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人生的三重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人生的三重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來源 | 安般蘭若(ID:anbanlr)

01

第一次聽李健的《水流眾生》,便被深深地震撼了。

「有沒有那樣的山能阻擋命運的烏雲,保佑從來不平坦的路程。有沒有這樣的水能洗去所有的沉迷,讓眾生輕盈……」

李健空靈清澈的嗓音,瞬間把我帶到了西藏。那裡,天空湛藍,白雲悠悠。那裡,溪水潺潺,雄鷹展翅。那裡,高山巍峨,草原遼闊。

在那裡,唐古拉山和納木錯被稱為神山聖湖。在那裡,常常會看到頂禮膜拜的人們匍匐前行,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生命的虔誠。

眾生皆苦,轉山轉水轉不出自我,怎樣才能洗去所有的沉迷,獲得解脫,讓眾生輕盈?

唯有修得一顆平常心,從越來越多的慾望里解脫出來。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02

見自己,從愛自己開始。

英國詩人王爾德曾說:「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愛自己,不盲從,不羨慕,不攀附,安安靜靜地做最好的自己。

民國時期的張幼儀,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徐志摩,成為包辦婚姻的犧牲品。徐志摩在她懷孕時,棄她而去,將她一人留在異國他鄉。

品過半生悲涼,張幼儀認真塗寫自己的人生色彩。奔赴德國柏林深造德語,回國後,進入東吳大學教學,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又在上海最繁華之處開了服裝公司。她設計的服裝更是在上海灘風靡一時。

她的前半生,在不被愛的婚姻里,從未愛過自己。當她重新審視自己,便開始在跌宕起伏的命運中,完成了人生的華麗轉變。曾經看不起她的徐志摩,亦是對她刮目相看。

撥開歷史的雲煙,即使浮華褪去,她的靈魂依然閃爍著自愛和堅強的光芒。

見自己,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學會愛自己,與自己和解,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03

見天地,勇敢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天地之大,世界遼闊,宇宙浩瀚,誰也無法窮盡對它們的認識。我們渺小如螻蟻,不知不覺,就活成了井底之蛙,坐井觀天。

我們不願固步自封,卻一點點地消磨鬥志,困於一隅,畫地為牢。

曾經的央視主持人柴靜,為了探究新聞的真相,不拘泥於直播間,一度奔走在最前線。

十年之間,非典、汶川地震、兩會報道、北京奧運……在每個重大事件現場,幾乎都能發現柴靜的身影。礦難的真相調查,揭露一個個欲蓋彌彰的謊言。她曾經故意在節目中反覆詢問王錫鋅關於公款消費的數字,她也曾經一人獨面黑社會的威脅。

走出舒適區,深入第一線,讓她對現實生活有犬牙交錯的切膚之感,也讓她一點一滴脫離外在與自我的束縛,重新了解所處的這個世界,對生活與人性有了更為寬廣與深厚的理解。

不要在自己固有的區域內打轉,勇敢地走出去,外面的世界還有很大。

對我們來說,不管工作多麼一成不變,生活多麼索然無味。

也要適當地走出去,接觸新的朋友,欣賞陌生的風景。也可以每周讀一本好書,在書里認識另一個奇妙的世界,開闊的自己的視野和胸懷,始終保持向上生長的力量。

見天地,重新認識生活,了解這個世界,讓人生進入更加廣闊的天地。

04

見眾生,溫涼慈悲,內心安寧。

見眾生,為人豁達的最高境界,便是寵辱不驚。對世人報之以體諒與悲憫,多一分看破與接納。

見眾生,就是漸漸地懂得了謙卑,不張揚,不跋扈。謙和做人、淡然處事,獲得內心的寧靜。

《寒山拾得問對錄》中記載:

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時光溫涼,常懷一顆慈悲之心。不再去怨恨人,哪怕是傷我最深的那個人。

漸漸明白,每一個出現在生命里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有的人喜歡你,給予你勇氣。有的人欣賞你,給予你信心。有的人傷害你,讓你懂得了珍惜。

無論如何,都要感激,因為,正是遇見不同的人,才成就了現在的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靜而不爭,一切隨緣。那些生命里漸行漸遠的人,也記得送上祝福,那些走進生命始終不離不棄的人要加倍珍惜。

見眾生,修得一顆慈悲心,與人為善,獲得內心的安寧。

05

明代洪應明收集編著的語錄集《菜根譚·概論》里說: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這是一種博大的境界,糅合了中國傳統的道家思想。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有生之年做到樂觀豁達,順應自然。閑暇時讀一本書,沏一壺茶,聽一曲音樂,賞一朵花。

愛自己、享受平凡的生活。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得有意義。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把過去的一切不如意都當成浮雲,珍惜現在所有,堅信未來可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耐心,人一生最長的修行!
司馬相如:崇拜偶像的最高境界,是自己也活成了偶像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