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靜觀,生命改變的開始

靜觀,生命改變的開始

有 踐 行 有 同 伴 有 力 量

--------------------

在發生的所有讓你不愉快的事情,和你自動化反應之間,存在著通向幸福、寧靜、和諧之路,每個人都可以走向這條道路。

關鍵是首先需要知道有這樣一條路,然後堅持不懈地練習靜觀與關懷,你會發現,只要你開始踏上這條路,生命就開始改變。

—— 海藍博士

每日踐行,成為自己的幸福力教練

每個幸福,都是自我負責的結果

海藍幸福家靜修生 Amy

今天似乎對走大腦和走心有了一點新的領悟。

走腦的時候,或者處於無意識狀態的時候,意識不在身體該在的位置。我發現自己的意識回到心的部位時,才會處於身心合一的狀態,也才是8C的狀態。

靜觀似乎是為了讓已經飄走的那個意識回到自己身體應該存放的地方,可能不是大腦也不是別處,是心的位置,讓意識與身體處於合一的狀態。

而我們常常說的走心,這個「心」可能就是「意識」或者說「覺知」,當帶著意識或覺知,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時,就是走心的。

就我自己而言,我感受到自己身心不合一的狀態是:

1、當我非常興奮而高亢地講話,沒有帶著覺知覺察聽者的感受時,我是無意識地在講話;

2、當我手裡做著一件事,腦子裡想著另一件事時;

3、當我有負面情緒時,也許是委屈、憤怒、恐懼、擔憂等等,我是無意識的被負面情緒帶走了,所以我也不是身心合一的。

當感受到身心不合一時,人是躁動的、不安的、不平靜、所以也不清晰。

而當感受到身心合一時,人是放鬆的、安定的、踏實的、內心如一池清泉,平靜而清晰。

然後也大概明白了自我關懷中所說的「軟著陸」,可能是讓意識慢慢地回到身體里該在的地方。

因為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意識都在不知什麼地方,我們是無意識的狀態在生活中忙碌,所以在開始學習和做事前,先做一段簡短的靜觀,能讓自己的意識以軟著陸的形式回到身體,保持一個放鬆、平靜的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藍幸福家 的精彩文章:

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你有多少壞情緒就有多少「病」
不管什麼樣的情緒都是心靈的客人

TAG:海藍幸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