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鞏《局事帖》!一字千金的求救信

曾鞏《局事帖》!一字千金的求救信

有一封124字的書信,在2016年嘉德拍賣會上,以2.07億元價格成交。而這封信的作者,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這封信就是曾鞏62歲時寫給同鄉故人的《局事帖》。

一字千金的求救信

《局事帖》據考證,該帖寫於元豐三年(1080年)9月27日,曾鞏因牽扯進新舊黨爭被外放的第12年。

信中的他苦悶沉鬱、言辭懇切,拜託同鄉設法幫他脫離現在的困境,寫完這封信3年之後,曾鞏去世。

2016年嘉德春拍中,霸道總裁王中軍(華誼兄弟董事長)以2.07億拍下《局事帖》。被戲言「用2億多買下中國一千年的歷史和文明,其實是撿了一個便宜」。

王中軍是不是撿了便宜小編不知道,但《局事帖》全文包括上款和日期共124字,平均每個字價值167萬,如假包換的「一字千金」!

不過關注《局事帖》的人應該也不會為此感到太驚訝。因為早在2009年,《局事帖》就曾以1.08億成交,創下當時中國書法拍賣的世界紀錄,成為第一件破億元的中國書法作品。

取法大家,古雅淳樸

《局事帖》用筆精巧、筆畫連帶自然,筆力雄健、收放有度,字裡行間透著古雅淳樸。而觀其書風特點,能夠從中看到顏真卿楷書「橫細豎粗」的特點。

此外,位列宋四家的蔡襄,「工於手書,為當世第一」,又僅比曾鞏大7歲,與他同朝為官,對其書風也產生了較大影響。

觀《局事帖》之結字,「實」字的寶蓋頭不展反縮;「議」字的言字旁,上下筆畫左右移位、打破對稱,對字體的結構處理新奇而智慧,可以看出曾鞏於書法一事相當有造詣。

竟然非書法家?

但翻看關於曾鞏的介紹,「文學家」、「散文家」「政治家」,唯獨沒有「書法家」。

不知各位做何感想,書法作品拍出天價的人,竟然不是書法家?

關於曾鞏同學為什麼沒能混個「書法家」的問題,今天咱們就來大膽猜測一番:

1

成也孤本,敗也孤本

《局事帖》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件曾鞏書法作品,被稱為「千年孤本」,這也是它能拍出如此高價的重要原因。

而難以想像的是,曾鞏的筆墨不僅現在罕見,連他在南宋的粉絲,僅僅比他晚出生了半個世紀的朱熹,想一睹他的作品都難如登天。據說五十年間才得以一見真跡。

其中原因,有人解析說曾鞏前半生勤於治學,捲入新舊黨爭被外放的12年中,為求自保幾乎不再與人通信;去世前3年被調回京城後,又一心忙於國事,根本無暇顧及私人通信。不管真實原因是什麼,但沒有作品,又何談書法家呢?

2

《局事貼》是否真跡仍然存疑

儘管拍出了天價,《局事帖》是否曾鞏真跡仍然有人持懷疑態度。這裡列舉幾個觀點。

首先,信中說「果能遂逃曠弛,實自賢者之力」(如果能逃脫這個窮地方,全都要靠你呀),言辭懇切、姿態低下,與曾鞏的名望和心境不符。

其次,「運勾奉議無黨鄉賢」中的奉議是個官職,為「奉議郎」的簡稱,因避宋太宗趙光義的名諱,曾一度改稱「奉直郎」。等恢復的時候,曾鞏已經被召回京城了(曾鞏寫完《局事帖》後不久即被調回京城),無需再求收信人替他脫離苦海。

再者,《局事帖》最後署名為「鞏再拜」,而這個「鞏」具體是不是曾鞏並不能確定。唯一一件傳世作品,還被懷疑不是真跡,也難怪曾鞏同學與「書法家」無緣了。

其實關於曾鞏是否是一位書法家,似乎儼然也不是那麼重要了。辭賦學家畢庶春先生曾說:曾鞏散文中充滿了中和之美,這是猶如飛瀑化為靜潭一般的深沉、洗鍊之美。以他在文學界的成就與貢獻,也足以稱霸一方。而拋開書法作品的真假問題,這篇《局事貼》的書法造詣也是非常高超,值得我們一起來欣賞的。

~歡迎點贊留言分享~

LOVE.謝雲逸

雲逸書院有益分享

發現書法的美好

全國地級首個《商家一點通》小程序落戶台州

熱烈祝賀《臨海掌上論壇》低調上線!版主火熱招募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逸書院 的精彩文章:

讓孩子學書法,就是最好的禮物!
趙孟頫行書《萬年歡曲》,精彩萬年,堪稱神品!

TAG:雲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