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開國上將曾兩次「走後門」,卻沒人說做得不對,反而深受百姓愛戴

開國上將曾兩次「走後門」,卻沒人說做得不對,反而深受百姓愛戴

劉華清上將,是我軍著名的開國將軍,曾經擔任海軍司令員、中央軍委副主席,為我軍的海軍發展做出了居功至偉的貢獻。作為老一輩的革命家,他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雖然身居高位,但是一心一意都是為人民謀福祉。為此,劉華清上將還曾經兩次「走後門」。

開國上將曾兩次「走後門」,卻沒人說做得不對,反而深受百姓愛戴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第一次「走後門」,為的是家鄉。當時,國家要修京珠高速公路。劉華清是湖北省大悟縣人,為了讓高速公路經過家鄉,同時也考慮到符合中央振興蘇區的政策,他就給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寫信。在信中,他詳細說明了情況,希望能夠通過修建高速公路帶動革命老區的發展。

後來等到京珠高速公路規划出台後,發現果然經過大悟縣,這與劉華清上將的建議是分不開的。這是他第一次「走後門」。

開國上將曾兩次「走後門」,卻沒人說做得不對,反而深受百姓愛戴

第二次「走後門」,還是為了家鄉的發展。眾所周知,大悟縣自然資源豐富,尤其是磷礦。當時大悟縣為了發展當地經濟,就向省里、中央和劉華清上將打報告,希望能夠建設一個磷銨廠。

劉華清接到大悟縣的彙報後,覺得這個規劃很好,可以為家鄉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於是,他再次向中央有關部門建議。後來,中央有關部門派人到大悟縣考察後,就同意了這個項目的建設。

開國上將曾兩次「走後門」,卻沒人說做得不對,反而深受百姓愛戴

如今,那個曾經劉華清力主建設的磷銨廠,已經發展成為著名的磷化工企業黃麥嶺。

劉華清上將兩次「走後門」,為的都是家鄉的發展。而當親人找他走後門時,他卻堅持原則,六親不認,他的弟弟當了一輩子農民。

這才是黨的幹部,真正做到為民,心繫家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評說 的精彩文章:

方誌敏警衛員被捕叛變,敵人:說出藏身之處,100大洋加一個女人
世界第一長壽老人,已133歲,一生都沒生育,每頓吃十多個肉包子

TAG:歷史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