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做慈善76年,最後卻被300封催款信逼死:你真的不必去討好任何冷漠

做慈善76年,最後卻被300封催款信逼死:你真的不必去討好任何冷漠

領取你的專屬佛卡

文 | 禪叔

這兩天,我重溫了一遍《愛情公寓4》。

在愛4裡面,張偉在酒吧遇到了漂亮姑娘薇薇,想要追求她,為了贏得薇薇的芳心,張偉可謂是竭盡所能地去對她好。

但對她好的方式卻是,不斷忽略自己的需求,也不好意思提出自己的交往目的,只是一味地討好她,為她做各種事。

他請薇薇看話劇,本來以為是請薇薇一個人,沒想到薇薇帶了三個男同事一起來,只有兩張票的張偉怕女神不高興,硬是咬牙從黃牛手裡花588買了三張票。

在看話劇的過程中,張偉不斷殷勤地給薇薇提供零食,與此同時還要給三個男同事提供零食。

劇場里,張偉的座位和薇薇的座位之間隔著三個位置,為了坐得離薇薇近一點,張偉想方設法商量薇薇的三個男同事,分別以50、100、500的價格央求他們換位置。

但即使張偉為了薇薇做了這麼多事,薇薇還是沒有把張偉當回事,他的刻意討好,讓對方變得理所當然。

生活中,可能我們很多人身上,都多多少少有著一點張偉的影子。

歐美著名心理學家哈利雅特·布萊克曾說過:「討好型人格是不斷取悅別人的一種癮,他們害怕和任何人產生對抗或衝突。」

誠然,為人處事是不能過於尖銳和犀利的,但做人總要有自己的原則,要不卑不亢,不辜負每一份熱情,也不必討好任何冷漠。

那些習慣於壓低自己去滿足別人的人,其實並不是情操高尚,而是內心缺乏力量。

郭冬臨的小品《有事兒您說話》里,演員郭冬臨就被塑造成了一個討好型人格的形象:

為了幫助同事買到火車卧鋪票,他在車站通宵排隊,大冬天的生生把自己凍感冒。

拍了那麼長時間,終於排到自己了,票卻賣空了。

為了不被同事評價為「無能」,他只好自己倒貼兩百塊錢,買兩張高價票,還不敢跟別人說。

這種一次次自己倒貼做好事做好人的行為,讓妻子非常不滿,家庭中屢屢爆發出衝突。

小品中的郭冬臨,也是「討好型人格」的一個代表,他們嫉妒在意他人的評價,習慣性答應別人的請求,主動示好甚至不知拒絕、不敢拒絕。

他們渴望所有人都能在意自己、喜歡自己,為此經常陷入沉重的自我虧待中,但往往結果依然不如己意。

要知道,想做好人,從來不是靠一味討好別人就能做到的,相反,這種低姿態的生活方式,還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泥淖。

當善良沒有了底線,世界就會失去原則,一切都將沒有秩序。

佛教認為,人性中有三種劣根性,就是「貪嗔痴」三種惡習,倘若不通過智慧和修行加以克制,人的慾望就是無窮無盡的,也將是永遠無法滿足的。

英國有位慈善家Olive,一輩子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好人。

她從16歲開始積极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將自己的工作所得幾乎全部捐獻出去。

Olive21歲那年,她的丈夫不幸在二戰中犧牲,但她還是很快戰勝了傷痛,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慈善事業之中,從年少到年老,整整70年,從無間斷。

但她的善心並沒有得到應得的善報:她的郵箱里,每個月都會收到300多封信件,都是那些受助者寄來的,這些信件沒有一封是表示感謝的,相反,都是催她快點寄錢。

只要Olive沒有按時寄錢給受助者們,她家裡的電話就會被打爆。

甚至有人謠傳,說Olive的丈夫犧牲後,國家給了她一筆相當巨額的補助,這筆錢她一輩子都花不完。

於是受助者們將Olive當成財神和搖錢樹,不斷地催促她捐更多的錢給他們。

終於,Olive身心俱疲,她說:「我累了。我已經付出太多了,我再也拿不出更多了…」

在92歲那年,Olive跳橋自殺,結束了自己善良的一生。

做好人沒錯,但不是無底線討好別人。否則,你早晚有一天會壓垮自己,因為人的資源是有限的,而慾望是無盡的。

如果把善良和對別人的好,變成了捆縛自己的繩索,終有一天,你會被自己的拖垮。

李嘉誠曾說過,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慈的獅子」。

仁慈、善良,這是人的本性,但僅僅靠仁慈和善良,你無法過好這一生。你還要有獅子般的力量,敢於對逾越底線的一切說不,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一味的退讓和討好,不能換來善意,只會讓人越發肆無忌憚。

只有敢於建立並堅持原則和底線的人,才能從人情世故中獲得自由。

希望我們都能做好自己,不虧待每一份熱情,也不去討好任何冷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叔論禪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禪 偈的含義
人生最重要的修行,是守住嘴

TAG:禪叔論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