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與魏徵關係真的「君臣融洽」?其中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事

李世民與魏徵關係真的「君臣融洽」?其中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事

魏徵,現作「魏徵」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唐太宗李世民與他的「明鏡」魏徵,在歷史上算是「明君賢臣」的典範了,他們的故事亦被傳為美談。

不過,從這對君臣融洽關係的背後,卻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辛。歷史的真相卻是:在當時的政治、經濟、民族等問題的影響下,李世民與魏徵之間的關係,並不像後人理解的那般融洽,反而十分微妙。

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在政變中除掉了自己的親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後來,又將李氏旁支的子嗣誅殺殆盡,奪取繼承權。沒過多久,李淵便礙於壓力傳位給了李世民,被李世民架空成為了太上皇。李世民當政後,做了不少「善後工作」:

首先,為了確立自己登基的合法性,他翻看國書,篡改國史,向天下人灌輸自己享有正統繼承權的歪理。

其次,李世民為了緩和自己與反對勢力的敵對關係,同時,減輕殺兄逼父的心理壓力,他啟用了一大批早年效忠於太子李建成的舊臣,堵住天下之人的悠悠眾口。

尤其是魏徵,原本他就已經是東宮重臣,李世民在登基後,立即賜魏徵高官厚祿,將他拉攏到身邊。

那麼,為何李世民會對以魏徵為首的東宮舊臣網開一面呢?是否像某些史學家說的,李世民唯才是舉,重視人才呢?

並非如此,其中的原因非常複雜,涉及到貞觀初期的政治矛盾、國家經濟、民族關係等因素。

因為,李唐坐擁江山未久,所以,大唐在國際形勢上的處境非常尷尬,南北本來就尖銳的民族矛盾在大唐內部不穩的情況下更加突出。高句麗盤踞在大唐的東北方,對遼東虎視眈眈。突厥、吐谷渾等北方民族不斷進犯西北。

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雖說,突厥連年寇邊,但是,李世民根本不敢發動對外戰爭。他深切的意識到「即位日淺,國家未安,百姓未富」的內部問題,此時,倘若對突厥發動戰爭,那麼,李氏兩代人的努力將付諸東流。

面對這種局面,李世民第一時間想到了魏徵。

首先,魏徵是東宮大臣中最能代表山東庶族集團的關鍵人物,只要能夠拉攏魏徵,那麼,李世民就可以牽制山東的士族勢力。只要解決了山東問題,那麼,李世民就可以利用山東的士族勢力和庶族集團影響關中,進而解決西北問題。

此時,倘若除掉魏徵,山東的士族勢力和庶族集團,非但不能為李世民所用,反而會成為影響大唐統一的另一不安因素,這種局面是李世民不願看到的。所以,李世民才會對山東的庶族集團表現得十分寬宏大量,寬恕了他們死罪,並讓這群人心懷感恩。

那麼,魏徵在山東究竟有多大的影響力呢?

魏徵在追隨李密投降後,「久不見知」,沉寂了一段時間。後來,魏徵毛遂自薦,「自請安輯山東」,擔負起收編山東各路起義勢力的重任。所以說,李世績、竇建德部下,曹旦及齊善行等人之所以會投效大唐,離不開魏徵的拉攏。

由此可見,魏徵是山東庶族與大唐之間的紐帶,倘若魏徵垮台,山東庶族難免會狗急跳牆。李世民非常聰明,他並未直接將魏徵派去山東,而是讓魏徵「安輯河北,許以便宜從事」。所以,魏徵在抵達河北後,盡自己最大努力保護山東集團。

那麼,如何保住這群人呢?魏徵亦看穿了李世民的「良苦用心」,也看到了唐初各種矛盾的焦點。

於是,魏徵利用自己擔任諫議大夫的便利條件,以「居安思危」等理由說服了皇帝。而魏徵諫言的能力也是非常關鍵的,他明白想要說服一國之君,若不急言利語,李世民必然不會放在心上。而「狂夫之語」才會引起李世民的重視。

這也是魏徵與歷朝歷代言官的不同之處,後人都認為:魏徵「精通群書,頗明王霸之術」、「素有膽氣,善得人主意」,殊不知,魏徵只是「對症下藥」罷了。倘若,當朝天子不是李世民,想必魏徵會拿出另一套話術。

除了話術之外,魏徵十分擅長借古喻今,而且他選擇的事例都非常有說服力。

就唐朝發展而言,魏徵並未引據太久遠的例子,而是選擇了距離大唐最近的隋朝。魏徵向李世民指出,大隋王朝之所以在短時間內覆滅,最關鍵的原因就是隋帝窮兵黷武、徭役不息。魏徵的精妙之處在於,他通過引用前朝的例子,使李世民放棄「重役山東,攻伐高麗」的想法,藉此初步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其實,李世民在執政之初經略關中、安撫山東,就是為了給將來進攻高句麗做鋪墊。然而,李世民一旦對高句麗宣戰,山東勢必會成為徭役的「重災區」,這是山東集團難以忍受的,更是魏徵不願見到的。那麼,如何徹底打消李世民的念頭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朝堂上山東集團的實力,並拉攏關隴集團替山東集團幫腔。

