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高尿酸如何發展成為痛風?大部分痛風患者,都經歷了這4個階段

高尿酸如何發展成為痛風?大部分痛風患者,都經歷了這4個階段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變化,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風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有統計稱我國現有高尿酸血症的人數高達1.7億!不過,有研究顯示,僅約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終發展為痛風,到底這1.7億人中,發展成痛風會經歷哪些步驟呢?

高尿酸如何發展成為痛風?大部分痛風患者,都經歷了這4個階段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無癥狀期

在這期間僅有波動性或者持續性的高尿酸血症,從血尿酸增高至痛風急性發作出現的時間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有些患者甚至終身不出現癥狀,但隨著年齡增長痛風的發病率會增加,而且這與尿酸水平和持續時間有關。在這一期,主要治療目標是降尿酸,以預防痛風關節炎的急性發作和痛風石的形成。首先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控制尿酸增高,其次可以通過口服抑制尿酸生成藥物別嘌醇、非布司他或者促進尿酸排泄藥物苯溴馬隆降尿酸治療,應將血尿酸水平穩定控制在360μmol/L以下。

高尿酸如何發展成為痛風?大部分痛風患者,都經歷了這4個階段

2.急性關節炎期

當尿酸長期維持在高水平時,會誘發痛風急性關節炎的發作。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多有劇烈疼痛,並在數小時內出現受累關節的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初次發作常有自限性,數日內可自行緩解。此時受累關節局部皮膚可出現脫屑和瘙癢,是本病特有的表現。在急性發作期常需要藥物止痛治療,治療痛風急性發作的藥物主要有非甾體抗炎葯如雙氯芬酸鈉、布洛芬、塞來昔布等、秋水仙鹼片和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

3.痛風石形成及慢性關節炎期

隨著病程的延長,關節處逐漸形成痛風石。常見於耳輪、跖趾、指間、掌指關節,常為多關節受累,且對見於關節遠端。主要表現為關節腫脹、僵硬、畸形及周圍組織的纖維化和變性,嚴重時還有皮膚髮亮、菲薄,破潰則有豆渣樣白色物質排出。

高尿酸如何發展成為痛風?大部分痛風患者,都經歷了這4個階段

4.腎臟病變期

這期主要有兩方面表現,痛風性腎病和尿酸性腎石病。痛風性腎病早期僅有間歇性蛋白尿,隨著病情的發展,伴有腎濃縮功能受損時可有夜尿增多,晚期可致腎功能不全,表現為水腫、高血壓、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同時約10%~25%的痛風患者腎有尿酸結石,呈泥沙樣,常無癥狀,結石較大者可發生腎絞痛、血尿,引起梗阻時會導致腎積水、腎盂腎炎、腎膿腫等。

#清風計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藥師方健 的精彩文章:

闢謠!保健品可以替代降糖葯嗎?醫生為糖尿病患者朋友詳細解答
乳腺癌一直會「挑人」,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乳腺癌有什麼癥狀?

TAG:藥師方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