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於對《愛新覺羅宗譜》記載內容的部分勘誤

關於對《愛新覺羅宗譜》記載內容的部分勘誤

關於對《愛新覺羅宗譜》記載內容的部分勘誤

宮銀強

一直以來,清史是歷史學家們重點研究的歷史階段之一。清朝十二帝的每一朝,都有對歷史進程影響深遠的大事件發生。比如,雍正朝設立軍機處,標誌著封建王朝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中後葉的鴉片戰爭,一直到新中國的成立,這段時期中國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由封建社會轉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進入了「百年滄桑」的歷史征程。對歷史研究,從範圍來分,無非就是宏觀性歷史和微觀性歷史。鑒於清代宏觀歷史脈絡已清晰化,因此,對個人、家庭、家族為單位的微觀歷史的挖掘,反而能獲得更多的歷史線索。

《愛新覺羅宗譜》從微觀的角度來說,為清代歷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和依據。但古語有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如若單從家族世系傳承的記載來看,《宗譜》上出現了不少錯誤或者存有多個疑點。筆者以下面的兩個個例詳細說明(截圖來自於海清先生的愛新覺羅宗譜網)。

(附圖)

個例一:常舒(皇太極第七子,順治帝的七哥)後代貴達這一支。《宗譜》記載此支世係為:常舒-海林-福喜-賽沙達-(承嗣子)慧文-(承嗣子)福遐-吉爾丹-貴達,貴達生兩子:崇秀和崇恩。到這裡沒有任何問題。再看《宗譜》後面的記載:崇秀生五子溶濤、溶敏、溶奎、溶安、溶芳;崇恩生五子溶本、溶海、溶惠、溶釗、溶鈞。筆者了解的現實情況是:崇秀和崇恩親哥倆一共有五個兒子,崇秀生三子溶濤、溶惠、溶鈞,崇恩生二子溶海、溶釗。家族溶字輩和下一輩用的是大排行,溶字輩序齒排行分別是溶濤、溶海、溶惠、溶釗、溶鈞。《宗譜》記載和現實情況出入如此之大,也是不多見的。

《宗譜》上崇秀後面四子是兩位烏術拉氏所生,崇秀的這兩位繼妻是堂姐妹。筆者認為烏術拉氏是音譯,大多地方翻譯成烏什拉氏。為什麼《宗譜》會出現如此大的錯誤,只有聯繫到更多的常舒後代才能找到真相。

(附圖)

個例二:穆爾哈齊後代慶選這一支。世係為:穆爾哈齊-達爾察-穆青-德塞禮-崇揚赫-善明-倭什宏阿-英惠-聚順-連安-慶選。慶選生六子(見附圖),實際情況是有三子賽凌阿、賽湘阿、賽湯阿,再次出現了個例一的情況。《宗譜》記載,長子賽凌阿生三子:亨立、亨啟、亨志;三子賽湘阿生三子:亨逵、亨全、亨耆。而筆者了解到的情況是,賽凌阿(又名賽仁亭)生二子:亨立、亨耆,亨耆過繼給賽湘阿(又名金俊衡)為嗣子。也就是說,不排除亨志、亨逵、亨全少卒未序齒的情況下,亨啟和亨耆實際上是同一人,只不過音譯導致字不同。但是《宗譜》上記載的亨啟、亨耆,無論是從出生年月還從是生母、配偶來看,儼然是兩個人。

值得一提的是,慶選四子賽湯阿(過繼給堂叔玉衢為嗣),又名金湯、金紹衡,為汪偽時期的陸軍少將,因追隨汪精衛而改姓汪。後掛職孫連仲麾下的國民黨十一戰區少將高參。《宗譜》記載其生一子亨維,實際名字是亨庒,早卒。

其實,在《宗譜》關於每個家族的記載,大部分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就像筆者上次提到的,常啟峰先生整理的《紅帶子溝村皇族後裔譜系圖》,糾正了《宗譜》記載的這部分內容存在的偏差,著實用了很長時間,也下了大量的功夫。如今,大多家族的曾祖輩、祖輩老人們已不在世,部分家族的家史成為永久的謎團。正所謂,不負家族使命、不忘初心,充分挖掘家史以留根、自勉、育人、聯情。

作者宮銀強

滿族文化網原創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開封的猶太人怎麼來到中國的?
北京城裡的蒙古語地名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