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身體走下坡路的人,坐下時有個習慣動作,常被忽視

身體走下坡路的人,坐下時有個習慣動作,常被忽視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內科癥狀辨治手冊》、《中醫病因病機學》、《中醫基礎理論》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這篇文說,我們來和您聊聊人的身體,在走向下坡路的時候,所呈現出來的典型癥候。

怎麼知道自己的身體在走下坡路?是渾身乏力嗎?是睡眠不好嗎?是動不動就感冒嗎?

在這裡,本訂閱號只是提醒您一個事實,這就是,如果我們經常不由自主地嘆氣,表明身體在走下坡路。

為什麼這麼說?

其實,經常嘆氣,這個現象在中醫內科學裡面,叫做「善太息」。它產生的原因,大致有兩種。第一個,就是脾胃虛弱、心氣不足。

怎麼理解呢?我們知道,我們的脾胃,是產生人體氣血的重要「大後方」。脾胃虛弱,則容易產生氣虛的狀態。脾所生成的氣供誰使用啊?主要供心肺。心肺所需之氣,有相當一部分源於脾胃。所以當脾虛氣弱的時候,心肺之氣就不足。心肺之氣不足,我們就容易產生胸悶、心跳乏力、心慌、氣短的感受。這個時候怎麼辦?我們常常會忍不住做一次深呼吸,來加以改善。這體現出來,就是吸氣之後深深地嘆氣了。

這個現象在哪些人身上最明顯啊?一些高齡老人,或者心肺功能差的人,以及脾胃虛弱到了一定程度的人,在他們的身上都容易出現。而且,往往是在行走、勞作一段時間之後,剛坐在沙發上,不由自主地深嘆一口氣。這個現象,很多人都忽視它。這類人往往伴隨乏力、自汗、倦怠、食欲不振等等現象。

這個時候怎麼辦啊?我們得按照調治心脾兩虛的思路來應對。為此,我們可以艾灸心俞穴、脾腧穴和足三里穴。這些穴位我們好好艾灸,可以有效改善癥狀。

「善太息」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肝鬱氣滯。

咱們都知道,肝主疏泄。我們身體里的氣血,要想運行順暢,離不開肝的疏泄作用。肝氣不調,氣行不暢,氣血在體內就會郁滯。但我們的身體怎麼會隨便容忍氣血郁滯呢?它一定會想辦法自救的。怎麼自救?這就是深深地呼氣之後,再嘆氣。如此,可以加強心肺的動力,推動氣血在體內的運行。這表現出來,就是我們總忍不住嘆氣了。

什麼樣的人容易犯這個毛病,多數是平時背負較大心理壓力的人,對自己的期許較高的人,對生活過於追求的人,他們平時多感覺胸悶、脅肋發脹、不愛吃東西、口苦等等。主要是精神層面上,特別地壓抑、不快樂。這個狀態如果不改善,毫不誇張地說,可以讓我們的身體走下坡路。因為肝鬱氣滯,是一身臟腑機能運轉失常的基礎。很多心肺疾病、消化系統疾病,乃至惡性腫瘤等等,都和它有密切關係。我們對此千萬不要忽視。

肝鬱氣滯了怎麼辦?我們手指按壓期門穴和太沖穴。每穴每側按壓10分鐘,可以有效改善身體狀態。

好了。文說到這裡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 ?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爺爺肺癌,爸爸肝癌,我會得啥癌?關注中國癌二代!
眼乾盜汗,別忘了枸杞苗!它比枸杞更適合中年人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