。

又方 熬沙覆死人,面上下有沙,但退場門、鼻、耳、沙冷濕即易。

又方 屈兩腳著生人兩肩上,死人背向生人背。即負持走行,吐出水便活。

又方 解死人衣,灸臍中。凡落水經一宿猶可活。

治冬月落水,凍四肢直,口噤,尚有微氣者方:

以大器中熬灰使暖,盛以囊敷其心上,冷即易,心暖氣通,目得轉,口乃開,可溫尿粥稍稍吞之即活。若不先溫其心,更持火炙身,冷氣與火爭即死。

四、南宋宋慈所著《洗冤集錄》:

水溺一宿者尚可救,搗皂角以棉裹納下部內,須臾出水即活。

又屈死人兩足著人肩上,以死人背貼生人背擔走,吐出水即活。

又先打壁泥一堵置地上,卻以死者仰卧其上,更以壁土覆之,止露口、眼,自然水氣翕入泥間,其人遂蘇。洪丞相在番陽,有溺水者身僵氣絕,用此法救即蘇。

又炒熱沙覆死人面,上下著沙,只留出口、耳、鼻,沙冷濕又換,數易即蘇。

又醋半盞灌鼻中,又綿裹石灰納下部中,水出即活。

又倒懸,以好酒灌鼻中及下部。又倒懸,解去衣,去臍中垢,令兩人以筆管吹其耳。

又急解死人衣服,於臍上灸百壯。

岐黃小廣告

堅持艾灸扶陽,108粒隨身灸艾柱(艾條段),25:1,三年艾,煙白絨純雜質少,艾柱放入艾灸盒中想灸哪就灸哪,首次購買送艾灸盒 隔熱布袋 經絡圖。

五、《壽世保元.五絕》:

「一救水溺死者。先以刀斡開溺者口。橫放箸一隻。令其牙銜之。使可出水。又令一健夫屈溺人兩足。著肩上。以背相貼。倒駝之而行。令出其水。仍先取燥土或壁土。置地上。以溺者仰卧其上。更以土覆之。止露口眼。自然水氣吸入土中。其人即蘇。仍急用竹管。各於口耳鼻臍糞門內。更迭吹之。令上下氣相通。又用半夏末搐其鼻。又用皂角末棉裹塞糞門。須臾出水即活。一方。艾灸臍中。即活」

六、明.王肯堂《證治準繩.雜病》:

「溺水,撈起以屍伏牛背上,無牛以凳,控去其水,冬月以棉被圍之,卻用皂角以生薑自然汁灌之,上下以炒姜擦之,得蘇可治。」

七、清代袁枚所著《續子不語》:

扯雞膆救溺死人法。凡人落水淹斃,一日內者尚可活,《洗冤錄》載有「騎牛法」最妙,而不知更有「扯雞膆法」,入水三日者亦可活。揚州各幫作排手黃一謙,沛縣人,隻身帶貨,無不獲利,積至百餘,悉以周濟貧乏。康熙五十九年六月,在北通州壩上落水,已三日,撈起,有長眉白髯老翁云:「用筆管套雞膆,先破一孔,插入肛門,扯出雞膆吹之。」吹至三人,心口微動,老人曰:「活矣。」眾趨視,忽失老人所在,又換人吹,果嘆氣而蘇。

一般急救之法,一般可救猝死一日之內者,此法甚奇,可救猝死三日之內者。蓋此法直接補充魄氣之故也。魄歸則魂至,魂魄附體則生還也。

八、民國時期弘化社流通的《青年修養箴言》:

將溺水者撈起,用二根筷子橫插其嘴,讓水流出,再用竹管吹其兩耳,用生半夏末吹入鼻孔,用皂角末塞入其肛門,讓水出完後,一邊吹氣,久而復甦。

若是夏天,可以將死者橫卧於牛背上,牽牛走動腹中之水自然會從口中流出,再用生薑湯灌下,並用生薑檫其全身,慢慢可以救活,如果沒牛,可以讓活人依上背起輕跳,效果更佳。或用一口大鍋讓其卧於大鍋上,作用一樣。

