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雨花台大戰,三十萬太平軍為何不敵三萬疲憊湘軍?

雨花台大戰,三十萬太平軍為何不敵三萬疲憊湘軍?

【太平天國系列406,小佛說史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1861年9月,湘軍攻下長江邊軍事重鎮安慶,天京在長江上游的大門被打開,而曾國荃並沒有著急進攻安慶,反是選擇在安慶進行了半年的休整。次年3月,湘軍沿長江而下,所到之處,太平軍不是戰敗就是投降,短短兩個月時間就攻佔了無為州、巢縣、含山、和州、西梁山、金柱關、東梁山、株陵關、大勝關和三漢河等地,將軍隊駐紮在距離天京城僅數里的雨花台。

城中的洪秀全慌張不已,這是自李秀成、陳玉成二破江南、江北大營之後,第一次有清軍離天京這麼近,他連忙下令,要求在上海附近與淮軍和洋人作戰的李秀成馳援,李秀成一開始是拒絕回天京的,但是洪秀全著急啊,每天下三道詔書要求李秀成回師,李秀成沒有辦法,只能回援。

雨花台大戰,三十萬太平軍為何不敵三萬疲憊湘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三詔追救京城,何不啟隊發行?爾意欲何為?爾身受重任,而知朕法否?若不遵詔,國法難容。

9月,李秀成帶著十三王拼湊的三十萬大軍姍姍來遲(十三王分別是忠王李秀成、聽王陳炳文、慕王譚紹光、納王郜永寬、孝王胡鼎文、航王唐正才、相王陳潘武、輔王楊輔清、襄王劉官芳、奉王古賢隆、首王范汝增、來王陸順德、堵王黃文金,號稱60萬,實際上30來萬,另一說20來萬),一時之間,雨花台附近都是太平軍的人馬,而曾國荃麾下只有三萬人,而且這三萬人在5月到9月期間遇到了疫情,不少人大病剛初愈。太平軍在人數上有著絕對的優勢,出人意料的是,太平軍不僅僅未能將湘軍趕走,反而是全線撤軍,成了太平軍戰史上最大的一個污點,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太平軍慘敗?

天京失陷後,李秀成被捕,他在獄中回憶雨花台大戰失敗經歷時,從他自己的觀點總結了他在雨花台大戰中失敗的原因:九帥(曾國荃)節節嚴營,濠深壘堅,木樁疊疊層層,亦是甲兵之利,營規分明……正逢天冷,兵又無糧,未能成事者此也。也就是說,在李秀成眼中,此戰失敗無怪乎兩個原因:敵人太強大和天氣太冷又沒糧草!好像戰鬥的失敗,他李秀成沒有一點錯,小佛深以為,李秀成的總結,完全就是在為自己開脫,就是謬論。

雨花台大戰,三十萬太平軍為何不敵三萬疲憊湘軍?

曾國荃三萬湘軍根本就不強大,原因有二:其一,曾國荃的三萬軍隊,其實是孤軍深入,糧草不足,士兵們吃不飽,自然怨聲載道,軍心不穩;其二:前面已經提到過,湘軍駐紮雨花台之後,在5月到9月期間遇到了疫情,有直接病死的,有丟了半條命的,可以說整個湘軍都是處於一種疲憊狀態。按曾國荃的說法,自己手下的三萬人,真正有戰鬥力的不足三成,也就是一萬來人。那麼,戰鬥就不是三十萬對三萬了,而是三十萬對一萬,三十個人打一個人都打不過?三十個人壓都能把一個人壓死。

太平軍真的天冷沒衣沒糧?如果這個事放在1853年孤軍北伐的時候,小佛倒是相信,放在此時的太平軍身上,小佛是非常不信的。李秀成打了這麼多年的仗,不可能不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1862年下半年的時候,太平天國手中還有江蘇、浙江這些富裕的地方,怎麼會沒有棉衣和糧草啊,而且天京城中一直備有很多糧草,況且此時天京的糧道沒有斷,糧道真正斷的時候是1863年6月九洑洲被攻佔。此後,天京才沒有糧草運進去,但是天京的陷落距離九洑洲陷落有14個月,李秀成說這個時候軍隊沒有糧草就是騙人的哦!

雨花台大戰,三十萬太平軍為何不敵三萬疲憊湘軍?

反駁了李秀成的觀點之後,下面我們來看看太平軍為什麼會吃敗仗。小佛私以為最大一原因就是李秀成作為主將的消極應敵態度!

李秀成從一開始就不願意趕回天京救援,是被洪秀全一日三道詔書硬逼回來的,即便如此,從前線撤軍後仍舊先跑回蘇州休息了三個月才回援天京。這種消極應付的態度,反映在戰場上自然就是指揮戰鬥時心不在焉。關於此戰的詳細記載,李秀成沒有講,曾國荃寫的內容過於誇大太平軍的強大以及自己勝利如何來及不易,不值得作為論點支持,小佛選用的資料是王闓運(在曾國藩手下做過幕僚,辛亥革命後任清史館館長)所作《湘軍志》。《湘軍志》雖然出自曾國藩幕僚之手,但比較客觀,也是研究湘軍戰史常用書籍,他在書中便有關於此戰的記載:


寇多發西夷火器相燒擊,復穴地襲屯壘,連十晝夜不休……國荃以三萬人居圍中,城寇與援寇相環伺,士卒傷亡勞敝,然罕搏戰,率恃炮聲相震駭。蓋寇將驕佚,亦自重其死,又烏合大眾,不知選將,比於初起時衰矣。十月,寇解去。

雨花台大戰,三十萬太平軍為何不敵三萬疲憊湘軍?

從這段簡單的記載中我們不難看出,太平軍在早期打曾國荃的時候主要用的是槍炮,這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在中後期,湘軍明顯實力不足的時候,太平軍竟然表現出怯敵,連肉搏戰都捨不得打。總得給人的感覺就是應付而已,打得不認真,而這些和太平軍擁有三十萬之眾是不相稱的。

李秀成是從蘇州過來的,在他眼中,蘇州是自己的地盤,地位遠高於蘇州。雨花台大戰的時候,蘇州被淮軍盯上了,蘇州附近的守將不斷來信求助,李秀成根本就是坐不住,心思早就飛到蘇州去了,直接從雨花台前線抽調了數萬人馳援。撥走數萬軍馬之後,李秀成乾脆就直接撤軍了。

雨花台戰敗,除了李秀成的消極應對,還有就是這二十萬大軍本身就有問題。洪秀全當初大勢封王,就是為了牽制陳玉成、李秀成等人軍權過大,太平軍此時的二十萬大軍來自十三王,誰能保證這十三王就是一條心,都是實實在在想打敗湘軍?

雨花台大戰,三十萬太平軍為何不敵三萬疲憊湘軍?

就小佛對這十三王的了解,後來好幾個都投降了清軍。這個數時候苗頭比較明顯的就是聽王陳炳文,他早就身懷異心:1860年到1861年期間,李秀成部攻擊上海未下,陳炳文就想帶兵投降清軍;1861年底李秀成率軍圍攻杭州,陳炳文主動給李鴻章寫信,說願意投降,這樣的人帶著的人馬,斷不會賣力的。

二十萬太平軍在李秀成的帶領下,如此迎戰,怎能不敗?不知大家是否認同小佛的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參考資料:《李秀成自述》;王闓運,《湘軍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說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令人髮指的殺人犯,卻被當做英雄寫進課本,18年後真相大白
獨鰲嶺之戰:太平軍7士兵趁夜偷襲清軍駐地,1000多清軍逃竄

TAG:小佛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