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01年下關鐵餅:獨特下關鐵餅工藝,經典繁體鐵餅風格!未來可期

01年下關鐵餅:獨特下關鐵餅工藝,經典繁體鐵餅風格!未來可期

下關鐵餅是雲南緊壓茶的傑出代表,因「形似圓餅,堅硬如鐵」的特徵而聞名,在普洱茶界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淘寶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來談談下關鐵餅!

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師從「普洱教父」白水清,歷年藏有百年宋聘號、1950年紅印圓茶、88青餅、92方磚、大白菜等珍品老茶;還開闢了《老茶講堂》欄目,發布在微信公眾號: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

一、鐵餅的工藝特徵

所謂「鐵餅」,就是用金屬模具直接壓製成型的餅茶。加工圓茶的傳統模具,原本是石模或木模。

後來開始將金屬模具引進到普洱茶生產中來。由於機器壓力較大,能夠把茶餅壓製得非常緊實,如鐵塊般堅硬,這才有了「鐵餅」的說法。

壓制鐵餅時,先將毛茶裝入甑子,然後上蒸汽蒸軟,再用金屬模具直接壓入甑子,待茶餅緊結後倒出。

因為裝茶的甑子需要直接上蒸汽,所以甑子底部有許多洞眼,直徑5-6毫米,經過重力緊壓以後,茶餅的背部會出現一個個突出的小乳釘,形成了鐵餅的獨特標誌。

另外,由於不需要裝入布袋揉壓,鐵餅背後並無背窩,且邊緣平直,線條硬朗,與傳統的泥鰍邊大不相同,被稱為「齊邊」七子餅。

二、簡體鐵餅與繁體鐵餅

鐵餅有「中茶牌簡體」與「中茶牌繁體」兩種產品,二者互為承襲關係,並非同期的產品。

中茶牌簡體鐵餅出自何處,目前尚無定論,有下關茶廠和勐海茶廠兩種說法。不過,根據2001年版《雲南省下關廠志》的相關記載,最有可能還是由下關茶廠壓制的。

其外包紙上「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分公司」中的「國」、「產」、「進」、「葉」字皆為簡體字,包裝紙質大多帶有纖維條絲。

1985年,統購統銷制度結束,普洱茶的生產、經銷權下放到了茶廠。只要先滿足了國家所規定的生產配額,茶廠就有權自行尋找客戶,接受訂單。

1986年,日本茶商向下關茶廠訂製了一批茶品,即第一批中茶牌繁體字鐵餅。日商定製,對茶品的選料、規格等均要求較高,這批茶的品質很不錯。

可就在交貨前,日本茶商因故臨時取消訂單,這批中茶牌繁體字鐵餅,就只能堆放在倉庫里,直到90年代中期,才被香港客戶以低價收購。

中茶牌繁體字鐵餅的嘜號為8653,後因嫩菁不夠,改用更粗壯的原料拼配,嘜號改為8663。

其延續簡體字的牛皮紙筒包裝,外包紙上有「國」、「産」、「進」等繁體字。內附一張筒票,牛皮紙質較油光,也顯得較為粗糙。

從簡體字到繁體字,變化的不只是印刷風格,配茶的風格也略有變化。但由於餅茶不是下關茶廠的主打產品,所以中茶牌繁體字鐵餅為80年代的下關茶廠留下了令人回味的身影。

三、2001年中茶牌下關鐵餅

2001年中茶牌下關鐵餅,一共出過三款。一款是「小黑飛版」,內飛里的「雲南省下關茶廠出品」字樣為黑色;

另一款是「銷馬版」,主要銷往馬來西亞,茶餅背面沒有乳釘。

剩下一款就是常規「紅飛版」,內飛上的字樣呈紅色。今天我們主要介紹這款茶。

01常規「紅飛版」下關鐵餅,其餅麵條索綿密有序,邊緣平直,線條硬朗,餅型圓實,掂在手上厚重感十足。

方形內飛埋貼在茶餅里,上面有經典八中茶商標,下方則是「中茶牌雲南下關茶廠出品」兩行字,字體皆呈紅色。

經過重力緊壓,茶餅背部出現百來個茶釘,不像一般的七子餅茶有一個背窩,這是下關鐵餅的經典特徵。

下關鐵餅內部的條索空隙較少,與空氣接觸面小,因而更適合長期存放和轉化,陳化後的茶湯口感更加甘甜、膠質豐富,茶氣足,富有梅子香。

歷經近20年干倉轉化,茶湯橙紅明亮,入口綿滑細膩,略帶苦澀,很快轉為回甘,湯體質地豐富飽滿,香氣內斂含蓄,已轉陳香,潛力可期!

參考資料:

陳智同.深邃的七子世界[M].台北:五行圖書,2006

鄧時海、耿建興.普洱茶續[M].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05

羅銀英.新生普洱年鑒(1998-2003)[M].台北:五行圖書,20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普洱藏家館 的精彩文章:

普洱茶如何選購?這5個原則望牢記!年份並不是唯一標準
2001年下關鐵餅,中茶經典,潛力可期!

TAG:普洱藏家館 |