若是冬天,將其濕衣更換,一邊炒鹽,用布包後燙其肚臍,一邊鋪上厚棉被,讓其卧於被上,厚厚鋪上草灰,再口內橫插筷子,兩耳吹氣,口灌生薑湯,便可慢慢復甦。

如果溺水者微笑,應立即掩其口鼻,如果掩不緊,其笑不停,就沒有救活的希望了。

還應注意的是,溺水者不能急於見火,一但見火就會大笑不止,無挽救的希望.最後兩點急救溺水者千萬要注意。

岐黃小廣告

使用方法超級簡單:清潔皮膚,是有用本品三貼,睡前2小時貼敷於左右兩側的安眠穴、神門穴,每穴位一帖,每帖使用不少於8小時,特別適合失眠多夢易醒人群。

近現代醫案舉例:

1.灸神闕——4歲溺水女童起死回生

事件背景:1976年,台州市路橋區應家村,應家小學附近。那時候的農村缺醫少葯,汪老師年少時曾學過針灸。

事件經過:那一年的3至4月間的某一天,上午第二節下課,大概是10點20分左右,汪老師正在走廊上與同事聊天,突然遠處傳來呼救聲:「汪老師,快去看看!有人掉進水裡了。」汪老師趕緊朝河邊奔去。到了河邊聽村民說:「這小孩被發現時已經浮在水面上,剛剛被路過的人撈上來,估計已經斷氣了。」「汪老師,您還是別過去了,剛才給她換褲子的時候,褲子里全是大便,我看是已經死了。」(農村裡有一種說法,褲子里全是大便,神志不清,生門已關。)

汪老師看見稻草堆上躺著一個四歲左右的白白胖胖的小女孩,看著真讓人心疼。這時,她突然想起始祖曾經說過,掉到水裡的人只要不超過24小時,都可以救活,灸神闕(神闕老百姓的說法就是肚臍眼)能起死回身。現在才10點多,小女孩落水最多不超過5個小時,應該可以救活,於是汪老師,不聽邊上的人的勸阻,打算試一試。

岐黃小廣告

每一根氣海神針特製粗艾條,都要經過人工精心篩灰、去雜質工序。堅持灸氣海補養陽氣,適合腎虛陽虛,痰濕體質,濕氣重,常人堅持艾灸氣海、關元穴也可以強身健體保長壽!

首先她打開自己隨身攜帶的針灸盒,開了小女孩的四關人中、強長等重要穴位,(「四關穴,即兩合谷、兩太沖),然後用力把小女孩的嘴巴張開,使勁把她的舌頭往外拉(舌尖斷了),並用筷子給她壓住。防止舌頭往裡縮,堵住氣管,讓空氣進入肺部。同時讓邊上的人,找來空心的竹管放在小女孩的耳朵邊上吹氣,加強呼吸。並趕緊叫人抓來一把食鹽放在神闕上,進行施灸。

期間,汪老師在給女孩的人中穴運針的時候,她的人中穴跳了一下,過了一段時間視白穴左右跳了一下,有了生命的跡象。於是,汪老師更加有了信心,在小女孩的十指尖刺了十宣(十宣位於手指頂端的穴位,又稱「鬼哭穴」,一般人扎了會痛得跳起來。)

就這樣用了各種方法,過了5個多小時,大概是下午3點多,小女孩的眼睛出現回動,嘴也慢慢張開,放聲哭起來。如今這個小女孩已經為人母了,雖然當時才4歲,記憶已經非常模糊,但是談起這段經歷,她依然非常感激汪老師,在交談中我們發現被救者說話時還有點結巴,就是當時緊急施救時舌尖斷了的緣故,但是,比起一條活生生的性命,這已經是萬幸了。

2 、名醫甘定中的案例

甘定中,一名心正,針灸主任醫師。

1906年2月29日出生於四川蓬溪縣白土壩一中醫世家。

學畢執業鄉里,復將家學與師傳融通,針灸方葯酌病施行,擬方不過數葯,施針不過數穴,然振廢起衰,頗覺應手,自言「針葯並施,如虎添翼」。

1941年春,經薦,甘向校方告長假,赴蓬溪縣土地陳報辦事處任總務組長。途經落虹渡,遇某少年溺水,聚觀眾人皆曰已死,甘言「可活」。急索艾葉為炷,灼灸神闕數壯。俄頃,少年驟然哭叫而蘇,眾讚嘆不已。

