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一個吃螃蟹的是巴解,誰是第一個吃鮑魚的人?網友:有海的味道

第一個吃螃蟹的是巴解,誰是第一個吃鮑魚的人?網友:有海的味道

在我國飲食文化一直都是我們的文化組成部分之一。從中國古代開始,就有「民以食為天」這樣的俗語,而且我國很多的食物都被賦予了不一樣的含義,比如粽子就是我國人民為了紀念屈原的,月餅是有團圓之意,等等。魯迅先生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也確實是這樣的,螃蟹具備一定的攻擊性,而且樣貌醜陋,第一個吃它的人確實需要勇氣的。那麼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呢?

相傳大禹治水的時候,大禹派得力幹將巴解監督治水工作,但是「夾人蟲」的侵擾嚴重妨礙了治水的進程。於是巴解想到了一個辦法,在城邊掘條圍溝,圍溝里灌進沸水。夾人蟲過來,就此紛紛跌入溝里燙死。燙死的夾人蟲渾身通紅,發出一股引人的鮮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殼掰開來,一聞香味更濃。便大著膽子咬一口,誰知味道鮮透,比什麼東西都好吃,於是被人畏懼的害蟲一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於是巴解也就成為了天下第一食蟹人!

這個是關於螃蟹的,那麼人們今天一直都被提到的鮑魚,誰又是第一個吃他的人呢?鮑魚倒是沒有螃蟹這麼嚇人,但是誰又確定它能吃,而且沒有毒的呢?今天我們都知道鮑魚是名貴的「海珍品」之一,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譽為海洋「軟黃金」。鮑魚是名貴的海洋食用貝類,被譽為「餐桌黃金,海珍之冠」,其肉質細嫩、營養豐富。但是古時候第一個吃鮑魚的人可不知道!相傳:「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天,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靠海而居的某個捕魚人難得跑在了遠在內陸中原的天生貴胄前頭,在天高皇帝遠的海邊偶然發現了一種美味的食材,堪與山珍媲美。一傳十,十傳百,美食的魔力難以抵擋,很快成為街頭巷議的熱點。於是,這一無意之舉便開啟了中國人食用鮑魚的悠久歷史。」

等於說鮑魚的第一個食用之人就是海邊的捕魚人,這樣的美味被捕魚人發現是最為合理的,因為很多食物的發明者都是第一線的人,他們才是嘗試第一口的人,也可以說是以身試毒的第一人。關於吃鮑魚其實在古代也是只有王公貴族才會吃的起,因為它的生存環境複雜,不是那麼容易保鮮。雖然也有干鮑魚等吃法,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古代愛好美食的東坡和鮑魚的故事了,蘇東坡品嘗了鮑魚之後,在《鰒魚行》中贊道:「膳夫善治薦華堂,坐會雕蛆生輝光。肉芝石耳不足數,醋筆魚皮真倚牆。」是說鮑魚美味勝過肉芝石耳、醋比魚皮,一旦嘗過這種滋味便再也難以忘懷,甚至有種「除去巫山不是雲」的感覺了。而這種美食發展到現在也是有了很多種做法,但是為了保持它的新鮮,很多人都會選擇去海邊城市去吃。可能是心理作用,有很多網友評論會說,只有這樣吃的鮑魚,才有大海的味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炮講堂 的精彩文章:

受歷史誣陷最大的一位皇帝,史上第一暴君?不,他錯在不夠殘暴!
枯井也可以?王語嫣面紅耳赤,鳩摩智無法裝睡!唯獨段譽淡定

TAG:大炮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