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曬太陽能冬病夏治 但夏日炎炎曬太陽是個雙刃劍

曬太陽能冬病夏治 但夏日炎炎曬太陽是個雙刃劍

原標題:夏日炎炎曬太陽是個雙刃劍

三伏天灸快到了,很多人因為三伏天灸而有了「冬病夏治」的概念。其實曬太陽也是一種簡便的冬病夏治的方法。但偏偏也有人不曬沒事,一曬就曬出大事了!聽聽兩位專家怎麼說。

常吹空調更該曬太陽

廣州市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廖慧麗介紹,「冬病」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變,如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過敏性鼻炎、失眠、骨關節痛、體質虛寒症等疾病。「夏治」指夏季這些病情有所緩解,趁其發作緩解季節,補氣扶陽辨證施治,以預防冬季舊病複發,或減輕其癥狀。

一說到補陽,很多人就會想到一些滋補品、保健品,其實曬太陽也是很好的補陽方式,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改善體質。現代人一到夏天就大開空調、吃冷飲,再加上多熬夜,少運動,很容易耗陽氣、損陽氣,故多發過敏免疫性疾病。有這些不良習慣的人更該多曬太陽。

曬太陽的好處知多D

廖慧麗介紹,曬太陽除了補陽,還有很多其他好處。

防治骨質疏鬆: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需要依靠曬太陽而獲得。肌膚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製造維生素D3,身體再把維生素D3經肝臟、腎臟轉化為活性維生素D,故維生素D也因此被稱為「陽光維生素」。

改善睡眠:白天曬太陽,可調節人體生物節奏,有助於夜間睡眠。白天曬頭頂,曬背部,曬手心有助於睡眠,治療夜間睡眠障礙。

讓心情變靚:在充足的日照下,人體腎上腺素、甲狀腺素以及性腺素分泌水平都會有所提升,這將有效改善情緒低落、精神抑鬱等不良心理。

曬太陽也要講究方法

1、曬太陽時間:上午9~10時和下午4~5時,這兩個時間段的照射特點是紫外線中的A光束成分較多,這時是儲備體內「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曬太陽時間每天約半小時。

2、部位:曬頭頂、曬後背、曬四肢、曬手腳。

3、曬太陽注意事項:

(1)曬太陽時最好不要穿黑色服裝;

(2)注意摘掉帽子和手套,盡量將皮膚暴露在外,讓陽光與皮膚親密接觸;

(3)曬太陽若隔著玻璃窗,是達不到效果的。最好在戶外,或寬敞的陽台上;

(4)有光線性皮膚病或對光過敏的人群不要曬太陽;

(5)有黑痣的人曬太陽時一定要穿戴防晒衣物將有痣的部位遮蓋起來,過多地接受曝晒很容易使人體的黑痣轉為黑素瘤或皮膚癌。

夏至過,天變熱,

養生要點請收好

夏至過後,天氣炎熱,該如何養生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鄭艷華介紹,夏至為陰陽消長之際,最宜將護調攝,保養精氣,稍有不慎,不是損陰,即是傷陽。

飲食上:多吃苦,少吃冰

夏時心火當令,一般認為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氣而制肺氣,可以適當進食一些苦味食品,如苦瓜。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此時宜食酸味以固表,稍食鹹味以補心。因此,喝點酸梅湯,吃餃子蘸點陳醋,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

「夏至一陰生」,夏月伏陰在內,即外熱內寒之意,飲食不可過寒。鄭艷華解釋,夏季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皮膚疾病如濕疹、痤瘡。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

生活上:睡午覺,不發怒

在生活中,夏季宜夜卧早起,要神清氣和,保持快樂歡暢,心胸寬闊,不隨便發怒以養心,而令氣機通泄。

另外,睡午覺也是養心神的好選擇。不但可避免炎熱之勢,還可消除疲勞之感。

防暑氣:鍛煉宜選早晚,出汗不宜沖冷水

「暑易傷氣」是指若汗泄太過,則傷氣。因此,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以免暴汗傷氣。另外,夏日炎熱,大汗後,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頭痛、感冒等多種疾病。

推薦食譜

消食清熱:

豆豉炒苦瓜

材料:苦瓜1根,豆豉1湯匙,味精、植物油

做法:苦瓜挖掉瓤,切成片。將苦瓜片在水中浸泡半小時。豆豉切碎,植物油燒熱,放入豆豉煸炒。放入苦瓜片,翻炒到變色,放少許味精即可。

健脾養心:

絲瓜薏苡仁老鴨湯

材料:老鴨1隻,薏苡仁50克,絲瓜1根,蓮子50克,薑片、蔥適量。

做法:

1. 老鴨放入沸水汆燙後,用清水洗凈,切大塊放鍋里,焯去血水。

2. 薏苡仁、蓮子用清水浸泡1小時,備用。絲瓜洗凈,切塊。

3. 砂鍋內加入清水燒開,將老鴨、薏苡仁、蓮子、蔥、姜放入鍋中,煮開後轉小火煮2小時,加入絲瓜,將熟時加入鹽和味精調味。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張秋霞

(責編:袁菡苓、羅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