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我們每一個人不應該有敵人,應該要和解他

我們每一個人不應該有敵人,應該要和解他

我們每一個人不應該有敵人

應該要和解他

宣化上人

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

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觀惡言,是功德:「觀」就是觀察、觀聽,也就是聽的意思。怎麼不叫「聽」呢?怎麼不說是「聞惡言」,或者是「聽惡言」呢?為什麼要「觀」呢?「觀」是迴光返照,返觀自性,反求諸己,也就是一個迴光返照的功夫。有惡言的時候你就要迴光返照,就要用你那個妙觀察智來觀察觀察。這個「觀」是妙觀,妙觀察智;妙觀察智就是分析。證得聖果,具足四智。那麼不具足證這個四聖的果位,有沒有這個四智呢?有是有,是普通的,不是徹底的,是還有一點這個妙觀察智。

這個「觀」是一個誰都會觀的,誰都有這個觀察的力量。觀了之後就察一察。察什麼?觀什麼?就是這個「惡言」。「惡言」這是口的四惡,綺語、妄言、惡口、兩舌。這「惡言」也就惡口的一個別名,他出言對人不客氣、不合理,無理取鬧,就是「是功德」。你要想就是給我來加肥料,給我來吃維他命,給我來吃補品的。這個補品、維他命,這都有功德的,對我身體上。

此則成吾善知識:那麼你要能這樣一想,這就是「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說這個人他就是成就我的善知識。

我修道不能成就,是他成就的;我做功德,功德不成就,現在他會成就我了;我所求不能滿願,他現在滿我的願了,他能供給我一切我所需要的。我身上沒有維他命,他罵我一點,就是給我維他命吃;我身上沒有功德,他罵一罵我,我有了功德了;我身上沒有福報,等他罵一罵我,我有了福報了。

你看!還有,你信佛你有點功德,可是他要來考驗考驗你;來考驗你——看看你受得住考驗,受不住考驗?所以才說:「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覿面若不識,須再從頭煉!」所以說它「是功德」。

用惡言來罵我這個人,就是想成就我,他是對我有好處的。這叫反面來找好處,逆來順受。

不因訕謗起怨親:要不是因為他來訕笑我;「謗」,毀謗我;「起怨親」。他或者毀謗我,或者訕笑我——我對他一點也沒有仇恨的心,一點也沒有不滿意的心,一點也沒有憎恨的心;不單沒有,而且我還要感激他。我還是怨親平等,我也不和他生一種怨恨的心,也不和他生一種親近的心——怨親平等。我要這樣看。

因為我有了這個慈忍力了,所以我怨親平等了,沒有貪瞋痴這三毒在裡頭。「起怨親」,我聽見人家罵我,我也不生怨恨心,也不生憎惡的心,我也不生歡喜心。要是生歡喜心,那還是被境界所搖動。所以歡喜心也不生,就是生一種的平等心,和沒有聽見這個話的時候一樣的。

何表無生慈忍力:你要沒有這種程度,你不到這種境界,那怎麼能表達出來你這個「無生法忍」這種慈悲忍耐的這種的力量呢?

所以,你們各位,逆來順受要反面找好處;對你的敵人,應該要和解他。

我們每一個人也不應該有敵人,不應該有一種仇恨的對象。

我們要能明白這個道理,這才是真正明白佛法。

【編注】恭錄自《永嘉大師證道歌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楞嚴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同學們,這六大宗旨是你們一生幸福的關鍵!
由這個就證明,文殊菩薩生生世世都持不偷盜的戒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