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李白《行路難.其三》中提到8個人物,你了解多少?

李白《行路難.其三》中提到8個人物,你了解多少?

李白作為一位大詩人,也是入仕心很強的人,他很想像姜尚、伊尹那樣在朝廷中有一番作為,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李白在做了一年半的翰林供奉之後,最終還是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這位詩仙從此遠離了長安,遠離了這個是非之地,從此行走江湖,順便遊覽大好河山。在李白離開長安之前,朋友相送時,李白有感而發,做了三首《行路難》。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在詩中,李白告誡我們,沒有必要學習許由那樣用潁水洗耳朵,更不要學習伯夷和叔齊那樣靠採薇而食。李白為什麼這樣說呢?其中的許由、伯夷和叔齊何許人也?

許由

許由,是堯舜時期的人,據說堯知道他是個賢達之人後,很想把君位傳給許由,許由聽了,一心只想淡泊名利,於是直接拒絕了,甚至逃到了登封的山裡歸隱起來。過了一陣,堯又派人找到他,想請他出任九州的長官,許由非常不願意與世俗社會交往,於是他來到穎水邊上,洗自己的耳朵,表明自己不願意再聽到這類的話,從此淡泊一生。

伯夷和叔齊

伯夷和叔齊本是孤竹君的兩位王子,兩人由於都不肯繼承君位,竟然都逃跑了。在逃跑的路上,兩人碰巧又遇到了,他們一路上聽說周朝的西伯昌是個賢德之人,所以二人決定去投奔周朝。路途中他們聽說西伯昌已經去世,而他的兒子武王正在興兵討伐商紂王。於是伯夷和叔齊就攔著周武王的馬,扣住馬的韁繩問武王:「你的父親死了還沒有安葬,你就開始興兵打仗,真是不孝。一個臣子,竟然要殺君王,真是不仁之人。」後來周朝一統天下,伯夷和叔齊恥吃周粟,貴銀在首陽山,靠吃野菜充饑,最終餓死。

李白對他們的行為並不贊同,如果沒有入仕之心,也沒有必要靠這麼誇張的手段來表明自己的淡泊和歸隱之心。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韜光養晦,為什麼非得要隱居表明自己的清高,將自己比喻成雲月那麼高潔。

李白雖然熱衷於入仕,但是他也告誡我們,在功成名就之後,或者君王實在昏庸不堪,最後抽身而退,免遭橫禍。伍子胥和屈原就是個例子。

伍子胥

伍子胥本是吳國的一名大夫和軍事家,靠著他的計謀和出色的軍事才能,吳國成為諸侯一霸。然而,吳王夫差卻聽信太宰伯嚭的讒言,稱伍子胥欲投靠齊國反吳,於是派人送一把劍給了伍子胥,一代英豪就這樣被迫自殺了。

屈原

屈原本是楚國的貴族,一心為楚鞠躬盡瘁,開始很受楚懷王的信任,提倡「美政」,主張聯齊抗秦,但後來也是遭到貴族和朝廷小人的挑唆和誹謗,於是被流放到了漢北流域,楚國被秦所滅後,在極度悲痛之下,抱石投江而亡。

陸機

陸機本是三國時期吳國的一位將軍,吳國滅亡後成為西晉的一位武將,他的早期功勛卓著,由此名聲大振。然而在討伐長沙王司馬乂中,卻打敗於七里澗,又遭到小人讒言最終遇害,並且被夷三族,悲慘至極。

李斯

李斯作為秦國的宰相,成為秦始皇最得力的助手,他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對中國和世界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後來聯合趙高偽造了遺詔,擁秦始皇的二兒子胡亥為皇帝,後來遭到小人誣陷,腰斬於市,夷三族。

看看吧,陸機縱然有如此的雄才大略,卻也無法自保,落得個悲慘結局,再也聽不到華亭別墅間的鶴唳。李斯成為秦朝權傾一時的宰相,到頭來再也不能在上蔡的東門牽著鷹打獵。

張翰

而李白最欣賞的還是吳中的張翰,他本是西晉的大司馬,感受到禍亂方興。一日,他看到秋風吹起,甚是想念家鄉,更想念家鄉的鱸魚,菰菜和蒓羹,於是便寫了一首詩:

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

趁著這個機緣,張翰便告老還鄉,功成而退,真是有大智慧之人。

李白認為,人生在世,正如一杯濁酒,活著的時候就應當盡情享受,何須在意身後千年後的虛名,真是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詩詞 的精彩文章:

北宋王安石的《傷仲永》可謂千古名篇,值得每個家長學習
陸遊的一首《書憤》,看出他既是偉大詩人,又是愛國鬥士

TAG:品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