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紅軍主力長征後,陳老總負責安置傷病員,說的話讓人動容

紅軍主力長征後,陳老總負責安置傷病員,說的話讓人動容

1934年10月,因王明、李德、博古等人的錯誤指揮,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遭到慘敗,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開始了偉大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然而,並非所有蘇區的紅軍官兵都跟隨大部隊轉移,尚有1.6萬紅軍和3萬多名紅軍傷病員不得不留下,由同樣生病受傷的項英、陳毅等人帶領,繼續堅持更加艱險的敵後鬥爭。

國民黨的第五次圍剿是空前殘酷的,敵軍對蘇區喊出了「家家過火、人人過刀」、「人要換種」的口號,蘇區很多村子被燒殺一空,很多紅軍家屬家庭也被趕盡殺絕。

在這種殘酷的情況下,陳毅、項英決定帶領能夠戰鬥的紅軍戰士上山開展游擊戰爭,可是,那3萬名傷病員怎麼辦?紅軍向來有不遺棄傷員、烈士遺體的優良傳統,當然不會對他們棄置不顧,可是,嚴峻的鬥爭形勢,缺衣少葯的物質條件,又不允許戰士們帶著這麼多傷病員。

眼看敵軍又一步步逼近,陳毅走遍了蘇區各個醫院,看著重傷員一個個無助的眼神,陳毅心頭萬分沉重。

他首先集合了尚能行動的傷病員,開了一場告別會。會上,陳毅眼含熱淚,動情地說:「蘇區的戰鬥失敗了,但革命並沒有失敗!革命需要保存火種,大家暫時回家去,投親友也行,種田過日子,好好等待。相信咱們的部隊一定會回來的,革命最後一定會勝利的,到那時,大家再回來!」

傷病員們也動情地說:「我們都能理解,我們遵從黨的安排。」

陳毅接著說:「現在是革命最困難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堅定,不要動搖,犧牲就犧牲自己一個,堅決不做叛徒,只要有人還活著,將來就一定會為我們報仇的!」

可能有人會覺得,陳老總說這些話有些無情,其實,陳老總說這些話的時候,已經抱定了自己犧牲的最壞打算,這一點在他梅嶺遇險時就表現得非常深刻,他的這些話,不僅是說給戰友們的,更是說給自己的,所以格外打動人。

傷病員們聽後,許多人都留下眼淚,齊聲高喊:「堅決不動搖!」「只要養好傷,我們還要幹革命!」

這些傷病員也分輕重,陳老總就把自己能走的輕傷病員疏散走,還剩下2.4萬不能動的重傷病員,陳老總就召集當地百姓開了一次大會。會上,陳老總情深義重地講道:「鄉親們,你們都是紅軍的親人,這些傷病員不能沒有人照管,你們家裡沒有兒子的,就把他們當兒子,沒有女婿的,就把他們當女婿吧。他們傷好了,也給家裡多一個勞動力,等革命勝利了,黨一定不會忘了你們的大恩大德!」

其實,這些鄉親們也都有親人參加了紅軍,他們真的把這些傷病員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很快,這2.4萬重傷病員就全部被老鄉認領接走了。

主席曾有詩云:「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我軍之所以能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一步步地發展壯大,離不開廣大群眾的支持,上面這件事,就是一個最好的體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他是我軍特種兵先驅,18歲二級戰鬥英雄,19歲一級戰鬥英雄
辛棄疾文武雙全,才華蓋世,為何卻成了大宋朝最鬱悶的人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