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寫作中孩子都會有的五大問題

寫作中孩子都會有的五大問題

問題一:作文空洞

作文寫得空洞,主要是作文沒有設置好主題,一篇文章缺乏中心思想,是非常危險的。

解決:

從身邊、生活中的小事,最基礎的東西著手,細心體驗觀察才能寫出實在的東西出來。比如寫「手機」,就聯想到買的時候的場景,買的人的心理、神態、動作等等。怎麼砍價、思考、賣方如何回應,怎麼解決問題等等。而且一定要把扎紮實實的思想內容首位。一篇好文章要體現作者的情感認識,給讀者啟示的作用。簡單化、抽象化是省了不少力氣,但內容卻變得空洞了。不管寫什麼作文,都要有實實在在的內容才好。

問題二:籠統抽象

如,一篇題為《榜樣》的作文,寫班上XX同學「有遠大的理想,平時學習刻苦認真,嚴格要求自己,作業一絲不苟,成績很好但又十分謙虛,並能主動幫助學習落後的同學......」讀了這些文字,我們對這個「榜樣」能有深刻的印象嗎?這不是具體描寫「榜樣」的事迹,而是為「榜樣」寫的年終評語。

解決:

抓住主題,將事件的經過和情節串聯起來,情節記敘過程之中注意細節的描寫,如動作、神態、心理的刻畫等等。

問題三:盲目抒情

一篇題為《母校》的作文,一開頭就抒情:「如果時光可以倒流,讓我回到10歲,我願意重新坐在小學四年級(8)班的教室里,和小朋友一起,聆聽老師的講課。可惜已經逝去的不能再擁有。歲月不會因為我對母校的痴戀而停滯,而倒退。」沒寫幾行,又抒情了:「惆悵什麼呢?時間是無情的。人生從幼稚走向成熟,是要以時間的流逝為代價的。」

解決:

這些抒情是不是緊扣「母校」呢?有多大用處呢?空泛的抒情往往離題千里。我們承認抒情是必要的,但要為中心思想服務,而且要實實在在,而且要適可而止;太多太濫,就會走向反面了。

問題四:故作玄虛

有些作文,粗粗一看,語言十分華麗,有的還十分「另類」,但實際上卻不知所云。黃哲婷的「記憶中,夜與雨交織,走過湖畔,仰望月彎,一景賽一景。當花還尚留在樹梢上,一陣風, 一場雨,晨曦升起,夜幕籠下。

在牆角,一朵花,用盡一生的精力,一片又一片花瓣徐徐張開,曇花一現,它生命,也即將走到盡頭。但它不悔,蓮子在地下埋了一千,才換得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稱號,把自己一生奉獻給了自已最美的那一刻。」諸如此類的文字,從表面看,好像很華麗,很「另類」,總要讓人看得懂,總要有點實實在在的內容。

解決:

首先要鼓勵孩子將文章寫得有韻味有內涵,但是絕對不能故弄玄虛,一定要確保語句的通順,主題的鮮明,不然文章就給人飄忽的感覺,沒有了根基。

問題五:字數太少

原因:這是因為孩子將細節描寫得不到位。

解決:

舉一個日常的動作例子要指導,比如寫劉老師拍桌子的情景。一般學生只是簡單地寫老師生氣地拍了下桌子,而拍桌子的情景有很多東西可以寫。例如劉老師拍桌子的動作:劉老師側著身子,將手高高地地舉起,在空中掄了一大半圈,衣服都繃緊了。

只聽「嘭」的一聲悶響,老師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手都被桌子震了起來,他的手肯定又紅又麻了。看來,老師被氣得真不輕!此外,拍桌子這個情景並不止描寫動作我們還可以添加很多東西。如神態、心理、景物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師書苑 的精彩文章:

描寫夏天的好詞好句好段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硬筆字帖

TAG:京師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