3 、針灸會陰穴搶救溺水患者

這個方法有很多書提起,如《針灸大成卷七》:「會陰穴……卒死者。針一寸補之。溺死者,令人倒拖出水,針補,尿屎出則活,余不可針。」

《金針梅花詩鈔》云:「產後昏迷人不醒。水淹卒死可生還。」

《針灸精縕》:「任脈會陰穴……主治溺水死氣閉症。應用於溺水死者。可令人到拖出水針刺之。用補法。尿屎出可活。」

又云:「凡溺水死者。心頭微溫。以三菱針外塗肥皂刺會陰穴。猶可起死回生。」

案例:有一漁民抱一溺水小兒到校醫救治無效。來求陳醫生救治。陳醫生雖沒有救治經驗。但知道會陰穴為救治溺水特效。並說明有尿屎出則生。備尿盆。即針會陰穴一寸。但該是小兒只針六分。留針五分鐘。即見其身微動。但未見其醒。亦未見尿屎出。而陳醫生懷疑小兒平時便秘。故針後未見其效。乃用人用皂條塞入肛門中進出數次。果見大便排除。小便也隨之而出。該小孩大哭。醒而愈……

4、 2012年5月25日下午,東莞道滘鎮村民從河裡救出兩名溺水幼兒。孩子已沒有呼吸,村民就用當地特有的急救法,攥著孩子雙腳,倒背著孩子跑步。幾分鐘後,小男孩吐出幾口水來,哇地一聲哭了。又跑了起碼十分鐘,小女孩也從死神的手中被拉扯了回來!

根據以上總結下面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發現有人溺水時,不能貿然救助,防止在救助他人時自己溺水身亡。向四周大聲呼救,請周圍的成年人救助溺水者;現場可用投木板、救生圈、長桿、繩子、塑料袋(灌入空氣後打結紮緊,由於密封性較好,漂浮力比較大)、書包等方式,讓落水者攀扶,增加救援時間。

2、上岸後,應迅速將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帶解開,擦乾身體,快速把濕衣服脫掉,換上乾衣服,清除口、鼻中的淤泥、雜草、泡沫和嘔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暢通,如有活動假牙,應取出,以免墜入氣管內。

如果溺水者牙關緊閉,口難張開,救生者可在其身後,用兩手拇指頂住溺水者的下頜關節用力前推,同時用兩手食指和中指向下扳其下頜骨,將口掰開;注意操作時候不要扭擺溺水者頭部以免損傷頸椎。

為防止溺水者舌咬傷及後墜阻塞呼吸道,可將小木棒等細長硬物放在溺水者上下牙床之間,注意留足口外部分以防止掉落阻塞呼吸道。

3、對尚有意識、有呼吸和心跳,在污染水域救出的溺水者,可以進行快速控水,在去除口鼻內異物後,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將溺水者腹部擱在屈膝的腿上,然後一手扶住溺水者的頭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壓溺水者的背部,使水快速排出。

如果沒有意識,用牛馱著或用人扛著或倒背著,一定用適當的姿勢趴著,走動速度不要太大,以免損傷脊椎二次傷害,以體內水吐出差不多為止!(我小時候見過牛馱著溺水者救活的)

如果生活在城市中,手頭沒有牛,發現有溺水者,古人也有辦法。《急救廣生集》另有主意:找一個寬凳子,上面用綿被迭起,被下安綿枕,中高旁低,如牛背式樣,抬溺人橫伏於上,凳不可放穩,墊虛一凳腳,令一人常常將橙搖動,水控去亦活。從這種方法看,實際還是運用的是牛的原理,不過手頭如果有三條腳的寬凳子,更是省事,值得注意的是,用力不能太猛,搖動的幅度不能太大。

4、到乾燥溫暖的地方,既然藥王說:「解死人衣,灸臍中。凡落水經一宿猶可活。」那我們就開始用艾灸神闕(即肚臍眼),如果沒有的話,用電暖風吹肚臍也行,就地取材,能暖肚子和心口的就行!

還可以加膻中穴,強力刺激心胸區,以加快回陽過程,使心臟恢復跳動。真的沒辦法,我們就解開衣服,用自己的體溫來暖溺水者!千萬不要用大火烤,這樣會「火逼寒氣入內,則不能救矣」,是溫暖不是炙熱的烤,冬季特別需要保暖,有的人不是淹死的是凍死的!

岐黃小廣告

蘄艾艾灸貼,特別適合對艾煙過敏,或出差在外不方便艾灸的人群使用;哪裡不舒服就哪裡貼上一片,溫陽通絡,驅寒祛濕,貼在肚臍上,對宮寒痛經女性也特別適用

如果人多條件允許,可以配合胸外心臟按壓與口對口人工呼吸,(但我沒見中醫古書上寫過,可能是我啰嗦了)!也可以針刺會陰,不要刺入太深,適度而刺!

