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最近經常會看到有些朋友聊到酷冷矮軸機械鍵盤,各種論調都有,有人說矮軸便攜、適合辦公用;有人說觸發太快,初上手不適應;也有人說酷冷的矮軸鍵盤搭配了平板鍵帽,對手感影響比較大等等。但其實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實際用過,只是想當然的得出了一個自己認為正確的結論。且不論這些結論到底正確與否,一種新型軸體出來後,不嘗一下鮮怎麼算得上一個合格外設玩家呢?有一句話叫「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我本著不做什麼期望的態度,盡量客觀的來分享一下這把SK650的體驗感受。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Cherry 的矮軸從去年發布以來,市面上一直都少有成品,而且目前只有紅軸一種,從cherry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矮軸可以簡單理解為在銀軸的基礎上,保持觸發壓力不變,再次降低了總行程和觸發行程,理論上來說應該會有更快的觸發和響應速度。這種軸體主要應該是針對筆記本鍵盤,或者是超薄機械鍵盤而開發研製的。

簡開箱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SK650的外包裝看起來非常狹長,主體圖案是鍵盤的燈效圖,風格還是一貫的家族紫白風。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背面的內容略微多一些,將鍵盤的六個賣點進行了單獨介紹,包括矮軸、上蓋材質,以及燈光等內容。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包裝盒有兩層,內盒是純黑,此外鍵盤和附件分別用絨布袋和紙盒進行了歸類。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這款SK650較為輕薄,絨布袋應該是為了方便攜帶而附贈的。不過個人認為便攜的話,也許同系的SK630或者SK621要更方便點。鍵盤四周有一圈黃色保護膜,不撕掉的話看著挺違和。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鋼絲拔鍵器和Type-C 介面的黑色尼龍編織線。

外觀細節展示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第一眼的感覺,SK650和筆記本的巧克力鍵盤其實挺像的,只不過是標準的美式104布局而已。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鍵盤的長寬大概是428*125mm,這個尺寸比常見的窄邊框機械鍵盤都還要窄一圈。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鍵盤平均厚度大概和1元硬幣的直徑差不多。SK650的各排鍵帽的高度完全相同,側面看過去就是一個平面。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單看外觀,SK650其實並不像一把我們認知中的機械鍵盤,甚至很多人都說它的手感也接近薄膜,前面的觀點我同意,但手感方面我不敢苟同,後面的部分會具體說到軸體和手感。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鍵盤四周的高光倒角,包括中間的透光夾心層,細節和做工還是挺不錯的,過渡平滑,沒有明顯的參差,縫隙也大小一致。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上蓋採用了拉絲工藝的鋁合金材料,很有質感,右上角的指示燈設計成了正方形,並且做了簡約處理。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Type-C 介面好評,鍵線分離設計也比較方便攜帶。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底殼就比較簡單了,只有四個防滑貼在四個角落,然後就是中間的酷冷logo了。

鍵帽和軸體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這是一套鍵帽鐳雕工藝的ABS透光鍵帽,表面使用了類膚塗層,在常用功能鍵位上也都將對應功能圖標印製了上去。使用起來會比較方便,但是這類鍵帽都需要打理勤便一些,否則會比較容易打油。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大鍵位採用的是簡易平衡桿,怎麼說呢,手感調校其實還好,而且一致性也還不錯,但簡易平衡桿對於後期更換鍵帽是一個硬傷。因為軸體變短,暫時沒有配套的平衡桿和衛星軸可以搭配,所以目前採用簡易平衡桿應該也是一個折中的做法。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cherry矮軸在十字立柱的周圍增加了一個圈,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塵作用。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Cherry 矮軸的運行過程動圖,整體的工作原理其實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將軸體的厚度進行了壓縮。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MX Low Profile 矮軸比標準MX軸體的高度縮短了35%,由18.5mm降低為了11.9mm。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實物的對比會更直觀一些,上圖左邊為MX軸體,右邊為MX Low Profile 矮軸。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很公允的說,SK650的這套鍵帽對手感確實有比較明顯的影響,用慣了傳統機械鍵盤的人多數應該會覺得不適應,但如果是習慣了筆記本鍵盤的用戶應該會非常的歡喜。我嘗試更換常規的OEM高度鍵帽,更換後的手感更接近傳統銀軸的手感多一點。但大鍵位沒辦法更換,這樣一來兩種鍵帽之間的高度差就比較大了,看起來有點違和。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剛好我家裡有一套超薄鍵帽,高度與SK650原裝鍵帽相仿,換好後不同排的高度差也出來了,手感比原裝鍵帽的手感要更讓我喜歡一點。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重要的是整體並沒有太明顯的違和感。如果SK650的大鍵位不做成簡易平衡桿的話,後期用戶在鍵帽的可選擇性上就會自由很多了,但目前來說這種設計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解決之道,只期待官方會有可替換的鍵帽推出吧。

專業測試

本部分測試數據由@觀緯測評 使用專業設備測試所得,已得到觀緯測評授權,轉載請註明出處。

【測試設備】:按鍵克重曲線分析儀

【原理】:將鍵盤保持默認狀態在水平測試平台上,以模擬人手使用作為測試場景。模擬按壓操作過程,感應器以緩慢且極高的靈敏度準確抓取各個點的壓力變化,測出按鍵的克重和行程關係的曲線圖,並計算實測與理論的偏差率。最後結合按鍵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確認其手感特點、順暢程度和導通特點。

