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匹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朱元璋動員全民養馬,不承想卻養出了內亂

馬匹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朱元璋動員全民養馬,不承想卻養出了內亂

朱元璋登基後設立了很多規矩,搞了很多新舉措。比如,他認為馬是重要的戰略物資,馬匹的多少決定著國力的強弱。應該說,這種判斷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明朝建立三十多年後,全國的馬匹存量才兩萬三千七百多。

明朝以前,政府的馬主要靠官府養。朱元璋登基後,百姓養馬就像納稅一樣,成為重要義務。其飼養方式也不盡相同,比如,官府交給你一匹母馬,明年你必須交一匹小馬。母馬不死你就得年年交小馬。但誰能保證母馬年年懷孕呢?可官府不管,交不上就得賠償。又比如,官府把良馬寄養在你家中,有了差池,原價賠償。但誰能保證馬匹沒個頭疼腦熱、生老病死呢?官府仍然不管。

百姓養馬基本上沒有回報,而馬匹又很貴,動輒二三十兩銀子,相當於一般中等家庭全年的收入。為了減少老百姓的負擔,官府採取「輪養」政策,一家養不起,左鄰右舍湊一塊兒,十來戶養一匹馬。但老百姓可沒皇帝想像的那麼善良,實際操作中,誰的弟兄多、勢力大,誰就不用出錢出力;誰家裡窮、勢單力薄,誰就得多幹活。這樣反而增加了窮苦人的負擔。

朱元璋知道後很生氣,指示手下嚴查,並下了一道命令,說自己本意是好的,卻被底下人搞歪了,如果孤老病殘、孤兒寡母被逼養馬,他們有權將為首作惡的人綁縛至京城,由官府審判後將其全家發配邊疆。說來挺嚇人,但貧弱者本來就被欺負,誰還有膽量、有能力把惡人綁縛至京城?

百姓義務養馬還不算,還得送到太僕寺(管理馬政的機構)進行驗收。動輒幾十里、幾百里地,人困馬乏,筋疲力盡,人吃馬嚼,費用不少。到了目的地,太僕寺的官員們要嚴格查驗,查完告訴你不合格,怎麼來的怎麼回去。據說當時的退貨率達到百分之四五十。百姓白養一年不說,還得賠上一匹馬。為減少損失,他們只好湊錢賄賂查驗官。收了錢,查驗官心裡舒服了,老百姓交來的馬也就合格了。

太僕寺這麼干,地方官不高興了。地方官負責向老百姓收稅,老百姓忙著養馬耽誤了種地,交不上公糧怪誰?

而當官的自古就是有利的事搶著管,無利的事爭先恐後地推,百姓這塊肥肉誰都不肯放。雙方互相告狀,官司一直打到皇帝那裡。皇上沒辦法,只好和稀泥,和來和去,最後吃虧的還是老百姓。老百姓忍無可忍,有的消極反對,有的揭竿而起,社會矛盾越來越激烈,終明一朝遺患多多。由此可見,吳承恩在《西遊記》中設計弼馬溫這個官職,或許是有言外之意的:你再讓我養馬,我就大鬧天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以色列軍隊恥辱:用兩年花兩億美元築起防禦工事,5小時就被攻破
清朝立國就定下一條死規矩,此規矩越不被重視,清朝就越走下坡路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