經絡穴位的神奇大家都見過,不是幾個庸醫說迷信就能否定的!《黃帝內經》里提到針灸的療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古人把針刺之後的療效比若是風來吹雲一樣神速。

只要落水者四肢有溫度,就算是成功了。

古人在肚臍上艾灸幾十幾百壯,也就是說用了幾十幾百個艾條,有的才活過來,所以要有耐心的長時間的救溺水者,不要管醫生和別人怎麼說,自己冷靜下來,盡一切努力去做對的古中醫急救方法!

水平有限,非常抱歉,有的方法繁瑣,取材不易,我不在一一寫了,希望大家留言指正補充,謝謝!

不要停止!人命貴於一切!

溺水了不要焦急萬分的無助等待,哭爹喊娘地悲痛,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而異,就地取材,開動腦筋,隨機應變,試試這些方法,能起到現有急救所達不到的作用,

若能恰當施救,或能挽回不少生命和家庭的幸福,庸醫們可能會騙我們,老祖宗們治學嚴謹,道德高尚,是覺不會騙我們的,我相信這些代代流傳下來的這些方法絕非虛言!

能救命就是真理,不能治病救人,再先進的設備也是驢糞蛋蛋外面光--騙人的!

我想問一問一些磚家,你們說這是無稽之談,那你們用所謂的「科學方法」、或者「標準方法」,能夠成功救活溺水死亡的有幾個?

中華文明是偉大的,她的偉大不需要我們這些不肖子孫、漢奸學者來承認,中醫中藥也是偉大的,更不需要我們這些磚家叫獸去解釋誹謗!

中華文明、上古中醫如同取之不盡的寶藏,不悲不喜靜靜地保佑著我們,等待炎黃子孫去挖掘發現,不理解是我們的悲哀,理解了,歡喜受益的是自己和親人,能幫助別人更好!

生命可貴,人身難得,千萬千萬不要放棄啊!

初聽這句話有點神乎其神,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讓人難以置信,但卻是出自另一位在我國歷史上更為有名的高人,人稱「醫聖」、「真人」的唐朝名醫孫思邈,他老人家在《備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五·備急方》一節中有一個奇方,這個千古奇方是治什麼病的呢?

?

他是這樣記載的:「治落水死方:解死人衣,灸臍中。凡落水經一宿猶可活。」

現在我們經常看到新聞報道某地小孩落水出事的,有溺死的,也有人施救然後救人者自己又溺死的,很多。各地學校也是一到暑假就發通告不讓學生下水游泳,怕的就是出這種事,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孫真人的書名之所以叫《備急千金要方》而不叫別的名字,也是為了刻意強調這一點:「人命至重,有貴千金。」

關於這一奇方,還沒有找到具體的治療案例,但是在死馬當作活馬醫的緊急情況下,不妨一試,到底是人命關天,也許還牽涉到一個家族子孫繁衍的事情,所以能活人才是最最重要的,是吧。再說了,在中醫數千年的發展與完善過程中,小艾覺得有許多奇方偏方不正是在死馬當作活馬醫的緊急情況下才得以驗證其神奇功效的嗎?這一點應該是無人能駁的。

如果要從理論上找依據的話,正如《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一篇中所說的:「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以及《黃帝內經·素問·厥論》里說的那樣:「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

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於手足,則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能及的。這一段話應該很好理解的,筆者就不多說了。

另外,宋代名醫王執中在他所寫的《針灸資生經》中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至於他老人家是從孫真人那裡抄襲來的還是經過他本人治療總結的亦或是從民間另外採集來的偏方,筆者就無從考證了,所以不敢亂說。

對於本方來說,「寒厥」兩個字倒不一定確切,但是最為貼切的是「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回陽救脫」這幾個字,說到了落水死的點子上。

而「臍中」,正是神闕穴所在的位置,就是人出生後臍帶剪斷之處,也是人出生之前從母體吸取養分之通路,有點吸管的意思。臍中這兩個字本身也是神闕穴的別名之一。

?  神闕:神,尊的意思、高貴的意思、上的意思、長的意思,指父母或先天;闕,城樓、牌坊的意思。神闕穴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指先天的或者是前人留下來的香火得以延續的生命之門,有點像進入故宮的時候人人必經的那高大的闕。

