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文恭武藝高強,如果上梁山入伙,是否能位列於「五虎將」之上

史文恭武藝高強,如果上梁山入伙,是否能位列於「五虎將」之上

眾所周知,《水滸傳》中史文恭是很厲害的,二十回合讓秦明力怯足以證明其能力。此處秦明的「怯」並不是說在二十回合後秦明就很快的會被史文恭殺死,只是秦明感受到了敵我差距,這只是一個武力定位而已。史文恭的武力是高於五虎中的任何一人的,畢竟五人就關勝稍微突出一點點,其餘四人水平都在一個層級上。那麼但從武力角度來看,史文恭是全梁山除盧俊義外的第一人,那麼如果他上了梁山,能排到第幾位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前提,所謂的「排名論座次」跟個人武力沒半毛錢關係,只不過根據各自的地位、能力進行的一次排名。如果論武力值排名,以史文恭的能力,如果排進五虎,甚至還有些大材小用了。所謂後來的一些諸如林沖可與史文恭一戰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只不過是粉絲為了自己的喜好,不顧原著強行拔高。

我們都知道,林沖是個很受大眾喜歡的人物,首先是因為水滸主角的人物設定,姓名頗有英氣,其次林沖有著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號,聽起來就很威風,最後再加上篡改原著的電視劇推波助瀾,使林沖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戰神」。而這些理由其實都經不起嚴格的考證和推敲,主角的故事曲折動人不代表武力高低,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號其實是聽起來不錯但未必武力超一流,北宋禁軍號稱八十萬,教頭數量很多,僅《水滸》書中提及的有名姓的禁軍教頭就有很多,不乏王文德、丘岳等武力實難稱得上高強的人士。電視劇更是荒唐,不少改編的情節完全是編劇和導演個人好惡的體現。

還有「馬上林沖,馬下武松」這種順口溜,純粹是部分民間人士出於個人喜好附會出來的,形式上合轍押韻,並無什麼實據可依。和《三國演義》武力的「一呂二趙三典韋」之類沒什麼兩樣,都是好事者杜撰,但因為上口,加之民間評書人士等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攀扯附會,添油加醋,以訛傳訛,口口相傳,故而廣為散布,流毒甚廣。連「武松單臂擒方臘」、「北地槍王張綉」之類完全篡改原著的民間說法都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原著。加上電視劇也胡亂髮揮,以致現在很多「林吹」、「武吹」、「雲吹」等等層出不窮,他們言之鑿鑿,但都不是以原著為證。

如果拿原著里的戰績來看,林沖五十回合打平呼延灼,青州城下呼延灼又五十回合打平秦明,也就是說這三個人的能力其實是在一個水平線上的,並不能因為秦明敗史文恭一次,就強行覺得秦明很弱,試想秦明打不過的人,林沖和呼延灼也未必打得過。再看關勝和董平,小編翻遍原著,也沒發現這二人有任何有力的戰績能夠證明比史文恭強,而且董平這個時候還沒上山,所以關勝、董平並不做過多的分析,二人實力姑且不提,算作棄權。

而我們都知道,史文恭是被盧俊義一合活捉的,但是當時史文恭被擒時是個什麼狀態呢?兵敗,連老闆都想出賣他,自己單槍匹馬殺出重圍,又遭逢路上「陰雲冉冉,冷氣颼颼,黑霧漫漫,狂風颯颯,虛空之中,四邊都是晁蓋陰魂」,史文恭心灰意冷走、投無路下又往回走「舊路」。這時候才碰到盧俊義,盧俊義鬥志昂揚、以逸待勞,史文恭早就嚇得夠嗆、心灰意冷,所以盧俊義贏史文恭本來就有相當大的水分。所以,史文恭和盧俊義的武力到底孰強孰弱實在是不太好比較。

而且史文恭這個人很有智慧,打仗也很有頭腦,一出場就表現出了大將臨危不亂的作風,他下令設機關陷阱,等梁山來攻,如果不是時遷探路得知,梁山軍馬恐怕凶多吉少,更何況此時的梁山勢力並不算太強大,曾頭市勢力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弱,所以說梁山勢力被翻盤都有可能。緊接著,眼見大勢已去,曾家同意了宋江所謂的「議和」。這個時候問題就出現了,所有人都沒有看出其中有詐,只有史文恭看出來了其中有詐,足可以說明史文恭並非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之輩。 對比盧俊義後期平南的指揮能力,僅這兩點,史文恭在計謀、領軍打仗方面已經比盧俊義要高明的多了。

盧俊義的領兵打仗能力實在不敢恭維,昱嶺關是個險要之地,盧俊義明知道昱嶺關易守難攻,派人探路這種工作本來應該讓時遷、白勝這種機警之人去,結果盧俊義派史進、石秀兩員正將帶著幾千兵馬大張旗鼓的探路,這不是送死是什麼?讓兩員正將送死還不算,還拉上四員偏將一起送死。

綜上所述,即便史文恭上山,把他排在「五虎」是絕對的大材小用,按常理來說應該與盧俊義平起平坐。但這裡我們僅僅是說武力,並不摻雜其他因素,如果摻雜了其他因素進去,史文恭是無論如何都排不進前十的,暫且不說他射殺晁蓋這件事,就光他的為人和性格就註定了在梁山上混不下去,武功再高也沒有用。而且史文恭始終認為梁山的人終究不過是草寇而已,一直到死,他都不會相信梁山草寇能翻身,即使勉強讓他入梁山,他也不會和梁山上的其他人很好的相處,因為史文恭根本就沒有被壓迫者的覺悟。

因此,大家也就看個樂就行了,因為這種問題本來就屬於意淫類問題,根本不可能發生,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種看法,所以這永遠是一個幫親不幫理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始人說史 的精彩文章:

周瑜死後,魯肅為何要支持借荊州給劉備,這背後有何隱情
吳用到底是「有用」還是「無用」,他到底何德何能,敢自比諸葛亮

TAG:原始人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