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首禪房牆上發現的詩,蘇軾用最詩意的話,寫出宋版「到此一游」

一首禪房牆上發現的詩,蘇軾用最詩意的話,寫出宋版「到此一游」

《西遊記》里孫悟空寫在如來手上的「齊天大聖到此一游」,害慘了各大景區,只能說這一橋段寫得太絕。但這卻並不是吳承的首創,畢竟這是一個流傳了上千年的特殊愛好,只是古人會用更詩意的方式寫出這句話。

文壇最經典的兩次「到此一游」,當屬王安石和蘇軾的兩首千年經典。王安石寫的是《題湖陰先生壁》,當年他去好友楊德逢家玩,被對方家中的環境吸引,在對方家牆壁上寫下了「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的千古名句,這一次的」到此一游「當真醉人。

而蘇軾則是到廬山一游,寫下了《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將自己對於人生的見解都寫進了這首詩,十分耐人尋味。與今人的」某某某到此一游「相比,這種水平才能令美景添光,如果達不到,還是請大家手下留情吧!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另一首蘇軾的題壁詩,發現於一個禪房的牆上,讓我們來品一品這首《書雙竹湛師房二首》。看蘇軾如何用最詩意的話,寫出宋詩版「到此一游「。

《書雙竹湛師房二首》

北宋.蘇軾

其一

我本江湖一釣舟,意嫌高屋冷颼颼。

羨師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盡日留。

其二

暮鼓朝鐘自擊撞,閉門孤枕對殘釭。

白灰旋撥通紅火,卧聽蕭蕭雨打窗。

這組詩作於蘇軾36歲時,題寫在湛師和尚的禪房牆壁上。詩的大意是:我本是江海湖泊間的一葉孤舟,這高屋對我來說冷氣颼颼。因仰慕大師今天才來到這,寺內輕煙香氣宜人終日縈繞。暮鼓晨鐘每日自在的擊撞,夜裡我關上門獨對著將熄的燭光獨卧。撥開爐火中的白灰,裡面又是一層通紅的火焰,就這樣我躺在床上靜靜地聽著冷雨打著寒窗。

正常的到此一游,都是誇誇當時當地的景色,但從這兩首詩中,卻發現詩人淡淡的憂愁。先說第一首,詩的第一句「我本江湖一釣舟「是古代版到此一游的經典開篇,道出我是誰,從哪兒來。第二句」意嫌高屋冷颼颼「詩人曾嫌這禪房太高以至冷颼颼。事實上從第二首詩中的生爐火就可見,詩人所料是不錯的。三、四兩句用禪房四周繚繞的了輕煙,襯托環境的清幽,也直抒胸臆地表達了自己對禪師的敬重。

第二首寫在禪院生活的日常,這裡白天是暮鼓晨鐘,晚上是孤枕對爐眠,卧聽風雨打窗。此時詩人深隱朝中漩渦,難以施展平生抱負,在這個又冷又吵的風雨之夜,白灰中通紅的爐火就是他心中難以熄滅的熱情。只是這股熱情外,是寒冬里的風雨交加,詩人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

這兩首詩寧靜中帶著淡淡的憂愁,以景物和環境的描寫,抒發自己矛盾而又複雜的心情。特別是最後一句的落筆,更是頗有韻味,流傳了千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叨叨不訣 的精彩文章:

砸缸的司馬光長大後寫情詞也有一手,句句絕美,更含兩個千古名句
白居易整理完自己800首詩,不忘寫詩炫耀,開篇就讓人無法反駁

TAG:叨叨不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