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復讀之前,做好兩點「放鬆」、三個「反思」,全力追逐大學夢!

復讀之前,做好兩點「放鬆」、三個「反思」,全力追逐大學夢!

2019年的高考季,陸續進入了高考志願填報的環節,那些如願考出優異成績的同學,他們逐漸篩選出理想的大學、期待的專業,然後安心地等待著錄取通知書的到來。

還有一些同學,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在今年的高考季中,未能考出滿意的成績出來。在「將就」和「復讀」面前,他們勇敢地做好了復讀的準備,希望再通過一年的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學。

不過,成為一名復讀生之後,大家將會面臨不少的挑戰。比如說,看著昔日的同窗走進大學的校園,內心會產生失落的心理;面對優秀應屆生的朝氣蓬勃,也會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落差等。

在高考之後,選擇去復讀容易,但是在直面各種挑戰下,依舊能提升成績,將讀大學的夢想變成現實,真的是一件考驗人的事情;需要各位同學能夠調整心態、找到自我,才能做到高效地復讀,從而圓滿成功。

從高三班主任立場上來看,在同學們下定決心去復讀之前,不妨做好心理上的準備;通過做好兩點「放鬆」、三個「反思」,來適應「高四」的生活,全力追逐大學夢!

一、學會自我「放鬆」,來緩解壓力

在本次高考中,成績優異的同學,他們在得知分數之後,內心雀躍、喜笑顏開,用良好的心情去準備高考志願的填報。

而那些未能取得理想成績的考生,他們內心的壓力猛增,接下來的人生旅途中,自己怎麼去選擇、怎樣去拼搏,一時間會有許多的問題,縈繞在腦海中。

不過,既然選擇復讀,那麼大家就應該將一切的煩惱拋卻,讓自己的內心和身體,在這個暑假中,得到有效的放鬆和修復;以便在復讀開始後,能夠放空一切去面對。

01、放鬆緊繃的神經

無法通過今年的高考,來給多年的學習生涯,畫上一句完美的句號,同學們的內心難免會有壓力、有困惑。心有不甘,但是又不得不面對現實。

如果說,大家確定走復讀的路子,那麼就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放鬆緊繃的神經,為接下來的複習生活做好準備。在下面的假期里,養成良好的作息,與一起準備復讀的同學,做一些溝通,達到心理上的共鳴。

02、放鬆疲倦的身體

在過去的時間裡,各位同學備戰高考、等待成績,除了內心不安之外,身體上也會頂著一定的壓力。尤其當大家知曉成績後,意識到無法叩開夢想大學的校門時,無論心理還是身體,都會迎來潰敗的感覺。

那些做出復讀準備的同學,接下來的時間中,應該學會讓疲倦的身體得到修復;通過合理的作息、適當的鍛煉,或者一次出遊等方式,來讓身心上的壓力徹底消除,從而用全新的姿態來迎接復讀生活。

二、通過不斷「反思」,來找準定位

即便選擇了復讀,能否有效提升成績,是許多復讀生內心感到困惑的事情。當然,有的同學能夠把握住一年的時間,順利從專科變成本科,也有的同學,即使復讀一年後,依舊無法將夢想變成現實。

那麼,在開始復讀的生活之前,怎樣去說服自己,從而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更加有效地把握好的節奏,達到提升成績的目的呢?各位同學不妨做好下面三個「反思」,來找准自己的定位,少一些迷茫。

01、為何選擇復讀?

從表面來看,大家之所以選擇復讀,都是為了考上滿意的大學;但是每個同學的基礎不同,所以在復讀的過程中,也會有不一樣的追求目標和方向。

你為何會選擇去復讀呢?是為了考上夢想的專業,還是希望就讀一所名校,亦或是僅僅為了考上一所本科類的大學。大家帶著不同的原因,也會在復讀的生涯中,努力的程度不同,最終獲得的結果也會有差異。

02、自己高考失利的原因有哪些?

今年的考生人數,已經突破了1000萬,而那些在高考中失利的同學,想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落榜原因。發揮失誤、備考不足、與夢想的大學相差太遠而放棄、身體不適等等,大家會有不同的原因。

自己高考失利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在準備去復讀之前,同學們應該對自己的情況,有一個充分的認識,這樣才能在復讀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地去進行複習,來調整學習方法、提升心理素質等。

03、怎樣去高效地度過「高四」?

對於各位準備去復讀的同學來說,大家應該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接下來的一年中,有壓力、有挑戰,也會有困惑和迷茫,而所有的種種,都是為了去抓住一次新的機遇。

怎樣去度過復讀的一年,也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事情。在壓力面前,我是否有調整的方法?在挑戰和困難面前,是否有直面的勇氣?怎樣去找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將機遇抓牢?希望各位同學,能夠有了一個相對清楚的認識後,能夠在復讀生涯中揚帆起航、築夢成功。

今日話題:您還有怎樣的建議,要和準備復讀的同學分享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考試後「熊貓」變「狗熊」?孩子的精彩,也是家長的成功!
那些在大學期間,通過英語六級的人,嘗到了什麼樣的甜頭?

TAG:教育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