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代隱士 張雨《論書帖》

元代隱士 張雨《論書帖》

元代隱士 張雨《論書帖》

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元代是一個極具特殊意義的時代,「外族入主」和「等級劃分」的陰霾籠罩整個社會近百年,使得這個民族的文人多多少少有種難解的心結。對於統治者的專橫,他們或委曲求全,或徘徊觀望,或混跡市井,或遁世隱逸,其書法作品字裡行間流露出種種矛盾和不安的情愫。因為與朝廷的不合作,一部分書家必然會遁跡塵俗,走上了隱逸的道路,當今研究者習慣上稱之為「隱士書家」。

隱士書家」並非元代所特有,但每個朝代的「隱士書家」群體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思想上追求個性解放的同時在藝術上都有所觀照,書法作品中更容易迸發出反傳統、脫凡俗的火花。元代的「隱士書家」群體以楊維楨、吳鎮、張雨等為代表,但與楊維楨的粗頭亂服、吳鎮的高逸拔俗不同,張雨的書法一方面有著「隱士書家」所特有的孤傲不馴,一方面極其深入晉唐傳統,表現出良好的專業素養和超邁氣格。

張雨(1283—1350),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代詩人、書畫家、收藏家、道士,初名澤之,字伯雨,一字天雨,號句曲外史,道號貞居子。他多才多藝、博聞強識,詩文、書畫、鑒賞無不涉獵,且皆有所精妙,其畫工木石,用筆溫潤古雅,其書跌宕爽健,風神兼備,頗有晉唐人風韻。

張雨的一生充滿著變數和機遇。相傳他二十幾歲便棄家從道,道名嗣真,道號貞居子,此後他開始遊歷江南,「遍游天台、括蒼諸名山,得楊、許遺書」。30歲登茅山從王壽衍真人入杭州開元宮,在杭州,他得以見到仰慕已久的趙子昂,於是從趙學書。劉基《句曲外史張伯雨墓志銘》:「雨性狷介,常眇視流俗,悒悒思古道……獨與學士吳興趙文敏公善,每以陶弘景期之,雨自號句曲外史。」

張雨楷書《論書帖》賞析

元代隱士 張雨《論書帖》

釋文

宋季書學幾墜.蓀壁老人始用率更書為法,一洗舉子俗書之(繆)謬。晚居金鍾山,世罕見其蹟。鮮於公南來,當至元間,尚及接識故家諸名公,而老人特精楷法,公尤所敬服。蓋行草可以中年習,楷書則未易臨模得也。觀此帖益信其尊尚雲。方外張雨。

這是張雨觀帖後的一段書跋。雖不知對何帖而發,但意思是清楚的。他認為宋季書法之弊在於對楷法的破壞。宋末,蓀壁老人以率更法力洗俗書之謬。鮮於公指鮮於樞,他南下落戶杭州為1284年,此時蓀壁老人還在。蓀壁,指金應桂。字一之,號蓀壁。錢塘人。戚輔之《佩楚軒客談》說:一之雅標度,能歐書,受知賈似道。晚居西湖南山中,築蓀壁山房。鮮於樞敬服其楷法,向他學習過。鮮於樞在晉唐楷法中浸淫非短,被趙孟頫譽為「筆筆有古法」。張雨認為,行草可以中年習,但楷書非得自臨模始。本帖很可見張雨在楷書上的功力。

以下為張雨楷書《論書帖》局部放大圖:

元代隱士 張雨《論書帖》

元代隱士 張雨《論書帖》

元代隱士 張雨《論書帖》

元代隱士 張雨《論書帖》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投稿及廣告推廣合作請聯繫: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直接點擊標題可進入瀏覽)

書畫高清資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傾仰情深——趙孟頫手札高清大圖全集

起居佳勝——蘇軾手札大全

雖遠為慰——王羲之傳本手札墨跡十三帖

極感遠意——黃庭堅手札大全

名家訪談

【對話名家】補硯齋訪談錄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上)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下)

經典專題

《石渠寶笈》特展布重量級展品搶先看!

「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展覽作品欣賞

不愛江山愛丹青——宋徽宗 趙佶 書法專輯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國展學術論壇實況報道

推薦展覽

事茗——東一書畫雅集

陳忠康精品書法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最全記錄)

"守正——全國百家楷書邀請展」

"望岳——南嶽紀游書畫展

傅志偉篆刻展

山房寫字——廖偉夫書法作品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論鮮於樞大字行草書風
李瑞清大篆書法理論及其實踐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