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老子:道是說不出來的,得道之人,其實什麼都沒得

老子:道是說不出來的,得道之人,其實什麼都沒得

老子的《道德經》,洋洋洒洒五千文,古往今來,無數學者讀之,揣摩之,解釋之,各說紛紜。

道本身,是沒有對錯的,對錯是二元化。所以,我們讀《道德經》,要拋棄對和錯的邏輯思維,用道的思維去讀,才能讀出其中意。

這篇文章,和大家讀一讀老子《道德經》的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提出以下5個要點,和大家分享:

道是說不出來的,要用道心去感悟。

如果帶著自己的個人之見,去讀《道德經》,是不合拍的。所以,很多人讀不懂《道德經》,或者以為自己讀懂了,其實不然。

讀《道德經》,用人心,讀不出道;用道心,才能讀出其中意。

人心得正,為道心;道心有私,為人心。

如何為人心得正?人有喜好,有偏好,就是有偏,為不正。當一個人的心能定靜下來,靜到沒有個人批判,沒有對錯的二元化,那麼就基本為正。用這種心境去讀《道德經》,意境就出來了。道是說不出來的,要用道心去感悟。

不可執著於字句,要體會其中意境。

有的人說,「道可道,非常道」。句中的「常」,原本作「恆」。漢代為避漢文帝劉恆諱,而改為「常」,於義有損。

讀《道德經》,千萬不可執著於表面之意。無論是「恆」,還是「常」,老子都說了,道這種東西,是說不來的,是不可名的,老子是想表達一種「如如不動」的恆常的存在。

《清靜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來,道是不可說,不可名的,因為要教化民眾,所以還是強名曰道。

命名,名稱,都是人叫出來的。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老子說,把那個「恆常」的,不可說的,稱之為「道」。雖然有「道」這個名字,但和那個不可說的「恆常」存在不等同,所以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天地剛開始之時,一切都是不可命名的,只是一種存在。這種存在,是非物質形態,無名。隨著宇宙的衍化,開始產生萬物,從而有名,這個從非物質形態,到物質的過程,就是衍生萬物,有名萬物之母。這個衍化過程,《莊子》說:「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

不要望文生義,才能讀出真正的本義。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很多人以為,「欲」就是我們人的慾望,慾念。非也。

對這個「欲」字,《說文解字》是這麼解釋的: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欲而當於理,則為天理。欲而不當於理,則為人慾。

這個性,不是兩性關係的性。而是孔子說的「人之初,性本善」的性。

要讀懂《道德經》,也要讀道家相關的典籍。

重陽子,也就是王重陽,全真道的開創者,在《重陽立教十五論》中說:「性者神也,命者氣也。性若見命,如禽得風,飄飄輕舉,省力易成。」

每個人,都有精、氣、神。性者神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

可見,「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想表達的意境是,當人的精氣神合一,無妄念時,可以體會到微妙精深之意。反之,則觀其徼。

王弼的解釋:「徼,歸終也。」一件事物最終的結果,最後所能達到的邊界,就是「徼」。

「妙」和「徼」,是一個天平的兩端。

得道之人,其實什麼都沒得。

我們以為,得道的人,都是高人。事實上,真正得道的人,就是回歸平凡,自然。

《清靜經》說:「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得道之人,其實什麼都沒得。當然,得道之人內心是洞察宇宙的,是一個看起來像平凡人的高手。

那麼,普通大眾,為什麼不得真道?因為有妄心。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我之前讀古人的書,師父指導徒弟,經常說這句話:「莫妄想!」原來是這個意思。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就分享到這裡。其它章節,請聽下回分解。

每天解讀一篇經典,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關注,和我一起堅持讀書、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還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說蓮花 的精彩文章:

莊子:修行達到一定境界的人,就會三緘其口,不再和別人爭辯
讀書最基本的3件事:一是學會做人,二是打破我執,三是洞察規律

TAG:易說蓮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