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分類後還要「大瘦身」,楊浦每周超15萬名居民往這個特殊回收機投放垃圾

分類後還要「大瘦身」,楊浦每周超15萬名居民往這個特殊回收機投放垃圾

遠看是個自動飲料販賣機,近看才知是智能垃圾回收機。往機器里投進一個礦泉水瓶,3秒後屏幕上自動顯示:農夫山泉礦泉水瓶一個。幾乎同時,相應積分便打進居民的環保賬戶里。這是楊浦的「兩網融合」再生資源回收服務點。

今年,像這樣的網點楊浦區計劃完成建設500個,投放2000台自助回收設備,在目前已落地的268個網點,日均回收峰值超80噸,平均每周有超過15萬名居民通過「兩網融合」服務體系參與可回收物的交投。

上海的垃圾分類進入「衝刺」階段。日前,一千名「小黃人」聚集在在楊浦創智天地廣場,他們是來自楊浦區分減聯辦各成員單位以及楊浦區社會監督員、各街道垃圾分類志願者和企業志願者,一場「分類新時尚,公益千人行」活動正在上演。楊浦區作為全市第一批開展整區域推進垃圾分類的中心城區,目前已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置全程管理體系,並積極引導市場主體推進「兩網融合」回收新模式。

所謂「兩網融合」,即將垃圾分類網和再生資源回收網融合。在楊浦區的尚浦名邸、長海二村、工農三村、時代花園、翔殷四村和東方名城等居民區,垃圾廂房附近都有一處掛著「兩網融合回收服務」的黃色玻璃小房子和一台智能分類回收機。一個服務站,一個回收機,就是是「兩網融合」服務點的標配。

每個參與可回收服務的居民都可以獲得一個賬戶。一位居民拿著一袋垃圾來投遞,把磁卡往機器上掃一下,賬戶的信息和當前積分便在屏幕上顯示出來。此時只要把垃圾袋放到電子秤上稱重,在顯示屏上選擇品類,機器馬上顯示出價格,並折算成積分,打進卡里。 同時居民也可預約服務點工作人員上門回收。而對於剛喝完的飲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則可以直接投放到自動回收機里。

兩網融合服務點回收的物品幾乎囊括了目前居民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品類,從廢紙、廢金屬,到廢舊紡織物、廢紙箱板、廢玻璃、廢塑料等八大類。機器不區分物品種類,按重量計算,一公斤積一元錢,或者積100分,居民可通過微信提取現金,或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據介紹,智能機一天最多可「吞下」500多公斤各類可回收物,目前看來,最多的是衣服、紙板箱和廢玻璃三大類。

據介紹,楊浦「兩網融合」項目在上海投入的所有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均為自主研發設計,是楊浦區第一套自主研發的用於垃圾分類的設備,研發資金投入已超千萬元。根據小區人口居住密度、場地狀況等實際情況,楊浦「兩網融合」服務點進入各社區進行鋪設,同時不少愛回收智能分類回收機也進駐到商場、寫字樓。

活動當天,楊浦區千名垃圾分類志願者聯合開展了一系列公益環保活動,在商圈、高校和社區等100多個點位進行分類宣傳,與市民積極互動,傳遞垃圾分類理念。而像這樣的宣傳推廣活動也定期在各大社區和商圈展開,目的是指導和促進居民分出生活中的可回收物。

實現分類後,為何還要「瘦身」?原來,生活垃圾即便經過乾濕分類以後,還有很多可回收物混在干垃圾當中,如塑料瓶、廢紙、廢舊紡織物、廢舊電器、廢玻璃、廢金屬、飲料包裝盒和廢紙板箱等。「過去,這些瓶瓶罐罐因價值不高,經常被居民隨手拋棄,如今將可回收物分揀出來單獨回收,不僅獲得了價值,還實現了城市垃圾減量。」楊浦區「兩網融合」承載企業愛回收CEO陳雪峰表示。

一年多來,楊浦區不斷加大軟硬體投入力度,已完成全區垃圾箱房的規範化改造,為硬體基礎較差的小區和公共區域配置分類垃圾投放容器。同時,積極構建「兩網融合」體系,推進可回收物「點、站、場」建設,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水平。如今,平均每周就有超過15萬名居民通過「兩網融合」服務體系參與可回收物的交投,為垃圾桶減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電擊、剪刀刺大腿、捏造150萬債務,上海檢察機關如何指控拒不承認的套路貸團伙?
潛水者的天堂、明星婚禮舉辦地,這個對華免簽的南太平洋海島暑期值得期待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