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眾生與佛一念間

眾生與佛一念間

以前學佛,僅僅是禮佛、念佛、誦經、祈求全家平安、身體健康。聽法師講經、開示,也只是想多了解一些佛學知識。儘管十分虔誠,現在看來還不是真正學佛,最多增加一些福報而已。

現在對佛法有了進一步認識:學佛就是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玉佛丈室集》中真禪法師講:「發菩提心,佛教經典中有種種解釋,我這裡只講其中主要的兩點:一、發深信因果的菩提心;二、發堅信我當作佛的菩提心」。佛法最難之處就是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發深信因果的菩提心,就是學佛之人要深信: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有人只看到眼前,為什麼有的好人沒有好報,而有的惡人日子過得不錯?其實,深信因果就會明白:為善必昌。若為善不昌,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餘殃,殃盡定昌;為惡必殃,若為惡不殃,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餘昌,昌盡定殃。深信因果就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千萬警惕「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發菩提心就要堅信我當作佛。釋尊初成道時,觀大地眾生,三嘆奇哉:「奇哉!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自見自證。若去妄想則自然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皆能顯現」。我們學佛發菩提心,就是要從妄想執著中解脫出來,顯現自身的智慧。用佛的慧光,不斷照亮自己晦暗的心地。佛慧增長一份,無明就減少一份。至於什麼時候作佛,就要看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了。

行菩薩道的主要內容是修六度萬行。一個學佛修持的人,只有真正做到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才能大徹大悟進入般若而成佛。

修行布施,就是要一切放下,滅除自己的貪;

修行持戒,就是要遠離諸惡,堅固自己的善;

修行忍辱,就是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不生嗔恨;

修行精進,就是要不斷生起善心,呵斥除棄噁心,不生懈怠;

修行禪定,就是要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克服掉舉,遠離昏沉;

修行真能達到萬緣放下,念念清凈,無住,無相,無願,就進入涅盤境界了。

恭恭敬敬學佛,就是一輩子檢查自己、反省自己、研究自己。因此,衡量自己學佛的程度,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當然,第一步很重要,是認清正道,明確了方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要真正依教奉行,恭恭敬敬去體會佛的教導,一步一個腳印地修持,必定有所進步。《四十二章經》明確告誡我們:「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因此,學佛的目的,就是要以釋尊為楷模,做個規規矩矩、堂堂正正的人。

那麼,怎樣才能稱為規規矩矩的人呢?對此,蓮池大師曾有過一段開示:「端心滅惡,如是念佛,號曰善人。攝心除散,如是念佛,號曰閑人。悟心斷惑,如是念佛,號曰聖人」。「端心滅惡」,就是心要正,心要平,心要凈,嚴守五戒十善,隨時檢查自己,發現自己在心理上、行為上有「惡」,立即把它除滅,懺悔改正,這就是「善人」。再進一步就是「攝心除散」,心不僅要正、平、凈,而且要定,境移心不移,隨緣而不變,除去心所中的煩惱、隨煩惱,這就是「賢人」。如果達到「悟心斷惑」,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這就是「聖人」。

學佛修行,只要能按佛的教導,虔誠發願,精進行持,自度度人,那就去聖不遠,與佛無異了。

聲明:本文來自「菩薩在線」,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中華佛緣網是自媒體公益平台,專註於紀錄片拍攝製作,傳播、傳遞中華傳統文化,也歡迎各位大德居士踴躍實名供稿、供圖(備註:原著)。

地址:北京東城區安樂林路69號1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佛緣 的精彩文章:

十一世班禪朝拜大昭寺釋迦牟尼佛像 虔誠祈願國泰民安
星雲大師:如何能夠不見別人的是非過患

TAG:中華佛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