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想要成為領域巨頭有多難?華為海思成立初期七年虧損,三星更長

想要成為領域巨頭有多難?華為海思成立初期七年虧損,三星更長

大家都知道最近華為的中國芯已經令世界都為之矚目,尤其是其5G晶元,更是超越了世界上所有的通信行業巨頭,其中就比如高通等企業。然而華為做晶元的路真的就那麼順利嘛?

華為的成功可以說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最近有一篇文章,稱任正非之前鐵了心的要做晶元,成立了華為海思整整十五年,而每年的投入都非常高,卻在前七年每年都處於一個虧損的狀態。事實上,其實在晶元行業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因為晶元行業本來就是一個投入大,門檻高,見效慢的領域,誰如果想賺快錢,基本上都是死得快。這也是為何董明珠當時宣稱做晶元的時候,並沒有很多人相信的原因。

不過有網友評論道,即使虧損,有理想企業應該堅持!國家對於解決國家短板企業不僅要免稅,應該在給予很大的支持。不過其實搞研發應該說非常支持,但是不搞研發也並不是沒有壞處,每個企業應該都找到自己的定位所在。以三星為例,我們都知道三星的內存是目前快閃記憶體的龍頭行業,然而三星的快閃記憶體的路走的並不是特別好走,三星是1974年進入內存領域的,當時是三星老闆兒子李健熙買下韓國半導體公司開始做內存,但三星當時正如早些年的中國芯一樣,技術落後,要追趕前面的領跑者,何其艱難。

當年三星可以說是連續十三年在內存方面虧損,然而三星並沒有放棄,不斷加碼投入,挖人才學技術,最後才獲得了成功。

對此大家認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的fan 的精彩文章:

跳過5G先發展6G網路?美國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葯?
禁用華為要多花4000多億?怪不得歐洲盟友不對華為下手

TAG:科學的f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