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海「80後」老小區面向夜班、鐘點工等特定人群試點垃圾錯時投放

上海「80後」老小區面向夜班、鐘點工等特定人群試點垃圾錯時投放

上夜班的居民白天要睡覺,總是錯過定時投放垃圾的時間;鐘點工阿姨中午下班,想順手幫戶主扔垃圾卻苦於「沒地方扔」……這樣的煩惱在徐匯區田林十二村已成為過去時。

6月20日起,這個上海首批完成垃圾房智能識別改造的大型居民小區,又率先探索起對特定需求人群實行「定點錯峰」投放,在居委會登記過的上夜班人士、鐘點工阿姨、獨居老人,可在非定時投放時段到小區指定垃圾庫房扔垃圾,告別「想扔無處扔」的尷尬。

田林十二村社區志願者指導居民正確投放生活垃圾。 ?海沙爾 攝

智能技術治癒「痛點」

沒有志願者從旁協助,錯時投放垃圾如何實現分類效果不打折?這樣要從田林十二村的智慧社區管理說起。

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田林十二村是上海典型的老公房小區,9萬餘平方米的小區里居住著6000餘位居民,其中60歲以上老人接近1400位。2016年的小區綜合治理中,田林十二村實現了全小區居民樓門禁卡身份證實名登記,從此有了自己的居民大資料庫,並在2018年5月成為田林街道首個智慧社區平台試點樣板。此時距離小區啟動整區域的生活垃圾分類,不到2個月的時間。

田林十二村

短期內要讓6000多位居民了解、習慣和遵守垃圾分類規則,這讓街道和居民區幹部都感到不小的壓力。田林十二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趙國慶坦言,剛開始推行垃圾分類,居民的反對聲音並非全無道理:原先隨時扔垃圾很方便,定時定點要改變一家人的生活習慣,比如晚餐要提早吃、家裡至少要準備兩個垃圾桶,每天早上扔還是晚上扔、誰負責扔都要重新磨合。

此外,由於小區一開始試行的就是定時定點、四分類、濕垃圾破袋這些垃圾分類中的「最高標準」,下雨天推好幾扇門扔不同垃圾、濕垃圾破袋弄髒衣服等等,這些顧慮都讓居民擔心,自己是否會因此手忙腳亂。

於是小區抓住綜合治理的契機,對全部6個垃圾箱房開展「六個一」硬體改造:配置一套門禁系統,加裝一個雨篷,安置一台感應洗手池,增設一組攝像頭和一個行車反光鏡、一塊電子顯示屏。沒有對垃圾房進行「大拆大建」,而是疊加各類能想到的智慧管理裝置,讓垃圾房與居民的生活習慣更適配。

居民投放垃圾後,可在垃圾房一側的感應水池處洗手。 ?均 海沙爾 攝

在探索智慧社區管理時,田林十二村也曾遇到新問題:人臉識別車棚反應不夠靈活,智慧門禁綁定手機後打來「烏龍電話」。這讓街道和居委會都不斷思考,如何讓技術更好地變成居民生活的幫手,而不是可有可無的「雞肋」。

恰逢推行垃圾分類時,仍有小部分心存僥倖的居民,在非投放時段悄悄試探把垃圾偷倒在小區犄角旮旯。是再增加一些探頭來「監督」居民,還是再「絞盡腦汁」找新辦法,基層幹部們毅然選擇了後者。

居民每天刷卡進樓道的這一小舉動,讓幹部社工們有了新「靈感」:把門禁卡現成的實名系統和垃圾房「綁定」,使得居民扔垃圾也像進家門一樣刷卡自動開門,這樣是否便利許多?此外,小區的管理平台自動登記好垃圾房的刷卡人員、開門時間、每天刷卡次數,再把綠色賬戶積分也加入門禁卡「豪華套餐」,這樣居民用一張卡就能辦成進家門、扔垃圾這兩件每日「必修事」,猶如居民區內的「一卡通辦」。

居民刷門禁卡投放垃圾。 海沙爾 攝

人性化管理暖心更高效

「扔對了無人來找,扔錯了隨時追溯。」趙國慶介紹,將門禁卡系統用於垃圾分類管理,使每位居民扔垃圾的時間、地點都留有痕迹,既通過技術賦能解放了社區幹部、志願者和垃圾分類管理員的部分精力,也讓居民感覺被充分信任,更積极參与到推進垃圾分類的自治中。

比如近來有多位居民主動向居委會提出,家裡鐘點工中午完成服務離開後,想幫忙扔垃圾,卻因不在投放時段而「愛莫能助」。於是,社區幹部在居民中展開排摸,並於今年6月起為部分住戶的鐘點工阿姨和獨居老人、上夜班居民開通門禁卡「副本」。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5時30分的非常規投放時段,他們可以到位於小區東南角的一處定點垃圾房隨時刷卡扔垃圾。其他居民仍舊在每天上午6時30分至10時,和下午5時30分至晚上8時30分這兩個時間段內,任意選擇小區的六個垃圾房進行投放。

「遇到問題不僅要堵還要疏,能疏通的先不要想怎麼堵。」趙國慶介紹,為了儘可能不增加居民志願者的值班時間,小區在各個垃圾房加裝監控探頭時,在對垃圾純度要求較高的濕垃圾桶閘門上安裝了小型攝像頭,並與小區管理平台聯網。同時,環衛部門的濕垃圾清運車上也加裝了感應探頭,一旦濕垃圾中存在塑料袋等「不速之客」,清運人員會第一時間發現並告知居委,居委幹部調取相應編號垃圾桶的攝像頭資料,對應刷卡人員後,就能鎖定投放不到位的居民。

即將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則能為基層幹部的工作帶來更有力的抓手。「以前找到亂扔的居民也只能盡量勸說、以情動人,現在可以用實打實的法規依據以理服人。」截至目前,田林十二村還有部分租客群體未完全參與垃圾分類。針對這一人群流動性大、社區歸屬感較弱的特點,小區已經與房屋中介進行對接,下一步中介與租戶簽訂租賃合同時,需將垃圾分類要求納入合同。同時,小區也將藉助田林街道智慧社區管理平台加強宣傳管理,營造管理更高效、信任度更高的社區治理氛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總局加速歸化敲響「戶口本」警鐘:外來和尚搶飯碗,本土球員的冬天正在來臨!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