【測試方法】:測出普通鍵(X1倍)的曲線作為參照標準,再選擇操作頻率最高的大鍵(帶平衡結構的如Space)的各個測試點作測試對象,模擬人手操作習慣,將大鍵實際測出的曲線圖與標準曲線進行分析、計算偏差率,最終得出該鍵盤在實際體驗時大鍵手感的優劣。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Cherry 矮軸的參數是3.2mm總行程、1.2mm觸發,和45cN導通力。上圖為MX Low Profile RGB軸的實測曲線,能明顯看出是類似紅軸的風格。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普通鍵位:線型保持和裸軸軸體測試數據基本一致,數據標準,各項參數偏差都很小,接近理論值,從系統打分(根據偏差率)來看,評分達到93.23分。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SPACE空格鍵】:中心觸發表現出色,在系統中拿到95.45的高分。而在左、右兩側的平衡桿支點處同時出現「總行程」和「導通行程」都有增加。因為左右側在按壓觸發時,依靠平衡桿進行平衡後,會讓下壓和回彈的阻力有所增加,從而增加行程。並且這兩項數據增大是必然的,我們只需要看它是否落在UI界面左下側的「標準參數」上下限範圍內。值得慶幸的是,Space鍵的左、右點觸發得分都在80分以上,而且各項參數都順利「綠」過了測試,不過左衛星軸阻力增大較多,右衛星軸預緊力低到接近臨界的25.80cN,輕微的松垮還是存在的。其它大鍵位的數據都要比空格鍵更優,就不重複闡述了。

實驗數據分析結論:

數值越接近100分,就說明對應鍵位的手感和直接按壓軸體的手感是越接近的,也就說明鍵帽或者平衡桿對於手感的影響越小。從數據的穩定性來看,這款SK650矮軸鍵盤的表現還是不錯的,理論上來說,它的大鍵是具備優秀手感的。

以上數據均為設備測試所得,真正的手感是否優秀,帶有很大的主觀性,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評判標準,這裡只是擺出數據以供參考。

驅動程序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使用Cooler Master Portal通用驅動進行安裝SK650驅動,整體界面很簡單,分為LED、宏、按鍵映射和配置文件四個部分。LED部分可以設置預置的多種燈效,或者進行自定義。其中有一個多層燈效有點意思,一共可以自定義四層不同的燈效同時進行展示。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曾經鐳拓的MXX剛推出雙層燈效系統的時候,很是驚艷一把,沒曾想在SK650這裡看到了四層燈效。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宏的錄製和分配。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已經單個按鍵的自定義分配,都是很簡單的圖形界面,設置起來也簡單。

燈效展示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矮軸的發光效果和傳統RGB軸相差不大,燈珠位置也是在上側,透明上蓋顯得整體都是光源。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正常單層燈效模式。這把鍵盤可以免驅調節燈效,通過FN+F2/F3/F4進行三原色的增減來調節燈光顏色。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四層燈效給我的感覺,有點像過於亢奮了的狀態,有時間和興趣的話,倒是值得好好研究,變化實在太豐富了。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還有一些特殊的遊戲模式燈效。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因為懸浮軸四周燈光透出較多,周圍這一圈燈帶其實有點不太起眼。鍵盤燈效很多,就不一一展示了。

使用感受和總結

首先,這把鍵盤厚度比傳統機械鍵盤低,所以即使不使用手托也不會感覺到明顯不適應,但因為沒有腳撐的設計,可能會有部分用戶會覺得有些不適應;

其次關於鍵帽對手感影響的問題,從我習慣使用傳統機械鍵盤的主觀角度的來看,原始鍵帽雖然表面積要更大一點,但敲擊的手感的確要稍微差一些,可能習慣用巧克力鍵盤的人會非常喜歡。按壓手感類似於巧克力鍵盤和機械軸的混合體。而我更換不同高度的超薄鍵帽之後,手感有明顯的提升;

然後是軸體行程問題,有很多人沒有使用過就開始吐槽,說銀軸已經是極致了,再短手感就不如薄膜了云云。也有人說行程太短,會導致按到鋼板後反震到手指酸。我本人平時就比較喜歡使用紅軸和銀軸,也習慣使用蜻蜓點水式的敲擊鍵位方式,就我的主觀角度來看,矮軸依然是典型的直上直下的線性軸機械手感,與銀軸相比較壓力克數不變,只是行程更短,觸發更快了而已。如果本身就沒有按壓觸底習慣的話,那麼在使用矮軸的過程中應該是不會有太多不適應的。也許我本就很習慣用銀軸,所以適應矮軸也很快,鍵程短是很明顯的能感覺到,但是誤觸真的沒有。

撥亂反正說矮軸,酷冷至尊SK650 矮軸機械鍵盤體驗

對於SK650來說,這是一款比較領先的產品,也存在很多爭議點,前面使用感受的內容我應該算是給出了比較客觀的觀點。超薄、簡潔,做工和細節都到位;不足之處或者說比較有爭議的地方,最主要就是平板鍵帽對手感帶來的影響,其次是沒有腳撐。至於軸體的手感好壞,我只能說喜歡銀軸的朋友,應該會很快能適應矮軸。說到底還是每個人對不同軸體的偏好,決定了他對矮軸所持有的不同看法,但不管怎麼說,對於一個新軸體的鍵盤來說,與其憑空武斷好用與否,不如摸到一探究竟了再下結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