神闕穴也被叫作命蒂穴:命,性命的意思;蒂,柄的意思、蒂結的意思。另外蒂這個字在某些方言里也有叫作「把兒」的,生男孩叫作生了個帶把兒的,生女孩叫作生了個不帶把兒的,是吧。把者,依也,有把兒才能有所依,無把兒則無所依。依什麼?為什麼依?當然是種姓繁衍拉,有把兒才能傳宗接代,才能嫡傳子孫啊!脈脈艾灸提醒您命蒂穴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指本穴為胎兒與母體相連的性命之紐帶。也可以理解為性命攸關、性命所懸系之處的意思。

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神闕穴是人天生的性命之門,是性命的瓜之蒂。瓜熟則蒂落;瓜不生,當求之於蒂。這就是筆者對此穴的直觀理解。

岐黃小廣告

睡覺敷肚臍,可以調理腸胃、養血安神,改善手腳冰涼、宮寒痛經、失眠,對風寒感冒也有效果。晚上睡覺貼一帖,扶陽排寒全搞定

而神闕穴又是任脈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要談任脈的作用,可以先來看看明代名醫楊繼洲在他的《針灸大成》里是怎麼講的,他老人家總結說:「督由會陰而行背,任由會陰而行腹,人身之有任督,猶天地之有子午也……分之以見陰陽之不雜,合之以見渾淪之無間,一而二,二而一也。」

也就是說任督二脈統率全身,其中任脈統於身前,主一身之陰氣;督脈率於身後,主一身之陽氣。任督二脈相通,則溫熱之氣循著經脈流走,前面溫胸腹後面暖腰背,通達而至周身,循環而不停息。如此則陰與陽相交合,性與命皆不絕.................

講了神闕穴的重要性,再來看看艾灸何以能夠活人。

清朝名家吳儀洛老先生在他所著的《本草從新》里說得好:「艾葉苦辛,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治百病。」所以,用艾炷重灸神闕穴,就是強力回陽,打通任督二脈、重起陰陽二氣的最佳方法。更多內容請關註:探索宇宙實相公眾號

至於具體如何做法,相對來說就非常簡單了。對急救或者是對艾灸稍有常識的人都可以做到:

先想辦法將落水者腹中水放出(註:下文有說),然後身體仰卧放平,解去上衣,根據天氣情況注意保暖,在肚臍中填滿鹽,或者不填鹽也可,將艾絨用手捏成小孩吃的打蟲葯寶塔糖那樣的錐形,大小以底部蓋住整個臍孔或稍偏大為佳,然後點火灸之既可。不論次數,直到落水者醒來為止。

為加強療效,還可以在肚子上蓋一個現在家裡洗菜常用的塑料篩,在塑料篩上再覆以毛巾一條,增加臍周圍灸熱的輻射強度。

為保險起見,根據筆者祖父及家父用「燈火灸」急救小孩急慢性驚風休剋死的成功案例,可以對落水者加灸幾個穴位,效果可能會更好:人中、百會,不過不用加鹽,可以直接灸,也可以墊薑片,薑片中間用牙籤刺幾個小孔。還可以加膻中穴,強力刺激心胸區,以加快回陽過程,使心臟恢復跳動。

如果沒有備用精製艾絨,干艾葉用手搓去渣得絨也可,實在太急的情況下直接用干艾葉揉成團也可暫用,提醒您非精製艾絨不能經常用,否則會引起其他方面的後遺症,且對身體的這種傷害也是極難恢復的。

另外方中所說的「一宿尚可救」,是不是真的暫且不論,當然是越快越好,落水者發現的越早、被撈起的越快、艾灸的越及時,當然越有救活的可能。

不一定非得等一宿才做。救命活人的事,誰不急啊?!

對於輕微溺水假死者《備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五·備急方》一節中也有一個救急妙法:「屈兩腳著生人兩肩上,死人背向生人背。即負持走行,吐出水便活。」

?

就是將落水者屈腿背靠背倒背在肩上行走既可,這也可以做為將上例中落水死者腹中水放出來的一個好辦法,或許水一放出便即活轉過來也未可知,那豈不是更好?!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與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仰望岐黃 的精彩文章:

治「頸椎病」有特效的一個土方法
8個習慣加重體內濕氣,請一定要糾正!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