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尿病須知:控糖避免「六過度」,或能事半功倍

糖尿病須知:控糖避免「六過度」,或能事半功倍

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日益升高,糖尿病已成為一個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據最新的《中國成人糖尿病流行與控制現狀》調查研究顯示,中國18歲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竟高達11.6%。而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須知:控糖避免「六過度」,或能事半功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專家強調,在胰島素治療時必須要嚴密監測血糖,沒有血糖監測的治療就相當於沒有瞄準鏡的槍,自然也就打不到降糖的靶子上。胰島素泵的優勢在於能精確地、24小時持續不斷地向患者皮下輸注胰島素,從生理角度模擬人體分泌腺島素的功能,即「人工胰腺」。根據血糖的變化胰島素泵可以自動調整胰島素的輸注量,不僅可以降低嚴重低血糖的發生,同時,又能幫助患者擺脫每天多次注射的困擾。

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兩種類型,而隨著病情發展,均可發生糖尿病腎病,臨床糖尿病腎病多發生於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的患者。

糖尿病須知:控糖避免「六過度」,或能事半功倍

據專家透露,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進行動態血糖監測指南的準備工作,目前在做最後的修訂,目的也是規範糖尿病治療技術的使用,使更多的醫生能正確地掌握這一新技術,從而讓患者得到規範治療。

降糖避免「6過度」是什麼

(1)降糖過度:很多患者認為血糖降得低就說明治療有效果,但其實血糖控制過低會增加低血糖風險。目前認為,對於老年、合併多種糖尿病併發症的患者,不宜將血糖降得過低、過快,否則,會因為降糖過度而增加了低血糖、心血管問題。

糖尿病須知:控糖避免「六過度」,或能事半功倍

(2)節食過度:一些患者認為,既然血糖升高與飲食有關,那就嚴格地控制飲食,甚至基本不進主食,這是錯誤甚至死亡的事件的。主食中的糖類物質是刺激胰島素分泌的最天然的物質。糖類進食過少反而不利於血糖控制。進食過少甚至還會造成患者營養不良,引起人的體質、抵抗力下降。研究證實,糖尿病足潰瘍難以癒合以致需要截肢,與患者的營養不良(如低脂血症、貧血等)相關。嚴重的節食過度還可以引起心理障礙,發生神經性厭食這類的疾病。特別是中年以後的糖尿病患者,過於消瘦並無益處。

糖尿病須知:控糖避免「六過度」,或能事半功倍

(3)運動過度:運動過度可以引起包括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在內的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因此可以引發高血糖。我曾經有個病人,他每天清晨的血糖很高,其他時間的血糖都很好。了解到這位患者雖然年近50歲,每天早上還要同年輕人一樣打1-2個小時的藍球。我分析他的血糖與運動過度有關,勸他降低運動量。果然不如所料,在降低運動量後,他早晨的高血糖狀消失了。因為運動過度可以引起升高血糖的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增加,從而可引發高血糖。

糖尿病須知:控糖避免「六過度」,或能事半功倍

(4)焦慮過度:有的患者被確診糖尿病後十分焦慮,整天憂心忡忡。有的則認為糖尿病無法治癒,萬千美味都不能享用,而感到焦慮。長期以往,導致心裡壓抑,抑鬱。帶來長期睡眠不好甚至會超過高血糖本身。而且,高血糖是相對容易控制的,焦慮情緒則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調整,包括採用藥物治療。焦慮的後果使血糖難以控制。嚴重的焦慮就如應激一樣,可以引起體內升血糖激素的釋放。

(5)藥物醫療過度:包括胰島素在內所有的降糖葯的使用者都應在飲食和運動的基礎上來調節降糖葯。如果忽視飲食和運動,認為吃多了多吃點就行了,這都影響血糖控制。還傷害了身體,並加快了胰島素分泌細胞走向衰竭和引起糖尿病併發症速度的。

糖尿病須知:控糖避免「六過度」,或能事半功倍

(6)對醫生依賴過度:對於絕大多數患者而言,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患者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不要過度依賴醫務人員,而應學會自我管理。所謂自我管理,包括血糖自我監測和在此基礎上的藥物調整,選擇合理的飲食和運動,適時就診和複診等。

歡迎大家點擊右邊+按鈕關注我們

@頭條健康@頭條養生@頭條健康聯盟@湖南醫聊@藥師方健@護脾養胃林教授 #真相來了##了不起的醫生# @南方健康 #清風計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康復之路 的精彩文章:

注意:這三類非降糖葯也可引起低血糖
再生障礙性貧血2大表現,做好3點,避免出血癥狀

TAG:糖尿病康復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