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臉移植要經歷怎樣的過程?

人臉移植要經歷怎樣的過程?

2007年夏天之前,住在美國的埃爾頓還是個漂亮的女護士,但一場厄運之後,她美麗的容貌便和春天嬌艷的花朵一樣徹底凋零了。

一天深夜,她的前夫帶著一根棒球棍和一瓶工業用燒鹼闖了進來。這個男人棒球與燒鹼並用,把她的臉徹底毀掉。被毀了容的埃爾頓護士一直昏迷了3個多月才醒過來。醒來時,她的全身已遍布繃帶,到處是植皮手術的痕迹,看起來活像一具木乃伊。儘管此後醫生們陸陸續續為她做了幾十次植皮修復手術,但她的容貌依然不堪入目,而且她再也無法眨眼、微笑了,甚至連用鼻子呼吸都十分困難。

埃爾頓不是遭受此類痛苦的唯一一人,世界上還有很多人也像她一樣遭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醫學界難道對此已經束手無策了嗎?不是,專家們還有一張最後的「王牌」——人臉移植。

真實的「畫皮」

把人臉移植變成現實,讓其從科幻里走出來,是許多醫生的夢想。從1965年開始,醫學界就向人臉移植展開了緩慢的「進軍」。為了對抗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醫學專家們研發了抗排異反應藥物;為了提升臨床操控能力,我們發展了顯微鏡手術技術——它能夠幫助醫生更好地掌控人類軀體的複雜結構。

然後,當器官移植日趨成熟,醫生們開始認真考慮下一個問題:能否將與器官緊密相連的皮膚、肌肉、神經甚至骨骼整體移植?1998年,醫生們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他們成功地將一隻人手移植到了病人的斷肢上。這例手術成為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在此之後,異體複合組織移植便開始了蓬勃的發展。

終於,2005年11月27日,在法國亞眠,醫生們進行了世界上首例人臉移植手術。他們耗費了15個小時,成功地將一張臉換給了另外一個人。之後,世界上又相繼有30多人接受了人臉移植手術。2013年2月,被前夫毀容的埃爾頓也被推上了人臉移植的手術台。

我們看到,在影視劇《畫皮》里,狐妖栩栩將小唯的皮剝了下來,將其貼到了自己的臉上完成了換臉過程,就是這樣,才有了妖嬈的小唯。顯然,現實中的換臉不可能像畫皮當中描述的那樣簡單麻利,在真實的世界裡,人臉移植絕對是一個浩大、複雜的工程。那麼,在現實中,換一張臉具體要經歷怎樣的過程呢?

手術變臉全過程

首先,要對病人是否適合移植進行各方面的檢驗,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埃爾頓為了驗證自己是否能接受人臉移植,在確定接受手術的幾個月里,一次又一次趕兩個小時的車程前往波士頓接受繁雜的醫學和心理檢查。免疫系統會不會對手術產生大的影響?頭部的血管、神經系統和肌肉群狀況如何?這些狀況醫生們都需要掌握。除此之外,心理學家還評估了埃爾頓的精神狀態和心理承受能力,來判斷她能不能承受手術帶來的壓力。

當通過了各種術前檢查,接下來便是要為病人尋找合適的人臉供體。而對於供體,人臉移植手術要求非常高。人臉捐獻者必須是腦死亡的,而且,還要保證腦死亡捐獻者的血液循環和營養供給不間斷。也就是說,在手術之前,除了腦,捐獻者的其他生命體征還要繼續維持,因為只有這樣,捐獻者的臉才是可用的。此外,捐獻人的皮膚色調、肌理也必須和病人高度匹配,同樣,年齡和性別等等也有類似的要求。因為合適的供體不好找,所以找供體會耗掉大量時間。為了一張「新臉」,埃爾頓足足等了14個多月。

找到了新的臉後,醫生們便可以開始人臉移植手術了。但人臉手術是個慢工細活,在進行手術之前,醫生們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首先,一個由8~12名專家組成的醫療小組利用計算機創建臉部三維模型,並將模型投射到病人臉部,然後開始對臉部的操作進行詳細規劃,哪些血管和神經需要連接,哪些地方需要開刀和縫合,這些細節都要考慮周全。接下來,他們還要在其他器官捐贈人的遺體上練習移植,以鍛煉相關技巧。練到什麼程度呢?做夢都在做手術!

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就可以進行人臉移植了。手術時,病人和人臉捐獻者被推入同一手術間,兩組外科醫生將協助完成手術,第一組小心地將捐獻者面部的組織切割下來,同時,另一組將病人受損面部的組織剝離。然後,便到了最關鍵的一步——人臉連接。醫生們會仔細地將分離下來的人臉血管與病人的臉相連接。這一步驟成功了,人臉移植就成功了大半,原本蒼白的臉會慢慢呈現血色。血液緩慢滋潤著移植過來的那張臉時,醫生們還要仔細連接皮膚下錯綜複雜的神經網路和肌肉組織。這裡的每個連接都至關重要,因為關乎著人臉的每個功能,眨眼或者微笑。一旦出錯,就可能意味著病人再度喪失了眨眼或者微笑的機會。最後,醫生會將整張臉準確縫合在病人的顱面上。

到現在,人臉移植算是完成了。但是,人臉移植帶來的危險遠遠沒有結束。

鏡子里的另一張臉

對於埃爾頓來說,人臉移植賦予了她一次新生,因為她再次擁有了一張可以微笑的面孔。可是,這次移植也為她增添了許多麻煩。儘管人臉移植手術中一直風險重重,尤其是在人臉分離和神經重連的過程中,但更嚴重的危險和不確定性在手術之後才慢慢浮現:對於新的面孔,病人在生理上是排斥還是接受?另外,病人能夠在心理上坦然面對鏡子里的另一張面孔?

對埃爾頓來說,前者的問題更加嚴峻。因為人臉手術之前,她已經接受了很多植皮手術,所以她的免疫系統變得更難馴服。在各類刺激下,她的免疫系統已經試圖殺死任何外來的組織。事實上,換臉剛結束後不久,她的身體就開始了一輪接一輪的「排異防禦戰」。於是,醫生們不得不冒著她的生命危險,不間斷地向她體內注射免疫抑製劑。為了馴服埃爾頓的免疫系統,醫生們整整花費了6周時間。不過,經歷了這些磨難之後,現在她新的面孔正開始漸漸恢復,可以合上雙唇,可以更加清晰地說話和呼吸。

然而,這些恢復是有代價的。為了防止新一輪的排異現象的發生,與其他接受人臉移植手術的人一樣,埃爾頓將在免疫抑製藥物的陪伴下度過餘生。並且,她也要承受這個不得已而為之帶來嚴重的後果:因為抑制了免疫系統的活動,做過人臉移植手術的人會比平常人更容易患上各種疾病。

而除此之外,變臉帶來的心理問題也不容忽視。儘管在一定程度上,心理治療能幫病人度過這個認知難關,但他們難免還會為新的面孔進行一番激烈的心理掙扎。至今,精神健康學家們對於此類手術的潛在影響依舊持有保留態度。在人臉移植的問題上,我們還有很多障礙需要克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癌症和一般疾病有何不同?聽聽斯坦福科學家怎麼說
三國神射手得不到重用的原因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