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26子,為何沒人敢和朱標爭太子位?

朱元璋26子,為何沒人敢和朱標爭太子位?

我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尤為重視等級的重要性,明朝也是如此,特別是在朱元璋剛剛建國的時候,特別需要利用這種等級觀念來維護朱家王朝的統治;我們可以從明朝後期內閣和掌印太監之間的行禮,賞坐的規定幾人抬的代步器具,以及各級之間的禮數來看出其禮制的繁榮和複雜。

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就單單從這個數量上來看,其對於皇位的爭奪都是激烈的,可就是在這樣一個龐大的數字下,最後太子的問題好像就板上釘釘的釘在了朱標的身上。要知道在清朝的時候,康熙皇帝傳位之時,其兒子們各個心懷鬼胎,表面上兄弟之間相親相愛,可內里卻反覆的進行博弈,當中有經意的,也有不經意的。如果按照封建王朝所尊崇的祖制來說,皇位的合法繼承人是皇帝的嫡長子,可就是在最後,身為四阿哥的雍正卻繼承了大統,成為清朝的又一任皇帝。

朱標的地位之所以連較有實力的朱棣都不敢挑戰,其實當中有著一系列的原因,以及較為複雜的東西在裡面進行沉澱和干擾,就讓我來一一為您分析。

大明初定天下,必須給後代做好榜樣

古人對禮制的重視程度是很高的,因為其不僅僅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而且也是一種匡扶人心,穩定天下的產物,說大一點可以治國、平天下,而說小一點則是齊家、穩定社會中複雜的關係,以及浮躁的人心、人性。而朱元璋雖然作為一介草根起家的人,但其對於歷史脈絡的了解,對於人心、國情的洞察則一點不比「肉食者』差,這也就是為什麼朱元璋能夠在最後建立出幾個王朝的重要原因。深知歷史以及弄權的他知道,要想使得朱家王朝可以世世代代的傳下去,就必須有一個具有威嚴,具有分量的「禮」來對後人進行約束和引導,所以朱元璋作為初代皇帝就有責任將這個「禮」維護好,具體的表現便是其特別維護朱標在26子中的地位,即使是其他皇弟對其的動作有所親昵,也會被朱元璋斥責,並讓其知道此舉是對太子的大不敬。朱元璋這麼做其實並不是一種大驚小怪,而是在為自己的後代樹規矩,是在為了自己的江山能夠長長久久的延續下去打下地基。

朱標是馬皇后的第一個兒子,而且出生於戰火中

如果有喜歡看朱元璋傳記,或者是愛讀有關朱元璋歷史的讀者們,一定會知道朱元璋對馬皇后的感情,即使是在朱元璋成為天子後,也只有馬皇后敢管他,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朱元璋和馬皇后是患難見真情的,他們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所以愛屋及烏,朱元璋對於他和馬皇后的第一個兒子就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再加上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將其對馬皇后的思念便一股腦的灌注在了朱標的身上,這也就是為什麼朱元璋如此喜歡這個兒子,如此固定其太子之位的重要原因。

朱標心胸寬廣,有仁厚的性格

俗話說,一個王朝的建立需要有兩步,一個是馬上打天下,一個是仁厚治天下,當朱元璋在戰火中建立了大明王朝後,其就需要一位能夠為這個國家休養生息,能夠用仁厚之心治理天下的君主出現,而朱標無外乎就是最合理的人選,其不僅有很好的群眾基礎,而且知識淵博,性格仁厚所以自然也就成了皇位繼承的最佳人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安歷史說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德軍坦克兵挺進蘇聯,硬仗當頭斯大林為何槍決4個大將?
被稱為太極楊無敵的清代武林高手楊露禪,是否人如其名?

TAG:心安歷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