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生產更痛的,是產後第一年」,產後第一年,要如何照顧寶寶呢
文|福林媽咪
在評論區,很容易看到這樣的話「比生產過程更難熬的,是產後第一年」。
這是為什麼呢? 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1、 產後寶媽激素分泌變化和產後身體不適,很容易產生悲觀情緒。
2、 產後寶寶沒有黑夜白天,時時要餵奶,寶媽沒有完整的休息時間。
即使這麼困難,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寶媽最好還是要自己養。
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老師說,如果在孩子出生年沒辦法養孩子,那最好就先不要要孩子。出生年,寶媽對孩子的付出,會獲得孩子的「心理控制權」,在未來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很有優勢。
李玫瑾老師甚至說,在家長找她諮詢,自己家的孩子怎樣怎樣,該怎麼辦怎麼辦的時候,她會先問「孩子早期是由誰養大的」,如果是寶媽,那還有的說,如果不是,對不起,孩子跟父母真的親近不起來。
第一年這麼重要,寶媽在第一年該如何跟寶寶相處,怎麼照顧寶寶呢?
1、慣著他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沒有任何能力,甚至沒有翻身的能力,所以也並不會因為在這個階段被慣著,就會產生負面的心理。
這個階段,寶媽最好是對寶寶的哭聲有求必應,這會給寶寶安全感,也會讓寶寶對寶媽更加的依賴。
2、多跟他說話
有些寶媽為了省事,會讓寶寶看動畫片,因為動畫片的顏色鮮艷,對寶寶的視覺有衝擊,能培養孩子對顏色的敏感,也能鍛煉寶寶的說話能力。
但其實,電子屏幕會傷害到寶寶的視力,語言對話,也不如寶媽親自「嘮叨」。
當寶媽跟寶寶對話的時候,寶寶聽到熟悉的聲音,對產生愉悅的心情。當寶媽跟寶寶嘮嘮叨叨的時候,寶寶會觀察寶媽的神情,也會嗯嗯啊啊的想要回復寶媽。
在這個過程中,會鍛煉寶寶的社會性,在將來與人相處時,不會膽怯,更不會不知道怎麼開口。
3、培養吃、睡的習慣
吃:
3個月之後,寶媽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睡覺、吃奶的頻率,讓寶寶盡量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吃固定量的奶。
然後根據寶寶的生長情況,拉大餵奶間隔,改變餵奶頻率。到9—12個月的時候,給寶寶慢慢斷夜奶,嘗試讓寶寶睡一整晚。
如果母乳不夠,想給寶寶添加奶粉,可以用奶粉、母乳混合搭配餵養。給寶寶斷奶的時候,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慢慢減少寶寶吃母乳的頻率和量。
在寶寶1歲之前,最好不要給寶寶和牛奶,牛奶寶寶可能會消化不了。
睡:
寶寶在兩三個月大的時候,就能夠分辨白天黑夜了。雖然這時候,寶寶仍然要誰17個小時左右,但是寶媽這時候就可以開始鍛煉寶寶在睡眠上區分白天黑夜了。
這個時候,寶寶在白天睡覺的話,寶媽不用拉上窗帘,不用太控制說話音量(但是不要有刺耳高音,會嚇到寶寶),給寶寶營造睡眠環境。
在晚上的時候,就可以輕柔哄寶寶睡覺,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氛圍。 3、觀察便便
便便是知道寶寶身體情況最重要的一個信息來源。當寶寶不拉便便,或者拉稀便,便便顏色有異,這些信息可以看出寶寶對食物的消化情況,寶寶是健康的,還是著涼了、便秘了、上火了、對奶粉不耐受了等等。
在寶寶兩個多月大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攢肚現象,這是因為寶寶長大了,消化系統變好,對母乳吸收比較好,殘渣也就很少,導致沒有很多便便。
也就是說,一連多天,寶寶不大便,寶寶又身體健康、不哭鬧,大便的時候也是軟黃便便,那說明寶寶是攢肚。
做媽媽之前,很少有女生可以想像到自己在吃飯中間去觀察寶寶的便便,但是當了媽媽之後,會擁有這個強悍的心理素質。
4、關注寶寶的體重增長情況
寶寶在1歲的時候,體重增長快速,如果寶寶體重增長達不到要求,寶媽要觀察寶寶的情況,及時送去就醫。
但是在寶寶剛出生一周內,會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這可能是寶寶在「掉水膘」,這時候的寶寶沒有痛苦的表現,吃奶正常。
5、寶寶翻身
寶寶在3個月大的時候,就會翻身了,最晚也是5個月大就能翻身。在寶寶學會翻身之後,寶媽要時刻看著,別人寶寶翻下床。
有專家說,對3個月前的寶寶來說,最痛苦的事情不是餓和渴或是拉粑粑不舒服了,最痛苦的是不能翻身。所有當寶寶「莫名其妙」哭的時候,寶媽可以給寶寶翻個身,或者抱一會兒寶寶。
6、坐
寶寶在4個月的時候能保持半前傾坐姿,在5—6個月的時候能獨自坐一會兒,到7個月大的時候,寶寶就能夠自己坐了,甚至開始想要扭轉身體去拿稍遠處的東西。
這時候寶媽也要時刻注意寶寶的安全!
7、寶寶的抓握能力
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只有條件反射的抓握能力。在4個月的時候,就能抓一些稍微大的東西,到9個月時能夠輕易撿起東西。
這個期間,寶媽可以給寶寶買一些玩具,鍛煉寶寶的抓握能力。
當然,寶媽要照顧寶寶的地方不止有這些,還有其他很多方面都需要寶媽。寶媽在這個期間,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要知道寶媽的心情,可以影響到寶寶的心情。寶媽心態好,寶寶也會更好照顧。
※如果你老公有這些特徵,女兒長大肯定特漂亮,佔了一個顏值都不低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