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為何當初龍芯要用MIPS架構,而不是ARM或X86架構?

為何當初龍芯要用MIPS架構,而不是ARM或X86架構?

眾所周知,目前國內的晶元均是採用國外的架構,華為麒麟採用的是ARM架構,兆芯採用的是X86,申威採用的是Alpha、龍芯採用的是MIPS,還有些採用的是RISC-V架構。

而在這些晶元之中,似乎採用MIPS架構的龍芯最弱,因為像華為麒麟晶元已經可以和高通媲美了,像使用申威CPU的國產超算,更是全球第一。而兆芯最新的KX6000系列,更是追上了7代i5的水平。

於是很多人就覺得奇怪,為何當初龍芯一定要選擇MIPS這個架構,而不是選擇像ARM,X86,甚至alpha架構呢?說不定現在早就不是現在這個模樣了。

為什麼不用ARM架構?龍芯成立於2001年,那時候ARM架構並不流行,ARM架構主要用於移動終端,而龍芯主要面向PC,所以ARM也並不合適。

為何不用X86架構?當時龍芯的最大夢想是做「自主可控」的CPU,而X86在當時對授權卡得特別嚴,就拿龍芯拿到授權,也只能在intel給的框架下研發,談不上自主可控,所以放棄了。

而alpha架構主要用於伺服器的,龍芯在當時的最大目標是希望能夠生產出intelAMD這樣的個人計算機晶元,讓國產CPU世界一流化和產業化,並不是要做伺服器晶元,所以alpha架構也並不合適。

而MIPS架構當時在大學、科研單位有良好的基礎,而linux系列也被認為未來潛力很大,完全可以和windows抗衡,所以龍芯基於「自主可控」、個人消費級CPU的想法,選擇MIPS架構 linux系統是非常合適的,甚至可以說是當時的唯一正確選擇。

在前期,龍芯還可以的,和intel的差距並不是特別大,只是沒想到,windows intel的這個wintel組合太強大了,生態越來越完善,同時像intel的水平也不是龍芯團隊可以比的,所以最終雙方的差距越來越大。

不過,不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人威風,龍芯目前雖然性不能強,但在專業領域應用很廣,比如軍事、教育、金融、工業等,也就是因為其「自主可控」,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這是其他晶元做不到的,也是龍芯的最大優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亂侃秀 的精彩文章:

以一已之力,改變大陸晶元落後的現狀,華為真的做到了
多年前華為就做了準備,如果該晶元只有美國生產,那賠錢也得跟進

TAG:互聯網亂侃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