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教授問小三女學生借錢,只為給娃買學區房

教授問小三女學生借錢,只為給娃買學區房

關 注電 影 派,和 片 荒 說 拜 拜

電影派

Vol.1889

最近,鵝廠上了一檔「」人生娃的綜藝。

找了四對能把人萌翻的兄弟姐妹,來傳達生二胎的幸福。

雙胞胎一起去逛街

適婚期的嘉賓看了,是瘋狂地想結婚、想生娃。

而鄭爽,更是直言是想有孩子才來的這檔節目。

攻勢這麼猛,應該……也沒多大成效。

對大多數家庭而言,生孩,只是一時爽。

現在想好好養個孩子,有時真能把人逼瘋——

《學區房72小時》(2019)

如果有一套幾百萬的房,還有300萬積蓄。

派爺做夢也能笑醒。

但電影中瘋掉的,就是這樣一位人生贏家。

故事背景,魔都上海。

傅重,滿頭白髮的大學教授。

可,生活的重擔還是一大堆。

女兒誠誠馬上要從幼兒園升小學了。

但他現在的家處於上海郊區。

就近入學的思想指引下,重點小學往往只接受,房產和戶籍在學校劃片範圍內的家庭。

學區房,便是這樣應運而生的。

傅重這兩年來,一直在四處打探可以下手的學區房。

房產中介毛豆,為他打探到了一處「老破小」的學區房。

老:幾十年的老小區,連個電梯也沒有。

破:屋內破破爛爛,發霉漏雨的地方到處都是。

小:30平的地方,連個正經窗戶都沒有。

這居住條件,很可能還比不上很多畢業生租下的第一套房子。

就是這樣的破爛地,要價相當不菲——

360萬

該有人講了,這處理的,也太誇張了。

可打開搜索引擎,你就該安靜如雞了。

就在這兩天,南京一間13平的「老破小」賣出南京最高單價——17.4萬一平

只因它是雙學區房。

來看房的人,是里三層外三層。

首都北京,一所12平的儲物間,更是賣到30萬一平

別嫌學區房條件差。

它,根本不是用來住的。

是完成使命後,繼續出租的。

所以電影中的傅重二話不說,當即決定簽合同。

但想簽合同,還有條件。

一個禮拜內要付全款。

傅重眼下只有300萬,只好打算在一個禮拜內賣掉以前的房子。

他郊區的這棟房子,就非常適合住人了。

70平米,大大的窗檯,漂亮的裝修。

可房產中介一評估,250萬

那也得賣。

時間太急,傅重給自己預估了200萬的底線。

中產憂愁於學區房,更下面的階層,憂愁於城市戶口。

家裡的保姆牛阿姨,是帶著兒子到城市打拚的農村人

聽到傅重這話,當即說她兒子小寶可以買。

小寶在上海本地找到了對象,娶了她就有了城市戶口。

但丈母娘給他在上海地圖上畫了一個圈。

想結婚,在圈內買了房再說

為這事,小寶都已經急得要上吊了。

剛巧,傅重的房子,壓在圈上。

於是,二家火速簽了合同,倒也算皆大歡喜。

皆大歡喜?天真!

傅重湊齊了錢剛想要交付,卻被中介告知,現在有人想400萬買那套學區房。

除非傅重在第二天中午拿出400萬,這套學區房還能歸他。

傅重大臉一懵:明明簽了合同!

