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針知識」中醫腹針治療便秘的常用穴位

「針知識」中醫腹針治療便秘的常用穴位

飲食入胃,經過脾胃的運化,吸收其精華之後,所剩糟粕,最後由大腸傳送而出,而成大便。如果胃腸功能正常,則大便暢通,不致發生便秘。若腸胃受病,或因燥熱內結,或因氣滯不行,或因氣虛傳送無力,血虛腸道乾澀,以及陰寒凝結等,皆能導致各種不同性質的便秘。

「針知識」中醫腹針治療便秘的常用穴位

便秘是臨床常見的複雜癥狀,而不是一種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乾結、排便費力等。

「針知識」中醫腹針治療便秘的常用穴位

便秘腹針療法一

「針知識」中醫腹針治療便秘的常用穴位

取穴主穴:中脘、下脘、氣海、關元。

輔穴:大橫(雙)、天樞(雙)。

「針知識」中醫腹針治療便秘的常用穴位

體針配穴:支溝(雙)、足三里(雙)、上巨虛(雙)、下巨虛(雙)。

操作規程:患者取仰卧位,腹部進針時避開毛孔、血管,施術要輕、緩。如針尖抵達預計的深度時,一般採用只捻轉不提插或輕捻轉、慢提插的手法,使腹腔內的大網膜有足夠的時間遊離,避開針體,以避免刺傷內臟,進針後3~5分鐘捻轉1次,中脘、關元、氣海、下脘均深刺,大橫、天樞(雙)均中刺,其餘體針均刺之使得患者自覺酸、麻、脹、痛而得氣,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為1個療程。對於氣虛便秘者,可在上述穴位處加用溫針灸或艾灸神闕。每次選腹部穴位2~3穴為宜。

便秘腹針療法二

「針知識」中醫腹針治療便秘的常用穴位

「針知識」中醫腹針治療便秘的常用穴位

取穴主穴:中脘、下脘、氣海、關元。

配穴:陰都(雙)、商曲(雙)、四滿(雙)、氣穴(雙)、盲俞(雙)、中注(雙)。

操作規程:患者取仰卧位,腹部進針時避開毛孔、血管,施術要輕、緩。如針尖抵達預計的深度時,一般採用只捻轉不提插或輕捻轉、慢提插的手法,使腹腔內的大網膜有足夠的時間遊離,避開針體,以避免刺傷內臟,進針後3~5分鐘捻轉1次,中脘、關元、氣海、下脘均深刺,配穴均中刺,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為1個療程。此法較為適合老年患者之氣虛便秘、腎虛便秘者。

「針知識」中醫腹針治療便秘的常用穴位

便秘腹針療法三

「針知識」中醫腹針治療便秘的常用穴位

取穴主穴: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天樞(雙)。

隨證加減:伴噁心、噯氣者,加選水分、內關(雙)、建里;伴有疼痛者,加選外陵(雙)、商曲(雙);伴有腹脹者明顯,加選上風濕點(雙側)。

操作規程:患者取仰卧位,根據從上至下、從中至旁的原則,逐次在所選穴位上快速進針,主穴採用深刺,配穴均採用中刺,不行提插,輕微捻轉,不要求得氣,腹部進針時避開毛孔、血管,施術要輕、緩。進針後3 ~5分鐘捻轉1次,留針30分鐘,留針期間不行針,依進針的順序取針,取針時不行提插捻轉。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靠譜中醫 的精彩文章:

治療婦科病的6個食療方法

TAG:靠譜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