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視力掛鉤「三好學生」:近視防控別矯枉過正

視力掛鉤「三好學生」:近視防控別矯枉過正

視力掛鉤「三好學生」:近視防控別矯枉過正

資料圖。圖/視覺中國

視力低於5.0不能評「三好學生」?近日,杭州市三墩小學的規定引發了社會熱議。對此,杭州市西湖區教育局回應稱,該校規定中,並非是視力5.0以下一律不得參評,若視力在5.0以下,一學期來視力沒有退步的,同樣可參評。教育局還解釋了設置這一規定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宣傳營造護眼氛圍,通過評價撬動學生與家長的護眼行動。

學校通過「三好學生」的評定,撬動學生和家長落實護眼行動的初衷值得肯定。目前,我國初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而且學生近視低齡化趨勢明顯,這些數據為近視防控敲響了警鐘。

為了防控青少年近視率,去年,教育部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八部門制定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壓力層層傳導之下,學校做出此類規定,似乎也情有可原。

「三好學生」作為一項榮譽,是學生評價的重要一環,評價指標的設定理應科學、合理、公平、公正。但不管是視力高於5.0才可參評,還是最新回應的「若視力在5.0以下,一學期來視力沒有退步的」也可以參評,以近視程度作為評價標準,似乎有失偏頗。

先不論有些近視的成因源於先天,僅從近視形成的後天因素來看,學生和家長固然有責任,但學校也是重要的責任方。學業負擔過重、升學競爭壓力大,以及由此導致的睡眠不足、戶外活動和鍛煉時間不足,都是近視率高發的主要原因。這其中的哪一項,學校及其背後的整個教育大環境都難逃責任。

近視防控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全方位防治。學生是第一責任人,應該強化健康意識,主動學習掌握科學用眼護眼等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用眼習慣。家長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比如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引導孩子避免不良用眼行為等。

但近視防控並不僅僅是孩子和家長的事,也是學校以及全社會的事。正因為此,《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從政府、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家庭、學生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而將視力退步的學生排除在「三好學生」的評定範圍之外,似乎是將責任推給了學生和家長。

學校試圖以「三好學生」的評價撬動視力防控的初衷雖好,但切忌矯枉過正,尤其是將防控視力的責任變相全推給了孩子和家長,而忽視了學校以及其他各方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改善視覺環境、保障學生睡眠時間、強化戶外體育鍛煉、加強視力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責任。

□楊三喜(媒體人)

編輯 李冰冰 校對 楊許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