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記:致所有的滑板少年

日記:致所有的滑板少年

文章導語:

最真實的現實生活境遇,最簡單粗暴的主人公語言。以滑板少年視角,帶你看運動員退役後的殘酷現實(本文譯自:jenkem magazine)

來自滑板少年的日記:

滑板生涯開始,隨即又結束了。他們其中的一些人加入了滑板行業,剩下的那些人,他們或是主動放棄了滑板,或是不得不選擇離開。在重返「真實社會」的過程中他們將會經歷難以預料的事情。

我完蛋了,我坐在自己的公寓樓里,面對的是撕裂的左踝韌帶,我一邊啜飲著啤酒,一邊想著我無法參加下一個Foundation(一個滑板品牌) 的視頻拍攝。

是時候去面對這一切了。

我曾經是幸運的一員,在我20出頭的時候,我有幸把滑板變成了我的一個小事業。和我熱愛的滑手們踏上拍攝旅途,我們一起生活,不用朝九晚五的生活,這曾經給我帶來巨大的喜悅。但是長時間的養傷意味著我將面對難以接受的現實,我不得不開始思考未來。我曾將這樣的思考不斷拖延,直到此時開始顯得迫近。

滑板是獨特的。從高中起它就將我們與其他體育運動和任何關於融入的想法脫離開。我們習慣了局外人的身份,我們為此感到愜意和自豪,這樣的標籤將伴隨我們一生。

我如何向你們解釋我的心情,當我不得不搬回老家,離開了我的贊助商,結束了我的夢想,並嘗試著融入這個世界。而我此前的生活僅僅是圍繞滑板展開。我從沒有過正式的工作,不用一起床就上班,我和我的滑手朋友們生活在一起。我們曾經一起度過了那些瘋狂的,充滿驚喜的,放縱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方式是沒有規律的,凌晨三點被一滿瓶傑克丹尼叫醒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宿醉對於我們年輕的身體沒有太多影響,而當我們搬到好萊塢時,一切變得更加狂野。不得不提的是:如果你以這種方式生活,但在滑板上卻毫無建樹,那你只能算作一個廢柴。這個道理我們一直都懂。所以在這一天,當我面對鏡子時,我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廢柴。

從那時起,我搬回了母親的家裡,根本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除了滑板之外我沒有任何技能,而這對於我的簡歷沒有任何幫助。拖延症持續著,滑板,派對是我熟悉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還有哪些選擇?加油站?倉庫管理員?零售店賣那些破爛兒?許許多多像我一樣離開滑板的人成為了社會的底層,我們無法為社會創造價值,我們沒有文憑,我們無法使用正確的語法,我們使用自己的語言,我們不想和你們討論那些流行的電視劇。去你媽的。

但我只能靠自己了,我不得不偽裝成他們想要的樣子,走進我跟本不想進入的辦公室。我別無選擇,我變得沉默,失去自信,每當和那些滑板圈之外的人說話都感覺自己是一個虛偽的人。

我從底層開始了工作,因為那裡是屬於我的地方,加油站收銀員,倉庫搬運工,開著一輛86年的雪佛蘭科西嘉。公寓樓里只有一盞冒著黑煙的煤油燈,最低的工資。我24歲了,我落後於其他的同齡人。但我從來沒有後悔曾經將滑板作為我生活的一部分,現在的我要付出雙倍的努力回到我應該在的地方。而不是這個操蛋的公寓,沒有暖氣,在紐黑文的貧民窟里喝著40盎司的啤酒,窗外的卡車司機被人口交著,而這是星期二的下午兩點。

我曾經以一種受虐式的方式接受飛躍台階和滑樓梯扶手時帶來的疼痛,而現在的我將以同樣的方式接受向新生活轉變時的痛苦。不同之處在於,滑板時的疼痛帶來的是快樂,我能夠從中得到享受。但是我現在必須面對這條通往新生活的道路。我做著差勁的工作,與那些自私自利,無事生非的人共處,各種各樣不順心的事情。我強迫自己逐漸成為主流社會的一員。不過我真的不擅長這一切。

在公司聚會上倒滿一杯梅洛汁會被人側目,講我在高速路上從飛馳的汽車上嘔吐的故事也不是那麼奏效,把金槍魚倒進喝酒的漏斗里,那些我們曾經做過的惡作劇,會讓同事和我大動干戈。我小心翼翼地學習著這新的一切。

事情慢慢變得順利起來。

我開始意識到我們其實是在同一條船上的,都在整日為生活奔命,並且對未來充滿迷茫。通過早年的滑板生活,四處遊歷,我事實上比他們大多數的人有著更多的生活經驗。這是我與他們的不同之處,這也讓我有了更多的信心。我為自己的過去和夢想而自豪。我曾經擔心我的過去,那些滑板的日子是荒廢的,但隨著時間的流轉,我發現我的過去與新的生活連接到了一起。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考上了大學,我開始寫作,上英文課,主修記者,並開始為電子遊戲網站寫作。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夢想逐漸成形。就像還是孩子時的我,穿著巨大的護肘,在公園裡練習滑板,我決定重新回到滑板行業中,並且說干就干。我甚至找到了滑板知名品牌Sole Tech的全球市場營銷副總裁Don Brown,自由式滑手傳奇人物,在一次派對上,我把他拉到一邊,我對他說,我想為sole tech工作,但是還沒準備好。我開玩笑似的對他說,當我準備好時會給他電話。但我是認真的。

幾年的時間裡我不斷成長,我學到了新的技能。只不過無論我如何變化,滑板對我來說依舊不變。直到去年我知道我準備好了,我撥通了Don Brown的電話。他答應與我見面,那是2013年的元旦。我對他說我準備搬回西海岸並重新加入滑板團體。我對他講了我的經歷,我獲得的新技能,以及我能夠勝任的工作。他給我提了一些建議,拿了我的簡歷,並答應保持聯繫。我飛回老家,辭掉了工作,賣掉了所有家當,兩個月後就駛回了加州。

一個月後是我第一天在Emerica(sole tech旗下滑板鞋品牌)上班的日子,我終於重返滑板,和最棒的滑板團隊工作。是滑板給了我進入「真實世界」的勇氣,儘管當時我並沒有發覺。滑板是我曾經的庇護所,為我準備了走向生活下一階段的基礎。傷痛,旅行,與人談判,不屈不撓的精神,自信心,我在滑板中得到的這些品質推動著我前行。雖然這些沒有出現在我的簡歷中,但我從中獲益並得以在新生活中施展開來。

那些糟糕的工作,不愉快的人際交往,沒有安全感的生活,貧窮,煤油爐,學習,寫作,畢業,成長:一切都是值得的。幾年前我從後門離開了滑板,但不知不覺又找到了回來的路,從前門走了進來。

小編寄語:每個天才的產生必是熱忱的產物。

你所熱愛的,會讓一切失去的,終以另一種方式回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敢玩 的精彩文章:

滑板文化 vs 奧運會,為什麼滑板人不喜歡滑板進入奧運會

TAG:敢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