中介卻傳達了房東的意思——即便按照違約處理,也只是賠你20萬。

房東並不在乎

瞧瞧,有間學區房的人腰桿能有多硬。

這天還沒過完,中介又告知傅重,要在三個小時內拿出400萬,不然房子還是歸別人。

不斷縮短的時間間隔,道盡了學區房市場的熱火朝天。

時間這樣反覆擠壓,也擠出了強烈的戲劇衝突——

強者抽刀,砍向了弱者。

那弱者也得抽刀,砍向更弱者。

牛阿姨簽了合同之後,第二天小寶就和女朋友領了結婚證。

這時冒出來一位袁主席,可以一次性付250萬買下傅重的房子。

急需用錢的傅重背著牛阿姨,要和袁主席簽訂合同。

即便他明知道違約,很可能讓小寶的婚事雞飛蛋打,他此刻也是顧不著了

牛阿姨找上門來,自然大鬧一場。

奪走傅重的戶口本房產證,去找警察調解。

接下來,和睦相處2年之久的兩個家庭,大打出手。

傅重先是讓妻子撒謊說,從來沒同意過賣房子。

面對喋喋不休的牛阿姨,他乾脆一杯水潑了上去。

這位體面的大學教授,此刻儼然成了潑皮無賴。

這還不算完。

因為被學區房搞得分身乏術,傅重另一樁見不得人的事,也抖落了出來。

他一直在和自己的本科學生袁航搞師生戀。

每次說是去給學生補課,其實都是找袁航在車上做運動。

袁航是誰?正是袁主席的女兒,零花錢多的數不完。

情急之下,傅重還向袁航開了口,問能不能先借自己40萬。

袁航滿口答應,然後取了40萬百元大鈔,一聲不吭地放在了傅重的辦公櫃里。

結果,她和傅重的戀情曝光。

傅重又被人舉報,收取學生錢財。

此刻,應該為他點一曲《涼涼》。

故事進展到這裡,可以說相當諷刺了。

傅重,明明是教書育人的教授身份。

而買學區房,也是為了女兒的教育

可短短72小時內,他自己一步步弄丟了教育別人的資格。

他根本不配再做父親、更不配做老師、甚至不配再被尊重。

教化別人,自己先成了渣渣。

電影結束,附帶的是一連串對家長的採訪。

大家和傅重一樣,都對學區房叫苦不迭。

有人說,70%的錢都花在了孩子的教育上。

有人說,寒暑假是彎道超車的時候,誰也不敢鬆懈。

還有人說,因為學區房是剛需,即便遇到坐地起價也會妥協。

可在派爺看來,這都說明不了大家有多重視教育

大家真正在乎的,恐怕是畸形的教育事業,所能起到的分離和聚合作用。

電影中的傅重,會很嫌棄地討論幼兒園的淘淘。

說他這種孩子,就應該進入菜場小學。

差勁的教育條件,就可以拖住淘淘這種孩子遠離女兒的跑道。

更荒誕的例子,發生在2018年8月。

蘇州勤惜實驗小學被政府安置了800名農民工的學生。

不久,一道隔離牆出現在校園中間。

將實驗小學學生和800名農民工學生,隔離起來管理。

不同「成分」的孩子,可不能攪混了。

這是分離

而進入重點學校,孩子就能遇到更好的師資,就能結識之後會很牛逼的校友,就能維持住階級的驕傲感……

這是聚合

大家不停地給教育投資,多半都投給了這兩項。

片中的袁主席,之所以找傅重、買他的房子,是為了傅重能給女兒多補課;

送禮也是為了讓老師給女兒改分,好讓女兒出國讀研。

她是給了女兒最好的教育資源。

卻同樣可以說,她沒有教育女兒的資格。

天天忙在工作上,讓女兒和教授搞在一起。

得知醜聞後,想的是用它來威脅傅重給女兒改高分。

教育,對她來說就是無關靈魂的事業。

是一場建造圍牆的戰爭。

可如果建造圍牆的錢,能省下來讓父母從工作中抽出來多陪陪孩子。

我們的孩子,會不會更快樂?

如果不是比著建圍牆,而是努力改善所有孩子的教育條件。

更多的人才,會不會脫穎而出?

如果不用建造圍牆,每位家長是不是能維持住一份成人的體面。

讓孩子覺得你值得尊敬?

教育,不能丟了靈魂。

丟了靈魂的教育攀比,恐怕不是遞給社會的一把工具,而是一把兇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派 的精彩文章:

看完這部片,嚇得我把手機扔了
張嘉譯+閆妮新劇,看得我人格分裂

TAG:電影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