所以,只要壯大了山東集團的實力,今後李世民若想討伐高句麗,朝野上下勢必會出現一片反對聲音。為此,魏徵先後向朝廷引薦了侯君集、 杜正倫、褚遂良等人,並著重栽培了侯君集、 杜正倫,讓他們成為文臣集團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在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每當魏徵與李世民在大殿上爭得臉紅脖子粗時,魏徵的身後總有一群幫腔的文臣。

雖說,李世民非常討厭這群替魏徵搖旗助威的大臣,卻無法奈何他們分毫。當時,魏徵身邊的「盟友」主要有王珪、杜正倫、褚遂良三人。每當魏徵向皇帝上奏時,王珪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附和,帶動身後的文官共同幫腔。而杜正倫、褚遂良則隨身攜帶紙筆,對李世民的一言一行「必書」、「必記」。

這個場面放到現在來看是非常可笑的,但的,卻有效地使李世民「不為非法」。

事實上,李世民對魏徵等人的小心思瞭若指掌,他同樣看穿了魏徵的心理活動,讓山東集團成為魏徵的後盾,純屬不得已而為之。李世民「即位日淺,國家未安」,首要任務不是鞏固中央集權,而是協調各種政治力量。為了讓自己的頭腦清醒,李世民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狀態。所以,魏徵屢次觸怒龍顏卻沒掉腦袋,實屬必然。

為了獲取山東集團的支持,使朝中各政治勢力保持平衡,身為一國之君的唐太宗不得不耐心聽取群臣的諫言,還得將所有不滿全都埋在心裡。《貞觀政要》中收錄了不少君臣語錄,這些文字幾乎三句話不離「居安思危」,「如何收成」的話題在君臣語錄中出現的頻率也很高,當然,這些都是李世民上位後的迫切需要。

可只有讓這些話從大臣們的嘴裡說出,李世民才能順理成章地使國家「由亂入治」。

作為「反面教材」的隋煬帝,因大搞專制的「一言堂」,雖「勞神苦行,未能盡於合理」,最終斷送了祖宗基業。李世民不敢忘記「一言堂」的危害,他希望聽到不同的聲音。況且,魏徵的大多數諫言,除了能讓李世民警醒外,還從側面襯託了李世民「善於納諫」的品德。

如果看透了這一點,李世民魏徵君臣的一些對白就十分微妙了。

為了成就自己的美名,李世民在聽到魏徵的反對意見時,總會先責怪一番,引出魏徵「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並喪,空有其名」,如此云云。

隨後,李世民會裝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再說出那句至理名言:「征蹈履仁義,以弼朕躬,欲致之堯舜,雖亮無以抗。」

這種話若僅在史料中出現一兩次,我們當然可以認為李世民是高尚的,不過,類似的事發生太多次,難免會讓人認為李世民有「作秀」之嫌。而且,李世民採納魏徵意見時,雙方探討的通常是一些小事。一旦面臨實質性問題,李世民必會獨斷專行,根本不會給魏徵面子。

魏徵是精明的,每遇到關鍵問題,他往往會採取迴避之法。

李世民坐穩江山後,功德圓滿,隨即對山東集團進行了打壓。

侯君集被處死、杜正倫被驅逐。魏徵過世後,「罷叔玉尚主,而足陪所撰碑」。直到魏徵死後,兩人終於從「求諫」、「直諫」的表面關係,恢復到相互利用的實質關係。《舊唐書·魏徵傳》中的記載已經非常明確了,侯君集、杜正倫被處理後,李世民第一時間打算對魏徵動手,所以才會「始疑征阿黨」,想要將黑鍋扣到魏徵頭上。

從時間上來看,李世民對魏徵起疑心時,魏徵尚在人世,由此可見,此時的李世民已經打算清算魏徵了。不過,晚年的魏徵在朝中的影響力極大,他的地位難以撼動,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制約,李世民不得不選擇隱忍。當然,在魏徵死後,兩人之間隱藏了幾十年的矛盾在朝夕間爆發,李世民再也不需看魏徵的臉色了。

魏徵墓在陝西禮泉縣九嵕山唐昭陵西南約3公里處的鳳凰山巔,其墓址于山嶺南端依山鑿石而築,屬昭陵陪葬墓之一。墓垣現僅有蟠桃紋碑首的豐碑一通,《舊唐書·魏徵傳》中有載:「帝親制碑文,並為書石」。碑首造型,與眾不同,似有獨特恩遇之意。現碑身通體磨光,已無書寫鐫刻痕迹。

參考資料:

【《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貞觀政要》、《舊唐書·魏徵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其中的內情絕非那麼簡單
武則天當皇帝後,面臨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若不是狄仁傑她難辦了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