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1000年以後的人類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大數據分析告訴你答案

1000年以後的人類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大數據分析告訴你答案

引言:再過約1000年,人類將變成怎樣?人類會演變成更高級的智慧生物嗎?人類是否已有能力探索浩瀚宇宙?人類是否有望能成為宇宙主人?

空閑時,你是否想過,再過1000年,人類將變成什麼樣?看到這個問題,不同人或有不同看法。少部分人或認為思考這一問題毫無意義,畢竟1000年還很久,到那時人類很可能已經不存在,與其考慮1000年以後將上演的事件,不如活在當下,踏實過好每一天。

除了這部分人,相信很多人還是願意大開腦洞一回,去猜想1000年以後人類的模樣,不為預測也不圖任何目的,只是單純地猜想。接下來,筆者與大家分享自己有關未來的看法。

就目前情況來看,人類腦部開發率約為10%,只有極少數天資特別聰穎的科學家的腦部開發率能達13%~15%。一直以來,科研人員都在潛心鑽研提高人腦開發率的方法,若未來能成功開發人類腦部,使人腦開發率達20%、30%或更高,人類或不再受限於時間,受困在太陽系中。

雖然提高腦部開發率十分困難,但困難並不會動搖科研人員的決心,他們一路迎難而上,只為找尋科學有效的方法。再過約1000年,科研人員或能找到提高人腦利用率的方法,同時,他們或也能尋到科學的供能方法,保證大腦高效運作。

若是如此,1000年以後,人類應不會再受繁瑣工作或繁雜生活困擾,智慧的大腦能幫我們快速、合理地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各種瑣事。此外,擁有了更高智慧後,人類或能研製出更先進的飛行器,人類或能更深入地了解銀河系甚至是浩瀚宇宙。在此基礎上,人類若能繼續提升腦部開發率,當腦部開發率被提升至80%或更多時,人類或能成為傲視萬物的宇宙主宰,宇宙多大、宇宙是否有邊界、宇宙內是否存在外星人等問題的答案將由人類親自決定。

除智力得到較大發展以外,筆者認為,人類語言或也會發生改變。如今,生活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人會使用不同語言,例如英國人多使用英語,中國人多使用中文。同時,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也會使用不同方言,例如廣州人愛說粵語,上海人愛說上海話。

對於語言的多樣化,有人認為這有利於保持文化的多樣化,但從另一角度來看,語言多樣化並不利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很明顯,一個不懂英語的人難以在英、美等國生活,一個不懂的中文的人同樣難在中國生活。

再過1000年,人類或早已認識到語言多樣化帶來的弊端,於是,人類或會共同研究與發明一套全球通用的簡明語言,如此,能大大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能促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繫。

最後,1000年以後,人類或需警惕人工智慧。現在,科學家已研究出多種家務機器人和辦公機器人,家務型機器人能完成簡單、枯燥的家務活,辦公型機器人則能助工作人員完成簡單但繁瑣的工作,這大大節省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也大大提高了它們的工作效率。

在部分科研人員的設想中,僅研製初級機器人無法滿足人類生活所需,未來,他們希望能研製高級的、帶有一定思維意識甚至具有一定情感的機器人。從表面上來說,發明兼具智慧與情感的機器人似乎能給人們帶來更多美好,但細細想來,若機器人擁有了智慧與情感,它們便擁有了逆反的資本,一旦某個編碼出錯,它們或不再受訓於人類反而可能攻擊人類。因此,研發智能度過高的機器人會埋下一定隱患。

說到此,你有什麼看法呢?你是否認同筆者的猜想?若你有其他想法,歡迎提出和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洞使者 的精彩文章:

1.5萬億個太陽頂一個銀河系!銀河系總質量被測出,大到驚訝!
如果動物老了,沒有生存能力時,它們的孩子會拋棄它嗎?

TAG:黑洞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