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明熹宗痴迷木器亡國,他靠一神器開國,至今為人銘記

明熹宗痴迷木器亡國,他靠一神器開國,至今為人銘記

在大家心目中,明熹宗朱由校一定是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皇帝木匠,他這個人只在乎木匠工藝,對國家大事一點也不關心。但是他的木匠工藝十分的高超,什麼東西經過他的手之後都會變得惟妙惟肖,所以朱由校也經常稱自己為"魯班在世"。

但實際上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木匠並不是朱由校,而是赫赫有名的宋太祖趙匡胤。

至於說趙匡胤到底會不會做木匠活?在歷史書上是沒有記載的,就算他真的會做木匠活,恐怕也只比普通人好那麼一點點。但是為什麼說他是木匠皇帝呢?其實並不是因為他手藝高超,而是因為他僅僅通過一個很簡陋的木器,就掌握了後周的軍權。進而半年後他就發動了"陳橋兵變",奪取了後周的江山,建立了宋朝,這和朱由校做木工活差點丟了江山相比,趙匡胤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此。

趙匡胤是怎麼奪取後周的兵權的呢?在公元959年的時候,周世宗柴榮親自上陣北伐遼國,就在北伐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柴榮病倒了,只好命令部隊準備撤退。第二天,柴榮在帳篷中批閱各個地方送來的文書的時候,他突然發現在帳篷的角落裡有一個皮袋子,袋子裡面只有一個三尺長的木板,上面寫著:"點檢做天子"。

點檢這個職位在當時是做什麼的呢?點檢是指殿前都點檢,是除皇帝以外最高的軍事指揮官,當時點檢一職是由張永德擔任的,這個人是柴榮的姐夫,他為人老實,對皇帝忠誠,並且沒有什麼不良事迹,是絕對不會背叛柴榮的。只要大家細心就會發現,這個木板能夠出現在御帳中絕對是設計好的,柴榮也是一代明君,這點小把戲怎麼會看不出來呢,但是當時柴榮的身體狀況很不好,而張永德在軍中的很多地方有著他的親信,朝上朝下一片人心惶惶,一旦自己撒手歸去了,自己的孩子又如何能夠鎮住這個老將。於是柴榮在思索了很長時間以後,就決定免去張永德點檢這個職位,然後調用資歷稍低的趙匡胤接替這個職務。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木板到底是誰放在御帳中的?其實這個答案很簡單,一旦張永德被免職以後,受益最大的就是趙匡胤。當時趙匡胤的職位在軍中僅次於張永德,如果想繼續往上走,張永德就必須讓路,當時趙匡胤身為柴榮的貼身護衛,是可以自由出入御帳的,所以也只有他有這個作案時機。另一方面,趙匡胤知道柴榮想提拔一批年輕的幹部來平衡朝中的各個勢力,而趙匡胤當時正是柴榮眼前的紅人,所以趙匡胤有很大的嫌疑。只要他把這個木板放進帳篷中,不管事情向什麼方向發展,對他是沒有一點損失的,後來也確實一切都按照趙匡胤計劃的那樣,他掌握兵權以後發動兵變奪取了後周的江山。

朱由校一輩子都在玩木匠活,卻使大明的江山變得破碎不堪,而趙匡胤這一輩子就只幹了這一次木匠活,就輕鬆的奪取了後周的江山,為他的後世子孫開創了310年的大宋盛世王朝統治。趙匡胤的行為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兵貴於精而不在多,器重於用而非於形"。朱由檢恐怕木工做得再好,都不如趙匡胤將木器發揮、運用得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風閣書法日講 的精彩文章:

蘇格拉底與波拉克西特列斯:古希臘藝術的自覺意識和規矩意識
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TAG:松風閣書法日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